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基于Topomer CoMFA模型的12-脂氧合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0 05:11

  本文选题:脂氧合酶 + 抑制剂 ; 参考:《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21期


【摘要】:目的:为了定量解释12-LOX抑制剂活性和结构的关系,得到分子优化的方向。方法:从文献中得到一系列化合物,进行Topomer Co MFA研究。结果:模型具有良好统计学意义,分别为N=7,Q2=0.540,R2=0.952,F=162.3,SEE=0.14,Stderr=0.44,R2pred=5.52。结论:计算值与测量值的低偏差表示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等势图和假设的结合模式提供了选择性的合理解释,这将指导进一步的研究。
[Abstract]:Aim: to quantitatively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y and structure of 12-LOX inhibitors and to obtain the direction of molecular optimization. Methods: a series of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studied by Topomer Co MFA. Results: there was goo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model, which was 0.94 Stderrus 0.44% R2predl 5.5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low deviati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value and the measured value has strong predictive ability. The combination of isopotential diagram and hypothesized model provides a reasonable and selective explanation, which will guide furth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31170747)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CX2014232)
【分类号】:R9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玉萍;刘建涛;熊向源;吴光杰;李资玲;龚妍春;;黄芩素的制备及抗糖尿病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2 何日明;孙惠力;杨曙东;;黄芩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4年01期

3 颜琳芳;胡桂香;徐晶;赵文娜;俞庆森;;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3D-QSAR模型[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4 许文杰;丁启龙;;黄芩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年02期

5 姜保平;许利嘉;乐亮;彭勇;肖培根;;中国别样茶的多酚及其降糖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伍斌;Ezrin/p-ezrin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BAI抑制A431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机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张圆圆;血管紧张素Ⅱ和12-脂氧化酶的相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影响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钱小晓;单细胞拉曼光谱观察游离脂肪酸对NIT-1胰岛β细胞生理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周娜;天然黄酮类CFTR氯离子通道激活剂的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菅晓东;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构建和分子对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石洪凯;金鸡纳非碱化学成分研究及黄酮化合物的化学修饰[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琼;氨基胍与Baicalein对糖尿病大鼠脑血管重塑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年

6 董勃良;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对接和分子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琨;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王战辉;丁双阳;张素霞;沈建忠;;分子模拟技术研究17种磺胺类药物与抗体亲和力构效关系[J];化学学报;2008年23期

3 Fernandes P.B.;田治明;;氟喹诺酮类构效关系[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0年02期

4 张士国,张向东;青霉素、头孢菌素构效关系的理论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5 陆文聪,方建慧,丁益民,阎立诚,陈念贻;自组织神经树用于芬太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6 史玉俊;西贝素的抗胆碱能作用及构效关系[J];中草药;1998年10期

7 陈季武,朱振勤,胡天喜,朱大元;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构效关系(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2年07期

8 张亚,王明伟;新型免疫抑制剂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09期

9 魏娟娟;戴秋云;;α-芋螺毒素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6年04期

10 胡杰坤;刘红鸣;;中药的味效构关系及其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宇彬;李杰女;汲晨锋;;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综述[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梁宇光;刘泽源;;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构效关系及其相关机制研究[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波;朗朗;季宇彬;;农药残留成分的构效关系对生物体内特异性酶的影响[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春;王世辉;李新增;付娟;孙冰;李大伟;;呋喃并色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刚;汪小涧;韩伟娟;肖琼;尹大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合成及药理学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刘如明;李英波;肖建辉;钟建江;;灵芝酸抗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及乙酰化构效关系[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7 李刚;韩伟娟;尹大力;;S1P_1受体激动剂的合成及药理学活性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王建国;李正名;;新颖AHAS抑制剂的分子设计、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刘晓宇;焦晓臻;王丽萍;吴倩;田承森;谢平;;三白脂素-8结构简化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的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陈明树;;烷烃临氧转化的模型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药学专业知识考试大纲(二)(完)[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其炳;二氢吡啶类构效关系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

2 岳琴;云南红豆杉枝叶化学成分和紫杉醇半合成及其类似物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3 杨鹏;新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上调剂:异喹啉类衍生物的合成、构效关系及降脂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李江波;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之研究[D];浙江大学;1999年

5 张桂森;新型镇痛剂的合成、构效关系及生物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尹大力;一. 紫杉醇类似物的合成和构效关系 二. AF-5的新合成路线[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7 陆颖;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冯君;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王槐;氮连接修饰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合成、构效关系分析及抗肿瘤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李迎红;小檗碱衍生物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构效关系及高生物利用度的新一代小檗碱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亮加;几种统计算法模型在药物构效关系中的研究和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2 马继刚;黄酮衍生物CDKs抑制剂的合成与构效关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剧仑;芳基哌嗪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构效关系的探讨[D];广州医学院;2009年

4 谭玉梅;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苏佳;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抗肿瘤及抗炎作用构效关系分析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6 郄婧;不同种类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构效关系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史海波;3,6-二取代苯基-S-四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朱必敏;抗癌新药德氮吡格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模式[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杜娟;N,N-二甲基-2-溴苯乙胺类衍生物和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徐同杰;GABA_B受体变构调节剂CGP7930构效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3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43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