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ICAM-1单克隆抗体修饰辛伐他汀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急性肺损伤靶向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11:27
【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症,迄今仍无有效治疗手段。肺血管内皮损伤是诱发ALI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及抗炎的特性,对ALI起到潜在的改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高剂量他汀干预对其体内抗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提高了药物潜在的剂量依赖性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本论文以辛伐他汀(simvastatin, SV)为模型药物,构建针对肺血管内皮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特异性靶向的ICAM-1单克隆抗体修饰辛伐他汀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NLCs),通过促进药物的病变肺部有效蓄积,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潜在的副作用。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固态脂质、中链脂肪酸甘油酯为液态脂质、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为两亲性脂质材料,通过控制脂质材料总浓度,以水性溶剂扩散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空白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s-1 (1mg/mL), NLCs-2 (3mg/mL)和NLCs-3 (9mg/mL)。制备得到的NLCs粒径分别约43.3 nm、85.3 nm和198.3nm,随着脂质材料总浓度增加,NLCs粒径增大。以Balb/c小鼠为模型动物,考察空白NLCs的体内分布,结果表明大粒径NLCs具有显著的肺分布优势。控制空白NLCs处方不变,加入质量分数占处方含量5%的模型药物辛伐他汀,通过控制脂质材料与药物总浓度,以水性溶剂扩散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载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SV/NLCs-1 (1mg/mL), SV/NLCs-2 (3mg/mL)和SV/NLCs-3 (9 mg/mL)。制备得到的载药NLCs粒径分别约143.7 nm、259.6 nm和337.8 nmm。相比于空白NLCs,包载药物后NLCs粒径增大,同时其粒径同样随着脂质材料与药物总浓度增加而增大。载药NLCs的药物包封率随着脂质材料和药物总浓度增加,由66.70%提高至91.04%。体外释放结果表明,NLCs对药物有缓释作用,药物可持续释放36 h以上,且释放速率随着粒径增大而减缓。以人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 EAhy926)为模型细胞,考察空白NLCs和载药NLCs的细胞毒性。空白NLCs的细胞半数致死量(IC50)在400 μg/mL以上,载药NLCs的IC50在220 μg/mL以上,IC50值均随着粒径增大而增大。载药NLCs在模型细胞上的摄取具有时间依赖性,且呈现良好的内在化能力,摄取速率随着粒径增大而减慢。合成单氨基终端的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NH2-PEG2000-SA)作为两亲性脂质材料,部分替代NLCs原处方中的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采用水性溶剂扩散法,制备NH2-PEG2000-SA修饰的脂质材料与药物总浓度为9 mg/mL的载药NLCs (SV/NLCs-3)。以N,N'-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为链桥,制备ICAM-1单抗修饰的载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anti-ICAM/SV/NLCs)。 Anti-ICAM/SV/NLCs粒径约354.7nm,电位约-32.1 mV,药物包封率约96.78%,体外药物释放可持续36 h以上,与未经抗体修饰的SV/NLCs-3相比理化性质无明显变化。以LPS活化的EAhy926为细胞模型考察纳米粒定量摄取,结果表明细胞对anti-ICAM/SV/NLCs的摄取高于对照SV/NLCs-3;采用ICAM-1单抗阻断细胞表面ICAM-1后,EAhy926对anti-ICAM/SV/NLCs的摄取降低。采用Balb/c小鼠为模型动物,以暴露式气管滴注脂多糖建立ALI小鼠模型,尾静脉给药考察纳米粒的体内分布结果表明,anti-ICAM/SV/NLCs在模型小鼠体内的肺分布显著高于未经ICAM-1单抗修饰的SV/NLCs-3及anti-ICAM/SV/NLCs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肺分布。采用Balb/c小鼠为模型动物,以暴露式气管滴注脂多糖构建ALI小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考察游离辛伐他汀、SV/NLCs-3和anti-ICAM/SV/NLCs对模型小鼠的体内药效。给药48 h后,anti-ICAM/SV/NLCs对小鼠肺内TNF-a和IL-6炎性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强于游离辛伐他汀和SV/NLCs-3;对于炎性细胞的肺内浸润,相比于其他药物,anti-ICAM/SV/NLCs在给药24 h和48 h后均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给药24 h后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anti-ICAM/SV/NLCs较其他药物更显著的改善了模型小鼠肺内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及肺泡隔增厚等病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anti-ICAM/SV/NLCs在ALI小鼠模型体内,可通过良好的肺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功能,改善其肺分布,提高药物的长期作用疗效。有望通过药物的肺靶向蓄积,减少给药频率,实现对ALI的安全、有效治疗。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军 ,赵艺亭 ,白桂云;急性肺损伤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01年12期

2 ;全球首个急性肺损伤治疗药西维来司他在日本获得许可[J];中国新药杂志;2002年07期

3 ;急性肺损伤治疗药西维来司他在日本获得许可[J];中国新药杂志;2002年12期

4 郑鹏,杨径,申群喜;沐舒坦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J];华夏医学;2002年03期

5 陈朝辉,赵文韬;角化细胞生长因子与急性肺损伤[J];广西医学;2003年09期

6 马晓薇,曹相原;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与急性肺损伤[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赵中江,孟新科,杨径;沐舒坦对急性肺损伤肺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22期

8 王殿华,刘旭,凌亦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急性肺损伤[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06期

9 吴穗晶,杜欣,陆泽生,钟立业,龙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致急性肺损伤1例[J];白血病.淋巴瘤;2004年06期

10 顾怀金;;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1例[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庆平;金胜威;刘东;桂平;尚游;冯丹;姚尚龙;;急性肺损伤研究新思路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相结合[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祝胜美;张红刚;;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寒钰;谢苗荣;;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及其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蒋龙元;;抗凝、抗炎双向调节治疗在急性肺损伤的应用前景[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高冬娜;张_g;;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梁子敬;黄伟青;;表皮生长因子对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7 潘鹏飞;于湘友;;侧卧位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复张容积的影响[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伍峻松;王沈华;周文;陈金明;张茂;徐少文;干建新;赵小纲;;严重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恶化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高冬娜;张_g;;核因子-κB与急性肺损伤治疗[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胡宗风;孙海晨;邵旦兵;李百强;聂时南;;急性肺损伤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熊学莉邋通讯员 曾理;急性肺损伤早诊早治降低病死率[N];健康报;2008年

2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科技日报;2003年

3 郭姜宁 常亮 王晓静;急性肺损伤防治难题攻克[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3年

4 ;Calfactant在儿科急性肺损伤中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张国民;首个治疗“非典”新药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张晓松;治非典新药首次获批临床试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邹争春 记者 陈磊;我国学者发现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新病因[N];科技日报;2013年

8 李山;德发现致命性输血并发症致病机理[N];保健时报;2010年

9 李山;德找到致命性输血并发症致病机理[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亮;ANGPTL4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宫国华;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心房应力调节和抗炎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孙建斌;双链核糖核酸(dsRNA)的产生及其调控的信号通路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苏玉杰;保肺解窘合剂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张勇;褪黑素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减轻小鼠急性肺损伤[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祝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贾春娥;阴离子交换转运蛋白Pendrin在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和干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杜松林;α1-抗胰蛋白酶对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9 王勤;解偶联蛋白2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赵燕;雷帕霉素通过抑制Th17细胞分化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3年

2 张领军;EPO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TGF-β1、NF-κBp65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3 王婷;胍丁胺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成都医学院;2016年

4 陈娇;p38MAPK在百草枯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周泽军;髓系敲除GGPPS1减轻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姜宝珍;盐酸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7 张雅迪;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受体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8 付玉梅;Paralemmin-3在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王玉明;芹菜素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郭宪民;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56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256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