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对压力负荷所致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
本文选题:小檗碱 + 主动脉缩窄 ; 参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小檗碱(Berberine)对压力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模型+小檗碱组,另外将假结扎主动脉的8只大鼠入组假手术组。术后4周,利用心脏超声测定大鼠的心功能指标;HE、Masson及TUNEL染色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大小、心脏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等指标;同时使用RT-q PCR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心房利钠因子(ANP)m 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Bip/GRP78和CHO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可明显改善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心功能紊乱,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大小(P0.05)、心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比率(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可明显降低长期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Bip/GRP78和CHOP的表达的增加(P0.05)。结论 :小檗碱可显著改善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紊乱,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肥厚型心肌起保护作用,且此种心脏保护性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压力负荷所致的内质网应激相关。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erberine on myocardial hypertrophy induced by pressure load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myocardial hypertroph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coarctation of aorta in rats. Sixteen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del group and model berberine group, and 8 rats with pseudoligation of aorta were ad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At 4 weeks after operation,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myocardial cell size, cardiac fibrosis and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were measured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Tunel staining.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PM) mRNA in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um, and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Bip-GRP78 and chop, which were related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berberin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rdiac dysfunction induced by aortic coarctation, decrease the size of cardiac myocytes and decrease the degree of cardiac fibrosis and the ratio of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berberine could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uced by coarctation of aorta and decrease the size of cardiac myocytes. Berberine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rease of Bip-GRP78 and chop expression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duced by long-term pressure overload. Conclusion: berber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yocardial hypertrophy and cardiac dysfunction induced by pressure overload, inhibit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and protect hypertrophic myocardium. This cardioprotective effect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duced by pressure load.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3CXLX11-511)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新红,李伟,李成文,李增富;长期应用卡马西平对大鼠小脑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2 徐勤;沈逸萍;许安丽;罗振亮;;SD大鼠及beagle犬肾上腺组织形态计量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3 栗志远;陆国才;袁伯俊;姜华;戴益民;佘佳红;黄矛;;西那沙星对幼龄大鼠的软骨毒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04期
4 李民,刘薇;乙酰氨基己酸锌大鼠一般生殖毒性试验[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庞焕,石磊,马宁,王玉堂,文允镒,孙非,林幸笋,马辉;一种新的红细胞源降压因子对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J];科学通报;2002年04期
6 王芳元,高卉,万敬之;爱脉朗预防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12期
7 曾伶,何学斌,薛存宽,沈凯,蒋鹏,李颖;壳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4年07期
8 黄欢捷,邵蓓,郑荣远,李剑敏,王宗敏,颜志钦,谢丽薇;抗焦虑药物对束缚应激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索[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年10期
9 李曼,忻菁,顾勇,彭艾,刘少军,朱秋毓,林善锬;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7期
10 康白,段鹏,李广宙,韩慧蓉;二甲双胍对大鼠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柏年;高梅;时丽丽;张恒艾;杜冠华;;匹诺塞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2 齐伟;曾薇;庞琦;郭艳红;牟娇;冯兵;刘理;叶自林;袁发焕;;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林小琪;;SD大鼠灌胃百可利3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康白;李正斌;高尔;;赛庚啶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功能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徐广飞;仇梁林;朱晓蓉;马振祥;;不同剂量壳聚糖对大鼠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侯悦;杨静玉;吴春福;;种属差异:小鼠、大鼠对药物的不同反应[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谢淑武;朱焰;马丽;卢颖莹;曹霖;;度他雄胺对大鼠生育与附睾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袁华;郭盈;赵秀兰;;二十二碳六烯酸对1-溴丙烷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9 叶向锋;王灵芝;王爱平;魏金锋;;SJX对SD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10 叶向锋;王灵芝;王爱平;魏金锋;;SJX对SD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3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成[N];解放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德明;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心功能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陈瑜;雌激素在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觉敏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重;鞘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于动震;神经甾体孕酮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5 梅和珊;双苯氟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秦君芳;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对健康雄性大鼠胃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芳;硫化氢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庆辉;盐酸氨溴索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氧所致成年大鼠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高浓度氧对通气机所致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9 张国梁;鼻腔给予睾酮/丙酸睾丸酮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张川;抗炎治疗对去窦弓神经大鼠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荆玉君;左旋四氢巴马汀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刘丹冰;不同年龄大鼠阻力血管对不同血管活性物质反应性比较[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湛;放射性示踪法研究镍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参数与镍镉联合制毒机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宫照东;四氢巴马汀对雌性大鼠血清中催乳素水平的影响[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5 苗庆峰;双苯氟嗪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及自然衰老大鼠的脑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封赞祥;缬沙坦减轻肺高压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庞小翼;倍他福林对谷氨酸钠大鼠肥胖模型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王静;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大鼠胸舌骨肌作用的酶组织化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昝香怡;阿片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姜英虹;氧化石墨烯对SD大鼠的亚急性毒理学实验[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5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4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