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pDNA-巯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Box-Behnken效应面法工艺优化

发布时间:2018-05-25 22:02

  本文选题:巯基壳聚糖 + 质粒DNA ; 参考:《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以巯基壳聚糖(TCS)为基因载体,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能用于基因口服研究的质粒DNA-巯基壳聚糖纳米粒(pDNA-TCS-NPs).分别以TCS质量浓度、三聚磷酸钠(TPP)质量浓度、pH值和转速为考察对象,以pDNA-TCS-NPs粒径和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外观形态,包封率等体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TCS质量浓度为0.80mg·mL~(-1),TPP质量浓度为0.65mg·mL~(-1),pH=5.3,转速为2 000r·min~(-1)是最优制备工艺,可制得粒径为(134.21±1.34)nm,Zeta电位为(24.36±0.29)mV,包封率在(80.26±0.56)%,形状规则且分散良好的pDNA-巯基壳聚糖纳米粒;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预测和优化pDNA-TCS-NP制备工艺优化筛选.
[Abstract]:Plasmid DNA-mercaptochitosan nanoparticles pDNA-TCS-NPsN were prepared by ion crosslinking method with thioglycol-chitosan (TCSs) as gene carrier. The pH value and rotational speed of TCS concentration and pDNA-TCS-NPs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pDNA-TCS-NPs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were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es. The best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selected by 4 factors and 3 levels Box-Behnken effect surface method, and the appearance of pDNA-TCS-NPs was analyzed.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was 0.80mg mLL ~ (-1), pH = 5.3 and rotational speed of 2 000 r 路min ~ (-1), respectively,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CS was 0.80mg mLX ~ (-1)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CS was (2 000 r 路min ~ -1). The Zeta potential is 24.36 卤0.29mV,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is 80.26 卤0.56mV.The Box-Behnken nanoparticles with regular shape and good dispersion can be used to predict and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DNA-TCS-NP.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兰州军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厦门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0265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342)
【分类号】:R9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华;洪艳;房国坚;蒋玉燕;毕忆群;杨连华;陈勇;;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及表征与其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8期

2 朱冰雅;承伟;;响应面法优化及制备芦荟壳聚糖纳米粒[J];中成药;2013年09期

3 刘占军;张卫国;于九皋;韩刚;代红光;;负载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释药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3期

4 姚金凤;郭晨阳;杨红;谭桂莲;薛明;;壳聚糖纳米粒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年01期

5 龚连生;郭春芳;胥洪鹃;陈玉祥;潘一峰;张宇;;载阿霉素新型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年16期

6 李夜平;徐云;程晓农;吴士龙;刘宏飞;;反相细乳液交联法制备裂隙结构壳聚糖纳米粒[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张玮;张学农;;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2008年02期

8 梁恒伦;童健;李晶;张福伟;阮宝琴;;多西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31期

9 王宇;陈大为;乔明曦;王薇;胡海洋;赵秀丽;;离子凝胶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10 姚倩;侯世祥;张tD;赵钢;苟小军;游金宗;;生物素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J];药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凤前;费轶博;刘继勇;朱全刚;胡晋红;;苗口服接种新载体:荆豆凝集素化壳聚糖纳米粒传输系统的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2 马磊;王峰;莫雪梅;李秀英;孙晗笑;;vMIP-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茹艺;载药蒙脱石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角膜上皮细胞毒性与渗透性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2 苑旺;驻极体联合季铵化壳聚糖纳米粒促进胰岛素经皮转运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亚会;甘草次酸囊泡包裹的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钦;去甲斑蝥素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匡长春;分子参数对壳聚糖纳米粒体内外性质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斌生;载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载体的制备和转染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尚晓娴;改性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载药释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08年

8 储敏;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壳聚糖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载体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雅溶;透明质酸靶向姜黄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初步细胞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剑波;加替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兔眼局部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4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34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