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托洛芬的合成
本文选题:扎托洛芬 + 非甾体抗炎药 ; 参考:《华西药学杂志》2003年02期
【摘要】:目的 合成扎托洛芬。方法 以邻氯苯乙酮为原料制备 10 ,11-二氢二苯并 [b ,f]硫杂 艹卓 - 10 -酮 ,经Friedel-Crafts等八步反应制得扎托洛芬。结果 总收率 9.3%。结论 该方法可用来制备扎托洛芬。
[Abstract]:Objective to synthesize zatoprofen. Methods Zatoprofen was prepared from o-chlorophenone by eight steps of Friedel-Crafts reaction. Results the total yield was 9.3%.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epare zatoprofe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分类号】:R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桂芝,王桂梅;镇咳药左羟丙哌嗪的合成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8年11期
2 梅兴国,余广鳌,张立,许亚杰,柯铁;赤式-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的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1999年04期
3 陈治宇,岳保珍,崔季巧,王孝伟;α-羟基苯甲基取代异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拮抗作用[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9年03期
4 王立升,周永红,胡昕炜,刘百里,计志中;托卡朋的合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黄惠琴,吴松;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来氟米特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张万轩;2-β-D-呋喃核糖-4-硒唑羧酰氨的简便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年03期
7 周金培,张惠斌,黄文龙;四氢吖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年03期
8 李永新,覃军,赵树铭;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合成及初步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9 戚建军,郭惠元;吡酮酸类抗菌药物的研究XVI.6-氟-1-(2-氟-5-吡啶基)-7-(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年02期
10 付焱,张嫡群,汤燕春;伊班膦酸钠的合成[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雄;邓昌健;苏利霞;许新华;;2-(3-替加氟)乙氧基-2-硒-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的合成[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段瑞平;陈鑫;朱长进;;一对苯并吡喃对映体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王鹤东;林妮;;普卢利沙星中间体的合成[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4 张志刚;卢婷利;张宏;陈涛;;含类异戊二烯基二膦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5 潘志针;胡泳华;王伟;杨美花;王勤;陈清西;;3,4-二羟基苯甲酸酯的合成及其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段瑞平;王栋;朱长进;;醛糖还原酶抑制剂Fidarestat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7 蔺志平;李记太;;超声辐射下在冰醋酸中1,3,5-三芳基吡唑啉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庄雅云;于克贵;周成合;;新型双氮芥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林森;江玉春;修小萍;李少华;黄惠民;;环己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二芳香酸酯的合成、结构和抗癌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赵万一;冯秀娥;李青山;;新型卤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飞;我科学家成功合成甲流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刘霞;科学家发现DNA碱基合成新路径[N];科技日报;2009年
3 白毅;上海药物所合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小高;能预防艾滋病的合成蛋白培育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记者 白毅;我国学者合成抗汉坦病毒的化合物[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记者付东红;吲哚合成有了新方法[N];健康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罗朝淑;从合成牛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N];科技日报;2009年
8 梁云;补铁药有哪些?[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白冰 编译;碳酸酐酶研究催化新药开发[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丁香;药物筛选新法或攻克帕金森[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洋;全碳C环DCK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孟庆国;含羟基和咪唑基团手性肽核酸的设计、合成及亲和性初步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白金泉;新型肽核酸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4 周小平;4,5-二芳基VA唑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朴日阳;环戊(己)二酮-1,2 Mannich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1997年
6 李红卫;α-生育酚琥珀酸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桂清;二芳基马来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王强;新型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盛荣;茚酮类AChE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刚;新型喹唑啉类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峰;N,,N’-二芳香酰肼类艾滋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2 陈钰;人工合成抗菌肽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仲淼;含氮类黄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传良;红霉素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5 牛新文;喹啉羧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6 黄智玉;新型芳香族硼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糖分子的识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楠;海因及5,5-二甲基海因的合成及活性筛选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彬;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9年
9 王锦芝;N-取代苄基氟哌啶醇氯化物及其氢化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D];汕头大学;2005年
10 胡平;肝靶向前体药物胆酸拉米夫定酰胺的合成及其靶向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5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4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