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在胃黏膜体外模型中的转运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左氧氟沙星 + 胃黏膜 ; 参考:《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在胃黏膜体外模型中的跨膜转运特征。方法用大鼠胃黏膜与尤斯灌流室建立胃黏膜体外模型,研究左氧氟沙星跨胃黏膜转运过程,评价药物浓度、方向、p H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其转运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结果左氧氟沙星的转运具有一定的p H值依赖性,并且有显著的方向性差异,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增加了左氧氟沙星的跨膜转运。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胃黏膜体外模型中的转运机制可能以载体介导的主动转运方式为主,P-糖蛋白参与了其跨膜转运过程。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levofloxacin in gastric mucosa model in vitro. Methods the gastric mucos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rats with gastric mucosa and Eustis perfusion chamber in vitro. The translocation of levofloxacin through gastric mucosa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s of drug concentration, direction H and P-glycoprotein inhibitor on the transport of levofloxacin were evaluated. The drug concentration was dete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the apparent osmotic coefficient was calculated. Results the transport of levofloxacin was dependent on pH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rectional differences. Verapamil, a P-glycoprotein inhibitor, increased th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of levofloxacin. Conclusion the translocation mechanism of levofloxacin in gastric mucosal model in vitro may be mainly mediated by vector-mediated active transport of P- glycoprotein involved in its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process.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安徽省消化系病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100269)
【分类号】:R9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鲍峻峻;许建明;胡咏梅;梅俏;石海;郑海伦;李见春;;左氧氟沙星经胃转运、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兴萍;胡咏梅;张磊;张珊珊;许建明;;左氧氟沙星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摄取特征[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见春;马涛;祝晓光;蒋志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人体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邹军,杨昭徐,覃卓明;左旋氧氟沙星抗幽门螺杆菌的实验室评价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20期
3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与展望[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伟雄;汪洋;罗玉敏;洪震;;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19期
2 干晓琴;姚珍薇;王华斌;袁瑞;余琴;彭勤;赵纯全;刘明方;;一种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高思海,潘铁成,黄亚非,韩军艳,杨辰垣;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体外模型的建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12期
4 常青,唐海兰,黄华梅;打孔双玻片法联合培养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体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分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4期
5 赵晓刚;汤敏;陈长志;;中性粒细胞激活的新型体外模型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白岚,肖群,陈高明,陈致怀;用培养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建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体外模型初步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年S1期
7 李宗金,韩忠朝;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的体外模型[J];中国微循环;2003年01期
8 田蓉,段云友;兔肾盂积水体外模型的肾动脉扩张性对阻力指数影响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1年02期
9 杨钰楠;高云华;娄晋宁;刘平;付赤学;;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建立与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2期
10 苏青春;吕晓英;张朝武;;乳糖细胞毒性作用Coca-2体外模型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s,
本文编号:1803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0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