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倍他环糊精修饰的载阿霉素聚合物胶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1 07:15
【摘要】:临床上用于抗肿瘤治疗的许多药物由于溶解性能较差,毒副作用严重以及使用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多药耐药而导致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开发为提高药物抗肿瘤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两亲聚合物胶束结合p-环糊精(p-CD)对疏水性药物的包合作用,构建新型药物胶束传递系统,提高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能力,达到逆转耐药效果。p-CD拥有众多羟基,能够进行化学修饰,我们选择在其伯羟基位上链接两亲性的聚合物链,从而得到两亲性环糊精聚合物,在此基础上修饰叶酸小分子靶向基团,优化载体结构,获得具有肿瘤主动靶向能力以及具有良好耐药逆转作用的给药系统,通过对构建的胶束载药系统逆转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化疗效果提供新平台和新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结果概括如下:(1)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亲水链,聚乳酸(PLA)或聚已内酯(PCL)为疏水链合成两嵌段共聚物,与p-CD伯羟基位相连得到基于p-CD的两亲性聚合物胶束聚乙二醇-聚乳酸-环糊精(PELA-CD)或聚乙二醇-聚已内酯-环糊精(PECL-CD).表征合成得到的聚合物,考察其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聚合物胶束粒径分布在100~200 nm左右,CMC值在0.0016~0.01g/L之间。(2)以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为模型药物一,用乳化溶剂挥发法获得载药的聚合物胶束。比较β-CD、PEG-CD、PELA、PELA-CD胶束的载药情况,所合成的PELA-CD、 PECL-CD胶束载药量普遍高于P-CD、PEG-CD、PELA,其中PELA54-CD、 PECL54-CD的载药量最大,说明β-CD经聚合物修饰改性后更利于负载DOX。PLA疏水链段的加入,使得胶束结构更加稳定,与β-CD的疏水区域共同增加对疏水性阿霉素的包载。包载阿霉素后胶束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0~160nm之间,并且具有较窄的分布。载药胶束内DOX的释放具有一定的特点性,即在pH 7.4的生理条件下释放缓慢,而在pH 5.5的酸性条件下释放加快,有利于胶束在肿瘤部位发挥细胞毒性作用。以多烯紫杉醇为模型药物二,建立了DTX的测定方法,其精密度高,系统适应性符合要求。通过考察不同载药方法得到的胶束载药量、粒径等指标,发现薄膜水化法操作简便,易控制药物浓度,且得到的胶束包封率高、粒径在80~120 nm,透射电镜观察胶束形态,形状规整成球形。考察不同疏水链段比例的PELA-CD对载药量的影响,当亲疏水链段比例为5:4时胶束具有最大载药量和包封率。连接p-CD之后的胶束载药量与PELA胶束相比并无明显的提高,因此,无需通过环糊精来改善两嵌段聚合物胶束对DTX的包载性能。以上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p-CD的聚合物胶束体系可广泛应用于疏水性药物的包载。(3)在PEG-PLA-p-CD的基础上,引入小分子叶酸(FA),构建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靶向作用的聚合物载阿霉素体系FA-PELA-CD/DOX。PLA疏水链段与p-环糊精的疏水区域共同增加对疏水性阿霉素的包载,叶酸修饰并未改变药物释放特性。在高表达叶酸受体的HeLa细胞上,药物摄取明显增多,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也显著增强。PEG修饰,延长了体循环时间,EPR效应增强被动靶向作用以及肿瘤部位药物滞留时间,近红外成像实验显示叶酸胶束给药10天后肿瘤部位仍具有最高的药物量。肿瘤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与游离药物组相比,聚合物胶束组可以造成肿瘤细胞的不可避免的以及时间依赖性的损伤。叶酸修饰使聚合物胶束具有主动靶向作用,在增强载药胶束系统对肿瘤细胞毒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对心脏的毒副作用。上述机制的共同作用最终实现了FA-PELA-CD/DOX对裸鼠KB细胞移植瘤86%的抑制效果。(4)体外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实验以及斑马鱼体内抑瘤实验发现载药胶束PELA-CD/DOX和PECL-CD/DOX可以增强DOX对MCF-7/ADR细胞的毒性。体外细胞毒性结果显示载药聚合物胶束PELA54-CD/DOX的耐药逆转倍数达到了8.82倍,PEG、PLA或PCL与p-CD的结合能够显著增强耐药逆转效果。此外载药聚合物胶束PELA54-CD/DOX对斑马鱼体内MCF-7/ADR肿瘤的抑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剂量组肿瘤抑制率达到64%,同时载药胶束缓解了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体外细胞对P-gp底物R123的摄取实验与斑马鱼体内罗丹明B滞留实验均表明PELA-CD和PECL-CD胶束可以提高P-gp底物在MCF-7/ADR细胞内的滞留,减少P-gp对底物的外排。通过ATP耗竭实验、ATP酶活性实验、LDH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细胞P-gp蛋白和MDR1基因表达检测等系列实验发现聚合物胶束逆转P-gp的作用机制为:通过耗竭细胞内ATP、减少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以及作为底物竞争性结合P-gp从而减少抗肿瘤药物的外排,最终实现耐药逆转。聚合物分子中三个组分对阿霉素的构效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综上所述,本课题构建了基于β-CD的聚合物胶束药物传递体系,能够提高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能力;利用FA对胶束进行修饰,使之具有肿瘤主动靶向性,增强抑瘤效果的同时减少了DOX的毒副作用;通过相关实验总结聚合物胶束PELA-CD逆转P-gp介导的耐药机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P-gp作用机制的评价体系,为后续P-gp相关的耐药逆转评价构建了平台。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钢;臧琛;李慧;张保献;;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19期

2 李红霞;吴莉莉;宋佳;张业旺;;聚合物胶束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3年13期

3 王艳萍;郝红;韦雄雄;樊安;张粉艳;;聚合物胶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3年06期

4 陈芳;李娟;;聚合物胶束载药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08期

5 余敬谋;吴家忠;王新石;金一;;核交联聚合物胶束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左靖;杨明;李淼;杜丽娜;金义光;;吉西他滨脂质衍生物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和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4年03期

7 徐晖,丁平田,王绍宁,邓意辉,郑俊民;聚合物胶束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10期

8 邓字宇;刘先昊;张蒙夏;唐圣松;;聚合物胶束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年02期

9 潘丹;赵燕军;王征;;星形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年04期

10 张庭;周建平;姚静;;阿霉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评价[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肖玲;孙晓辉;陈华兵;朱艳红;徐辉碧;杨祥良;;聚合物胶束细胞摄取的膜融合机制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张建祥;颜美秋;邱利焱;金一;朱康杰;;基于两亲聚膦腈的聚合物胶束的合成及其初步体外评价[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杨婷媛;张强;;以整合素为靶向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联合给药系统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王永中;李雅娟;张志文;沙先谊;方晓玲;;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制剂[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婷媛;张强;;以整合素为靶向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联合给药系统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8 敖丽娇;黄亮;粟武;;肝素-叶酸复合胶束用于MRI及双靶向药物运输[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9 聂淑瑜;章莉娟;;pH敏感聚合物胶束载药和释放行为的介观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10 李永文;夏和生;;双重响应聚合物胶束制备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控制释放行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静;超顺磁性Fe_3O_4磁性聚合物载药胶束的制备与磁靶向载药体系性能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蓓蕾;葡萄糖响应性嵌段共聚物胶束及对胰岛素的控制释放[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璐;倍他环糊精修饰的载阿霉素聚合物胶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何月英;羰基官能团化聚己内酯共聚物合成、表征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颖颖;温度和pH敏感性可降解高分子胶束载药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穆朝峰;多烯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0年

7 杜姣姣;基于几类生物大分子的绿色化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张燕;多功能性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王永中;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给药系统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磐;功能化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远达;5-氟尿嘧啶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抑制肿瘤活性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3 于克炜;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张云;肿瘤靶向和环境响应性多臂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甘延长;pH、温度双重敏感性胶束的制备及其对药物控制释放行为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董青;叶酸聚合物胶束作为抗肿瘤给药系统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智新;基于对羟基苯甲酸和肉豆蔻酸介导的脑靶向聚合物胶束递送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于川茗;硫酸软骨素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赵军;两亲性核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载药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超宇;氧化还原敏感和肿瘤靶向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8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88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