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我院151例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7 07:55

  本文选题:严重的不良反应 + 合理用药 ; 参考:《中国药房》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上报的151例严重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2例疑似ADR死亡病例;男性和老年患者严重的ADR发生率较高,分别占53.64%和44.37%;口服给药引起的严重的ADR占47.68%,静脉给药占45.03%;在涉及的所有药品中,抗微生物药和抗肿瘤药各占18.54%,循环系统药占14.57%;严重的ADR累及器官/系统以血液系统最多,占22.16%。结论:临床应关注严重的ADR涉及药品及其引起机体损害的临床表现,加强用药监测,减轻或避免严重的ADR的发生;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产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及ADR跟踪监测,完善产品说明书,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ADRs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safety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151 cases of severe ADR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3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wo cases of suspected ADR death occurred.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ADR in male and elderly patients was higher, accounting for 53.64% and 44.37%,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severe ADR caus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was 47.68%, and that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as 45.03; of all the drugs involved, Antimicrobials and antineoplastic drugs accounted for 18.54 and circulatory drugs for 14.57.The blood system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in ADR (22.16g).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serious ADR, strengthen drug monitoring,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ADR, and strengthen the safety research and ADR follow-up monitoring of the products after marketing. Improve the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部;
【分类号】:R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进峰;闫秀娟;张媛;;甲氨蝶呤引起急性肝损伤1例[J];北方药学;2013年11期

2 林聪丽;叶仕远;石大伟;;抗微生物药物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07年06期

3 蔡泳;陈雪观;;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12年02期

4 叶宏军;;我院2012年15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敏;丁秀云;宋彩云;;药师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吴圣;;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4期

3 王月明;;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4期

4 佟金秋;;马宝东顾护脾胃-利湿祛浊-扶正祛邪-中药外治-西医辅助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年04期

5 董晓娟;付瑜文;徐德凯;张建军;邢俊生;;建立社区医疗系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思考[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07期

6 卢今;李鹏;沈爱宗;;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对头孢曲松钠严重过敏反应的预警作用[J];中国药房;2011年06期

7 相里荟君;黄新芬;;浅谈药师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3期

8 江勋;;2010年衡阳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2年18期

9 王继贤;;浅谈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09期

10 林杰;;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邱晓燕;汪琳;;119例重症药疹的回顾性分析[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2 刘静;徐玲玲;朱全刚;年华;徐熠;;痛风颗粒有效部位群体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荣同;;34例阿奇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药;2012年07期

2 覃珍;别嘌醇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它药物间的相互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向丹黎,张林;别嘌呤醇致重型药疹合并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死亡分析[J];华西医学;2000年01期

4 杨丽华;刘茹;曾其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06期

5 陆玮,单剑萍,朱汉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6 李茜;尤海生;董亚琳;;罗格列酮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心脏病风险[J];西北药学杂志;2009年04期

7 廖炜,邓杰;别嘌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4期

8 蔡旭镇;黄丽娜;郑克衍;;别嘌醇过敏综合征并肾衰竭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年06期

9 张人玲;齐颖;;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出现瑞格列奈相关非典型低血糖[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03期

10 刘燕湘;马萼;梁武;;别嘌醇引起剥脱性皮炎致死亡1例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峰,熊慧瑜;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年02期

2 陈吉生,杨泽民;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规范介绍[J];中国药房;2005年07期

3 方淑贤;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必要性与对策[J];医药导报;2005年06期

4 陈永法,邵蓉;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J];中国药房;2005年10期

5 李龙;国外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简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1期

6 泽碧;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方法的探讨[J];西藏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7 李俊峰,周学江;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年07期

8 焦艳玲,田野;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构建[J];医学与哲学;2005年06期

9 陈志高;浅谈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年04期

10 卢军锋,朱晓卓;试论药品不良反应的警示义务[J];上海医药;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立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颜敏;;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与展望[A];二○○三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3年

3 杜有功;;近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进展[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郑亚杰;;药品不良反应109例报告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5 刘花;杨世民;冯变玲;;美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张彦丽;桂月;刘文娜;华国栋;;8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陈圆圆;丁辉华;;我院2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师伯省;;154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9 陈武;应景艳;;28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0 吕世文;;2009年1-6月份金华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周春香 实习生 施佳丽 记者  李公阳;杭州去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500例[N];杭州日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鲍蔓华;进一步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龚毅;重庆出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定》[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郭宇华邋钟百川 梁团 王洪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向农村延伸[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林国洪;莆田秀屿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王可太 金卫松;定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不断完善[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廖九伦;建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取得成效[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记者 郑伟;哈前三季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844例[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 茹捷;我市今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1695份[N];闽东日报;2008年

10 吴斌 申石轩;深圳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现“三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登笑;药品不良反应补偿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芬;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叶小飞;基于自发呈报系统与循证医学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冯变玲;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心脑血管用药ADR关联模型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舒兵;重庆市2004-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分析及评价[D];重庆大学;2008年

2 翁三川;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白小玲;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郭晓莺;山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现状及监测的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蔡本源;论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邹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黄传海;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金丹;省级以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构建模式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9 刘琨;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蔡敏女;关于建立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的探索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0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90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