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刺激响应型DNA水凝胶及其在生物传感和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08 16:30
【摘要】:目的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刺激响应型DNA水凝胶的研究进展。方法参考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共31篇,根据外界的刺激方式的不同将DNA水凝胶进行分类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结果 DNA水凝胶可以根据不同的外部刺激做出响应,如pH、温度、光照、配体分子等,并介绍了DNA水凝胶在生物传感和药物控释中的应用进展。结论刺激响应型DNA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水凝胶,在快速诊断检测,药物传递等生物医学及药学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timuli-responsive DNA hydrogels. Methods 31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imuli, DNA hydrogels were classifi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ogress was reviewed. Results DNA hydrogels could respond to different external stimuli, such as pH, temperature, light, ligand, etc. The application of DNA hydrogel in biosensor and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was reviewed. Conclusion as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hydrogels, stimulus-responsive DNA hydrogels have a good prospect in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fields such as rapid diagnosis and detection, drug delivery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3386)
【分类号】:R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琳;杨永珍;刘旭光;;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磁性温敏水凝胶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11期

2 周建华;王林本;孙根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J];材料导报;2014年13期

3 杨挺;邓鑫星;杜福胜;李子臣;;基于含苯硼酸三嵌段共聚物的糖响应性水凝胶[J];高分子学报;2014年11期

4 丁兆强;公晓;陶磊;权静;聂华丽;朱利民;;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Based on GO-QDs as Enhanced Fluorescent Nanoscale Device for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Target Protein[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4年05期

5 李少亮;王保金;李炳华;蔡金;;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J];辽宁化工;2014年01期

6 Molla R.Islam;Yongfeng Gao;Xue Li;Qiang Matthew Zhang;Menglian Wei;Michael J.Serpe;;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human health applicatio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32期

7 李森;王源升;余红伟;李瑜;;类过氧化物DNA酶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4年01期

8 张丁文;刘燕飞;亓鹏;刘建国;;智能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2期

9 范少勇;黄科棣;唐清美;黄志荣;艾凡荣;陈伟高;严喜鸾;;肿瘤热疗化疗联合治疗用温敏磁性复合粒子的磁热性能(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王芳;郑琴;伍振峰;岳鹏飞;胡鹏翼;薛鑫;杨明;;应答式释药系统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晓玲;魏超;欧阳砥;席真;;siRNA-纳米颗粒递送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亮;界面作用构筑有机硅梯度材料及响应性光子材料和水凝胶粒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媛;基于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DNA超灵敏检测方法的建立[D];江南大学;2013年

3 赵晶瑾;基于功能核酸与等温信号放大技术的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邓昆;非标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章骏斌;siRNA成药性的化学研究:普适碱基修饰以及新型纳米给药体系构建[D];南开大学;2013年

6 王杨云;环境刺激响应性聚醚氨酯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徐霞;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检测用新型光学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宁毅;高特异性碳纳米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朱永胜;镧系氧化物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可控制备与发光调控[D];吉林大学;2014年

10 赵彬;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程;基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检测肿瘤标志物及抗肿瘤药靶向传递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虞燕;石墨烯增强荧光各向异性及其在铜离子、钾离子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王佳;基于pH、磁敏感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何红梅;均聚多肽纳米组装体与pH响应性纳米微粒新型靶向释药系统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孔宋华;环境响应性石墨烯基凝胶的制备及表征[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房蕊;可注射凝胶—纳米微球缓释系统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刘冬蕊;印迹聚合物—量子点纳米材料识别莱克多巴胺[D];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小静;新型pH-还原敏感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与表征[D];西北大学;2014年

9 路璐;基于DNAzymes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生物小分子[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张丁文;防龋基因疫苗pVAX1-SpaP/P、pVAX1-GbpA/GBD和pVAX1-SpaP/P-GbpA/GBD以温敏型生物降解水凝胶为载体经不同途径免疫SD大鼠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志君,陈林立;循环DNA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年05期

2 吴伟,崔光华;DNA控释递送系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2期

3 ;几种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1期

4 ;线粒体DNA损伤与修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1期

5 姚ng;夏立照;;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基因组多态性DNA的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1年01期

6 高春芳;王皓;高国华;宓庆梅;孔宪涛;;非同位素法分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三种方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05期

7 吴晓平 ,张小如;线粒体DNA突变及其与衰老的关系[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6期

8 李伟文;线粒体DNA表达与损伤修复[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4期

9 张彦芳 ,耿惠杰;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8期

10 王煜,文曙,龙小艳,肖波;通过高温变性快速提抽DNA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金玲;吴玲玲;周剑章;林仲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DNA的控电位杂交[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范新萍;;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分级分离方法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郑利雄;李放娟;吴育庆;张桂梅;何桂荞;熊峰;;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梅毒血清TP-DNA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邵勇;刘亭丽;张罡棋;朱晓青;;基于脱碱基位点设计的DNA单核苷多型的小分子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关明;;高分辨熔解技术在分子检验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DNA G-quadruplex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targets[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新跃;;牧草DNA基因多态性研究与在草业中的应用[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Michael M.Yang;;FABRICATION OF DNA CHIPS FOR DIAGNOST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邓用川;陈菊培;罗越华;李冠一;林栖凤;;红树DNA导入水稻引起的变异[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延;张成孝;;电化学发光检测DNA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敏;DNA分子为何不稳定?[N];解放日报;2005年

2 刘工;DNA计算机微乎其微 功能强大[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侯巧明;DNA识别遗传信息判断人[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陈丹;以科学家研制出DNA计算机[N];科技日报;2001年

5 郭朝元;克隆永续经营的DNA[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翟永太 聂同钢;DNA“精确制导”[N];人民公安报;2006年

7 张梦然;首个近乎完全由人造“零件”搭建的DNA分子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8 韩梁;DNA证据可伪造,刑案鉴定蒙阴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郑晓春;可区分真伪DNA的检测技术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艳红;以研制出新型DNA计算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伟;DNA条形码在中国榕小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凤梅;石英致DNA双链断裂修复的DNA-PKcs/JNK/p53信号转导通路[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蔡宏;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纳米材料在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雪梅;含N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机理的电化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5 梁乐;功能DNA纳米结构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延峰;DNA计算中的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蒋伟;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核酸酶活性和DNA对其聚集的加速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鲁卫平;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樊浩;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新方法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剑章;分子自组装固定DNA和DNA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姣;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RNA的键合机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平红;一些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海南大学;2006年

3 郭爱敏;DNA分子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春宏;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广西巴马县人群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罗兴;基于DNA自组装模型的最大团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杨青喜;一种高效检测石蜡切片中的DNA的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7 冯媛媛;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复合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剑;基于企业DNA视角的企业进化机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9 史庭燕;树状DNA放大技术在临床基因诊断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杨培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7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257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