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高压均质法制备薄荷挥发油纯胶包合物

发布时间:2018-08-07 16:12
【摘要】:目的研究薄荷挥发油纯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比较饱和水溶液法、磁力搅拌法、高压均质法包合物的工艺,以包合物收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差示热扫描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与饱和水溶液法、磁力搅拌法相比较,高压均质法制备的包合物收率和挥发油包合率均较高,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薄荷挥发油-纯胶(1∶8),循环次数10次,均质压力40 MPa;包合物在包合前后薄荷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基本没有发生改变。结论优选出来的薄荷挥发油工艺稳定适合大生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menthol (sodium octenyl succinate starch). The yield of the inclusion compound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the inclusion rate of volatile oil were take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infrared spectrum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Results compared with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and magnetic stirring method, the yield of inclusion compound and the inclusion rate of volatile oil prepared by 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 method were higher, and the optimum process wa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as follows: menthol volatile oil and pure gum (1:8), and the cycle times were 10 tim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menthol remained unchang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clusion.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technology of volatile oil of mint is stable and suitable for large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分类号】:R9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龙艳,田甜,杨超,田熙科,皮振邦;高压均质法制备阿奇霉素超微粉体[J];化工时刊;2005年09期

2 黄强;罗发兴;李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乳化性和流变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3 罗发兴,黄强,扶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J];精细化工;2004年06期

4 宋广勋;冯光炷;李和平;卢奎;崔英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2006年08期

5 孙淑萍;刘侠;吴少云;包淑云;李胜利;饶思航;;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3年02期

6 柳志强,杨鑫,高嘉安,孙志浩;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年04期

7 邓林伟,徐雪芬,袁长贵,李建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纯胶)的研制和应用研究[J];食品科技;2002年11期

8 覃柳娟,莫少红,陈晓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06期

9 缪铭;江波;张涛;;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翠杏;汪波;李文芬;张成;颜亨梅;;影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效果的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刘勋;宋正富;胡敏;罗合春;张涛;;辛烯基琥珀酸甘薯淀粉酯的制备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扶雄;袁立军;;不同取代度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颗粒结构表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康继民;韩舜愈;虎玉森;蒲陆梅;祝霞;齐治国;;辛烯基琥珀酸马铃薯淀粉酯中试设计及产品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刘汉;;密封条件下超声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11期

6 罗建勇;黄强;扶雄;张嘉诚;刘莎;;有机相中麦芽糊精疏水改性工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6期

7 田李嘉;周佳超;仇丹;华超男;汤成科;范彬彬;;维生素E辛烯基琥珀酸酯的定性分析[J];分析试验室;2013年01期

8 冯晖;卢帮贵;李镁娟;;脂肪酸对糯米淀粉热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9 王瑞红;张跃进;;维生素A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4期

10 唐辰炜;邵静;李沅;刘兆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食膜的制备[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金伟;超细TiO_2及其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谭卫红;印楝种仁成分的化学及活性成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杨英;浓缩诱导含钙离子的海藻酸钠与高酯果胶体系胶凝及其应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炳毅;乳化作用及其在化妆品工业的应用(三)──乳化剂的选择(续二)[J];日用化学工业;1999年04期

2 陈勤;郭鹏;;水溶性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长效镇痛注射液的研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黄强,杨连生,罗发兴,熊犍;高粘度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理化性质的研究(Ⅰ)——糊的性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2期

4 黄强,杨连生,罗发兴,熊犍;高粘度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理化性质的研究(Ⅱ)——颗粒形貌和乳化性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罗发兴,黄强,阳元娥,杨连生;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7期

6 罗发兴,黄强,扶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J];精细化工;2004年06期

7 周中凯;改性淀粉—概述[J];农牧产品开发;1999年01期

8 胡飞;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理化性质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年01期

9 阳元娥,罗发兴,黄强,谭伟;双酶法制备低黏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工艺条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黄强,杨连生,罗发兴;水相体系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制备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福根,吴春芝,李汉蕴;阿魏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J];中国药房;2003年10期

2 姜立群,翟所迪,杨丽,李晓光;氢化可的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3年10期

3 张学农,唐丽华,阎雪莹,张强;马蔺子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定及热力学稳定性研究[J];中草药;2005年02期

4 刘玉雯,余祥彬,吴宏霞;酮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邓利斌,欧阳五庆,景俊年,王政军,孙红武;氟苯尼考-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学明;张慧颖;陈国广;丁丽燕;韦萍;;羟丙基-β-环糊精对酮洛芬的包合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聂淑芳;李伟;王旬;潘卫三;;长春西丁包合物的制备和体外溶出度考察[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03期

8 艾莉;董英杰;张乃先;穆瑛俊;;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9 贾增荣;孙英华;钱一鑫;尚海巍;张伟;何仲贵;;桂利嗪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考察[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18期

10 邓丽明;林华庆;邓红;陈航;;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柘僮;杨明;许润春;高亚男;吴品江;邹文铨;;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物相鉴别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钱佩佩;刘瑾;王玮;田京辉;曹凯;;维生素C包合物的拉曼光谱验证[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3)][C];2010年

3 张颖;洪海龙;毛颖;王小军;竺宁;韩利民;索全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4 李代禧;刘亿淑;黄强;陈正隆;王慧荣;纪兰兰;;分子动力学参数的选择对主客体包合物模拟结果的影响—2-苯乙醇-α-环糊精包合物的分子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何茹;侯世祥;;环糊精及其包合物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资料[C];2006年

6 葛霞;黄铮;田世龙;李守强;;马铃薯抑芽剂氯苯胺灵/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表征以及对水溶性、热稳定性的改善[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7 周健;金城;李俊贤;李兴丰;罗永明;赵艳玲;肖小河;温瑞卿;叶桃;张妲;陈静;;行军散挥发油HP-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李文杰;樊志;郭敏杰;刁春华;景作亮;陈鑫;;环糊精与间硝基苯氧乙酸包合物的晶体结构[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刘锋;安学勤;;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制备β-胡萝卜素和β-环糊精的包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林若慧;吴克刚;李述日;柴向华;;β-CD-百里香酚包合物分子间包合的表征研究(英文)[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齐放;混合粉碎法制备晶体与β—CD包合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谷福根;前列腺素E_1-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鼻粉剂与舌下片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2 张金艳;环糊精对除草剂的包合、增溶与除草活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陈泳;脱氢枞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丽;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许亚改;甲砜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章建芳;九里香叶总黄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蔡碎碎;化合物R包合物的研制[D];郑州大学;2014年

5 伍彬;环糊精衍生物对褪黑激素包合作用及其包合物片剂的制备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9年

6 邹新城;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施璐;大蒜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肠溶胶囊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赵建彬;银杏酮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及药代动力学实验[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钟婷;氨苯砜包合物凝胶剂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文妍;诺氟沙星—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内蒙古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70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170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