塞来昔布防治大鼠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研究
本文选题:塞来昔布 +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 参考:《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23期
【摘要】:目的研究塞来昔布防治大鼠创伤性骨化性肌炎(TMO)的疗效及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制备TMO SD大鼠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予以10 mg·kg-1·d-1塞来昔布灌胃给药,qd;对照组予以等量0.9%Na Cl灌胃给药,qd。2组大鼠均给药10周。用X线片检查新骨形成情况,用免疫酶联反应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跟腱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35.00%(7只/20只)和70.00%(14只/20只),TNF-α水平分别为(73.6±15.9)和(101.5±17.3)ng·L~(-1),IL-6水平分别为(33.6±5.8)和(52.8±7.2)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0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65.00%(13只/20只)和95.00%(19只/20只),TNF-α水平分别为(55.8±12.7)和(81.7±15.6)ng·L~(-1),BMP-4分别为(4.5±0.3)和(5.3±0.2)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TMO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水平及下调BMP-4表达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elecoxib on traumatic ossification myositis (TMOO) in rats and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Methods 40 TMO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0 rat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10 mg kg-1 d-1 celecoxib by gavag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0.9%Na Cl by gavage for 10 weeks.Conclusion Celecoxib has a good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n TMO,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down-regulation of BMP-4 expression.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病理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J01610)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中古,王槐武,郑和国,罗顺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塞来昔布片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2 陈立萍;;塞来昔布治疗安全性的研究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12期
3 李海平;刘祖雄;何伟雄;;塞来昔布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师;2009年11期
4 薛志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塞来昔布片含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8期
5 刘保国;;塞来昔布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2年01期
6 方淑贤,刘云海;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J];中国药师;2002年10期
7 张瑞安;;塞来昔布镇痛作用的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11年05期
8 姚世宁;徐畅;张青青;黄华;姚其正;;塞来昔布的合成、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8期
9 李云,赵胜芳;塞来昔布的药理性质及临床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2期
10 胡大一;塞来昔布改善动脉内皮功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据[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巳茏;张士俊;徐为人;王玉丽;;枸橼酸爱地那非在大鼠体内排泄状况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戴学栋;方超;戴晓丽;马玉奎;;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影响因素[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3 刘婷;梁爱华;易艳;李春英;赵雍;郝然;曹春雨;;BN大鼠与豚鼠用于药物致敏性评价的比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4 云筠筠;刘智;程泽能;;氟非尼酮在正常和模型大鼠中的药动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廷星;晋学庆;吴可贵;许昌声;陈小明;;雌激素对SD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黄开明;陈清霞;刘伟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塞来昔布浓度[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药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口腔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秘尧;杜肖娜;张海林;;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通过钾离子通道调节作用导致神经元凋亡[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程勇;张均田;;黄皮酰胺对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程晓翔;张宗鹏;;枸橼酸爱地那非大鼠长期毒性试验[A];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张清林;樊勇;郭晶;马金玲;左从林;;Wistar大鼠的生殖功能和胎儿发育的正常指标[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雪梅;塞来昔布可“救急”[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西乐葆将步万络后尘?[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姚震宇;加拿大撤回对塞来昔布治疗FAP的许可[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5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6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张涛;昔布的中国命运[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成[N];解放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文宏;塞来昔布通过环氧合酶-2非依赖性途径下调p-糖蛋白表达增加抗肿瘤药物敏感性[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陆姚;鞘内远端吗啡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3 刘寰忠;氯氮平对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宏伟;川芎嗪对顺铂诱导大鼠耳蜗毛细胞凋亡的干预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刘中博;盐酸艾咪朵尔药代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6 罗映;AA-COX2/5-LO信号通路参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机制及干预[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梅;食品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物毒性评价[D];江南大学;2016年
8 陈森;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邓海燕;蒽环类抗生素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与大鼠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贾琳;地塞米松联合人参皂苷提高大鼠模拟晕船刺激耐受能力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咪咪;二甲基塞来昔布增敏ABT-737抗胃癌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吴鸿亮;塞来昔布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崔志艳;塞来昔布合成方法与杂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旭;塞来昔布与茶多酚合用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和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王晓朋;塞来昔布体外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熊一峰;塞来昔布对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南昌大学;2010年
7 秘尧;塞来昔布及其类似物对M电流及对疼痛行为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袁鑫;二甲双胍对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9 陈洁娣;STVNa对主动脉高压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胡春云;左旋班布特罗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手性转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36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73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