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测定药物中的头孢硫脒
本文选题:头孢硫脒 + 荧光猝灭 ; 参考:《中国测试》2015年01期
【摘要】:应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药物中头孢硫脒(C-18)物质量浓度的新方法。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C-18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C-18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BSA在λex=340 nm处结合C-18后的荧光猝灭强度与C-18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药品中C-18含量的新方法。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40 nm,与C-18摩尔浓度在2.5×10-6~3×10-5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2.177 95×107CC-18-28.007,相关系数r=0.996 2,检出限为1.60×10-6 mol/L,RSD为0.24%~0.30%,加标回收率为94.36%~97.52%。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足要求。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cefthiamidine C-18 was established by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BSA has strong endogenous fluorescence, but C-18 solution does not produce fluorescence. When C-18 binds to BSA,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18 decreases.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ntensity of C-18 binds to C-18 at 位 ex=340 nm h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mount of C-18 in a certain range.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18 in drugs is established. The maximum emission wavelength of the bond is 位 max=340 nm, which h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lar concentration of C-18 in the range of 2.5 脳 10 ~ (-6) N ~ (-3) 脳 10 ~ (-5) mol/L.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螖 FN 2.177 95 脳 107CC-18-28.007,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96 2, the detection limit is 1.60 脳 10 ~ (-6) mol / L ~ (-1) (RSD = 0.24) 0.30, and the recovery is 94.36% ~ 97.52%.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rapid,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ctual samples. The results meet the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61019)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2Y414)
【分类号】:R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立云;卢京光;;HPLC法测定头孢硫脒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齐鲁药事;2007年04期
2 杜旭;曹晓云;;HPLC法测定头孢硫脒及其制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J];天津药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单杰;刘雯;冯金凤;冯志彪;;基于FTIR技术的乳清分离蛋白聚集物的二级结构表征[J];食品工业;2014年05期
2 饶毅;魏惠珍;张洁;李新南;王跃生;;不确定度评定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杜珍;;HPLC法测定头孢曲松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药学实践杂志;2011年04期
4 李兵;肖甜甜;;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米诺钠聚合物的含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1期
5 肖甜甜;杨颖;鲁延迅;;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分析头孢米诺钠[J];中国药事;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梦尧;黄芩苷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宜名;头孢替坦二钠质量标准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2 汪明群;LSECtin-CR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D];泸州医学院;2013年
3 徐从刚;基于合成苯并三唑结构的酪氨酸修饰及其光稳定性[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4 余晶梅;荧光探针法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法分析蛋白表面疏水性[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晓玲;刘昆;邓俊丰;李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高分子杂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7年06期
2 杜旭;曹晓云;;HPLC法测定头孢硫脒及其制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J];天津药学;2007年01期
3 蔡德山;;头孢硫脒的开发与成果转化[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年06期
4 李惠仙,尹海平,朱滢,马玉梅,张建平;头孢硫脒对老年人呼吸道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疗法观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06期
5 叶放;胡海容;谭少云;杨放;姚骏骅;;头孢硫脒降解产物的LC-MS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年12期
6 刘学斌;许淑文;邓泽民;;头孢硫脒纯化新方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金,邱福印,何秀华,韩金生;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2000年04期
2 顾彦;王云峰;朱圣姬;黄应平;;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赵虎;庞艳玲;张敏;岳宁宁;吕庆銮;张苗;王怀友;;伊文思蓝作荧光探针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氨苄青霉素之间的竞争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史洪伟;陈志兵;曹稳根;;曙红Y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理[J];光谱实验室;2009年06期
5 郑欣;陈宁生;孙丽莉;毕红萍;;阿维菌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0年04期
6 张改清;席小莉;;荧光染料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付彩霞;王文萍;;维生素C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J];化学试剂;2011年08期
8 江书庆;信建豪;窦运修;;直接电位法研究铅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08期
9 邓贤碧;梁国栋;;应用鸡和小牛血清代替牛血清白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含量[J];天津医药;1984年10期
10 林菊香;杨静婷;;血清白蛋白与脑卒中的关系[J];江苏医药;198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槐永军;马壮;史亮;陈萍;;血清白蛋白及血尿素氮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曹小敏;李杰;刘欲文;汪存信;;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稀土离子对牛血清白蛋白热变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苏文翠;章伟光;罗妙丽;殷霞;范军;;血清白蛋白对手性分子识别[A];“2008年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辉;潘婕;罗本燕;;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关系研究[A];2012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艳;柴之芳;石伟群;;铀酰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霞;汪存信;李杰;王志勇;;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微量热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吴霞;冉德焕;谭业邦;杨景和;;葫芦[6]脲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陈宇;肖盛元;Waqar Ahmad;张镇松;邓玉林;;葡萄糖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非酶促修饰作用[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9 董婧;边建红;晋卫军;张昭;;荧光法研究可分解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变性作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蔡雪梅;李建晴;景顺杰;;两种食用合成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马爱平;转基因水稻胚乳可提取血清白蛋白[N];科技日报;2012年
2 万同己;黄芪当归合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建波;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结合力关系、理论模型和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徐洪亮;小分子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梁彦秋;铜(Ⅱ)镉(Ⅱ)、几种小分子同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鑫;中药丹参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李向荣;抗氧化剂和自由基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微量热和谱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阎波;Cu(Ⅱ)、Zn(Ⅱ)水溶液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9年
7 张秋兰;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瘦肉精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规律[D];南昌大学;2011年
8 王春;药物活性成份在线富集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其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董学艳;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和莱菔硫烷相互作用模式及纳米颗粒形成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10 乔春玉;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臻强;酸度、脲对牛血清白蛋白与小分子结合的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2 薛春丽;荧光光谱法研究猩红S及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机理[D];河北大学;2011年
3 赵锦;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新分析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朱瑞瑞;多种测试手段研究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D];南昌大学;2012年
5 刘哲;几种金属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春哲;几种嘌呤类抗病毒药物的伏安行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陈勤;牛血清白蛋白与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王斌;中药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余燕敏;合成抗菌药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惠英;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荧光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7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0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