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农村居民用药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文选题:湖南 + 永州 ; 参考:《中国药房》2017年27期
【摘要】:目的:为更好地保证农村居民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对湖南省永州市11个县(区)27个乡镇162个村的农村居民就其安全用药行为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 670份,回收有效问卷4 376份,有效回收率为77.2%。高达73.6%的受访居民服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未考虑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且随意增减服药剂量、自行更换药物的发生比例也较高;家庭备有常用药品的受访居民中绝大部分对备用药品的保管不够重视,缺乏基本常识;主要从药店购买药品的受访居民比例最高(占50.7%),另外还有近20%主要通过互联网及其他途径购买药品;受访居民中超过半数完全看不懂药品说明书,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后超过半数自行停药或更换药品,超过70%完全不清楚或没关注药品的特性和配伍禁忌等。结论:当地农村居民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安全用药常识较缺乏,加之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用药安全状况不理想,有较大改善空间。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of drug use in rural resident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62 rural residents in 27 villages and towns in 11 counties (districts) of Yong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Results: a total of 5 67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4 376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77.2%. Up to 73.6% of the residents who took two or more drugs did not consider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drugs, and increased or decreased the dosage of the drugs at will, and the rate of changing drugs by themselves was also higher. 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surveyed who have common drugs in their home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storage of the spare drugs and lack basic common sense. The proportion of residents surveyed who mainly purchased drugs from pharmacies was the highest (50.7%). In addition, nearly 20% purchased drugs mainly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other channels.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sidents surveyed did not understand the drug instructions at all. More than half of them stopped or changed drugs aft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more than 70% did not understand or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ugs and compatibility taboos. Conclusion: due to their low level of education, lack of common sense of safe drug use, imbalance of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widely exist, the safety of drug use is not ideal, and there i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
【分类号】:R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敏,曹玉杰,孔繁香;不良用药行为的有关因素及其干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2 简伟研;郭岩;;按床日付费下医院的用药行为——案例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年02期
3 徐国胜;;评价方法对临床医师用药行为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9期
4 刘云霞;傅幸存;;浅谈我国临床用药监护的必要性[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7期
5 朱宏;;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05期
6 张润珍;;浅谈临床用药中不合理的现状 原因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11期
7 陈庭佳;元刚;彭玉峰;;大学生常用药物知识和用药行为的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2期
8 黄丽芳;;我院用药差错的原因与防范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5期
9 孙维红;戴秀英;王冰;陈玲玲;张立民;付雪艳;李吴萍;;西部农村居民医药知识和用药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3年08期
10 侯俊;;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根;陈娟;成志;;患者用药行为调查分析[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珲;郭代红;刘皈阳;陈超;张素敏;;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研究及成因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陈珲;郭代红;刘皈阳;陈超;张素敏;;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研究及成因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陈珲;郭代红;杜晓曦;张素敏;刘皈阳;张素琼;陈超;董放;史国兵;张勤;;临床抗菌药物不安全用药行为研究及成因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高明;陈瑾;李东霞;毛莹;;我国超说明书用药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的探究[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刘艺平;江沛;李焕德;戴立波;鄢欢;;超说明书用药的合法性探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陈铮;儿童用药研发难制约临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徐亚静;我国儿童用药安全不容忽视[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田地;不用药与少用药的依据[N];中国医药报;2014年
4 刘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剖析老年用药安全的时代个性[N];医药经济报;2014年
5 刘静;尽快出台儿童用药国家标准[N];人民政协报;2014年
6 记者 王笑梅;医生咋给病人用药将受监督[N];辽宁日报;2011年
7 江晓霞 山东省即墨市中医院 张东萍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 周秀英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医院;它们催生了超说明书用药[N];医药经济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卉;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亟待规范[N];医药经济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珲;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822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2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