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壳寡糖、抗性淀粉及其复合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5 08:10

  本文选题:壳寡糖 + 抗性淀粉 ; 参考:《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年11期


【摘要】:目的:探讨壳寡糖、抗性淀粉及其复合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和三组干预组,干预组分别灌胃壳寡糖(CO,0.3g/天·只)、抗性淀粉(RS,1.2g/天·只)和复合物(SE,1.5g/天·只)进行干预,于第6周末进行血脂和粪便菌群结构分析。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使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下降,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升高(p0.05)。经实验组干预后血脂指标、肠道菌群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SE干预组降血脂效果最显著。CO、RS、SE干预组分别以埃希氏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菌属和乳杆菌属为差异菌群。结论:复合物通过促进益生菌、抑制腐败菌改善肠道微生态,从而调节脂质代谢,且降血脂效果优于抗性淀粉和壳寡糖单独作用。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itosan, resistant starch and its complex on intestinal flora of rats with high fat diet. Methods Fif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ormal control group, high-fat diet group and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3g / 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1.2g / d resistant starch RSN and 1.5g / d complex. Blood lipids and fecal microflora were analyzed at the end of the 6th week.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igh fat diet decreased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flora,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otal triglyceride (TG)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dexes of blood lipid and the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flora wer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Among them, the S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f lowering blood lipi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f S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Escherichia coli and Bifidobacterium, respectively. Lactobacillus and Lactobacillus are different flora. Conclusion: the complex can improve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by promoting probiotics and inhibiting spoilage bacteria, thereby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 and the effect of lowering blood lipi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esistant starch and chitosan alone.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劢,李辉,李慧,徐贵发;食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及烹调加工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5年05期

2 黄志强;唐健;白永亮;陈庆发;李丽琴;杨公明;;抗性淀粉及其防治肥胖症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2年04期

3 张素革;;抗性淀粉“冷”食最佳[J];家庭医学;2011年01期

4 区满春;刘广琨;樊妮;麦紫欣;翁志强;;抗性淀粉对血脂调节的研究近况[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年02期

5 杨月欣;抗性淀粉的功能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年06期

6 孙冉;刘];;热压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石劢,徐贵发;抗性淀粉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5年04期

8 李敏;杨晓光;朴建华;;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8年05期

9 马洪波,贾镭;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史苗苗;高群玉;;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及消化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劢;李辉;李慧;徐贵发;;食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及烹调加工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项目论文汇编之一[C];2006年

2 乔长晟;穆彩云;王茜;王雪莲;贾士儒;;玉米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3 杨春华;张守文;;抗性淀粉保健馒头最佳生产工艺的探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郑琳;张元元;齐明;;压热法制备白扁豆抗性淀粉的研究[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石劢;徐贵发;;抗性淀粉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项目论文汇编之一[C];2006年

6 史苗苗;高群玉;;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及消化性研究[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石劢;徐贵发;;抗性淀粉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5年第4期[C];2005年

8 连喜军;罗庆丰;王T0;赵书艺;;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王丰;李保国;万剑啸;于鹏;;高抗性淀粉稻米魔芋果冻糖的加工工艺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Esther Chong;Swee Lan;;抗性淀粉和抗性麦芽糊精——碳水化合物营养中不可缺少的功能性配料(英文)[A];食物营养强化营养标识及数据应用研讨会与培训班资料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健;新纤维素——抗性淀粉[N];广东科技报;2000年

2 肖晓;食品成分新认识——抗性淀粉[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抗性淀粉”能降血糖[N];健康时报;2008年

4 记者 李荣;糖尿病人吃的稻米抗性淀粉含量要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永刚;抗性淀粉正成为食品配料新宠[N];中国食品报;2010年

6 马亚宁;上海“降糖稻”有望开播[N];农民日报;2010年

7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陈锦屏;红薯“生”吃 土豆“凉”吃[N];保健时报;2010年

8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你吃得健康吗?[N];东方早报;2014年

9 杨跃萍;云南选育出60多个功能水稻新品系[N];粮油市场报;2009年

10 陆旭升;一场水稻的功能革命在婺城展开[N];金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凯;抗性淀粉形成机理及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张焕新;抗性淀粉酶法制备及其特性与应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付蕾;抗性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加工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陈立勇;中国居民抗性淀粉摄入量估计及抗性淀粉对AOM诱导的大鼠肠癌功能及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俊鹏;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2 曾红华;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其益生效应[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瑞智;高抗性淀粉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性淀粉含量QTL定位[D];宁夏大学;2015年

4 肖天天;嗜冷普鲁兰酶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工艺优化及特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蔚青;脚板薯RS_3型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在苏打饼干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5年

6 黄锦峰;水稻抗性淀粉含量分析及其QTL定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陈云超;抗性淀粉生物自适应性的特征分析及控制机理[D];南昌大学;2013年

8 袁飞飞;抗性淀粉为内源标记矫正的小肠区段碳水化合物吸收实验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翟文奕;一种高抗性淀粉、低血糖指数主食馒头的研制及品质评价[D];济南大学;2015年

10 陈德义;抗性富硒米制备及其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00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00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