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灵芝酸对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25 16:45
【摘要】:目的观察灵芝酸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p-Akt、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应用wortmannin阻断PI3K/Akt通路,探讨灵芝酸是否具有抗癫痫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癫痫模型组,C组:灵芝酸干预组,D组:wortmannin抑制剂组,E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每组给予相应药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HE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p-Akt、Akt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E组p-Akt、Akt的表达量相对较高(P0.01);灵芝酸干预后,C、D、E组p-Akt、Akt的表达量明显比B组增高(P0.05);PI3K/Akt通路被阻断后,C、E两组p-Akt、Akt的表达量明显比D组增高(P0.05)。结论灵芝酸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的活化并影响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noderic acid on the expression of p-Akt protein in hippocampal neurons of epileptic rats induced by lithium chloride and pilocarpine, and to explore whether ganoderic acid has antiepileptic effect and its mechanism by blocking the PI3K/Akt pathway with wortmannin. Methods Fifty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 = 10), A: normal saline control group, B group: epileptic model group, C group: Ganoderic acid intervention group, D group: wortmannin inhibitor group, E group: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control group. After each group was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drugs, the behavior of the rats was observe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were detected by HE stain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ktl Akt protein in hippocampal area of rats in each group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A, the expression of p-Akt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0.01),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kt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5). After the PI3K/Akt pathway was blocked, the expression of p-Akt in Con 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D group (P0.05). Conclusion Ganoderic acid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its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activation of PI3K/Akt pathway and the expression of its downstream protein.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基金】: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LZZ2014_004)
【分类号】:R9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史志勤;王维平;于江华;范亚林;刘瑞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经PI3K/Akt途径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年01期

2 蒋丽;黄远英;殷光玲;;灵芝孢子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3期

3 栾倩;刘蕾;刘君星;马小茹;王芳芳;梁衍锋;吴佳梅;王淑秋;;灵芝酸对痫样放电海马神经元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年02期

4 金德宽;;灵芝酸对人体糖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年11期

5 王健;杨元帅;王钢;谭深鹏;程卯生;容士宏;;灵芝酸抗癌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6 李仲娟;杨朝令;杨细凤;胡芳;汪宏良;喻昕;向环英;;灵芝酸G对FcεRIα~+肥大细胞的活性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娆;杨志军;杨顺海;徐如祥;樊娟;刘智良;姜晓丹;马宏伟;李安民;梁树立;蔡颖谦;杜谋选;邹雨汐;;颞叶癫痫患者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2 肖波;胡凯;;癫vN突触可塑性的研究动态[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年03期

3 宋颖;孙异临;;颞叶癫痫海马突触重组及其与钙调控的关系[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4 崔林阳;田心;;癫痫发作同步放电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5 张婷;单兆伟;;单兆伟教授自拟芪竹方加减治疗胃癌术后气阴两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董雪;刘小广;杨美丽;刘君星;杨志伟;王淑秋;;β-谷甾醇对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的毒性[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年04期

7 宋保兰;;灵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年10期

8 许静;陈阳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癫vN中的作用[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9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developmental expression of hippocampal zinc transporter 1 and glutamate receptor subunit 2, and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recurrent neonatal seizur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9年01期

10 倪宏;;发育中脑惊厥性损伤与海马Zn~(2+)转移[J];生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畅;TRPC3、TRPC6通道对颞叶癫痫小鼠痫性发作及海马神经元可塑性的调控[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旭英;特异性钠通道调制剂对大鼠伤害性感受和癫痫发作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Mutasem Abuhamed;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钙视网膜蛋白、微清蛋白性中间神经元的动态变化及其突触联系[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帆;重组腺相关病毒神经肽Y基因转染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突触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方敏;Neuroligin-1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许正浩;低频率深部脑刺激对大鼠电点燃癫痫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美刚;α-细辛醚对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Lamininβ1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斌生;介导大鼠海马CA1区癫痫样活动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何婷婷;构建海人酸诱导的内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张培松;活性调节细胞骨架蛋白在大鼠岛叶癫痫模型海马中的表达及意义[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5 郑丽华;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匹罗卡品致痫鼠苔藓纤维出芽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6 许静;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癫痫胶质细胞增生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7 王娆;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组织中苔藓纤维发芽与多耐药基因的表达[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8 吴政;白藜芦醇对KA诱导的癫痫模型大鼠抗癫痫作用及机制的初步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9 来海欧;NR2B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中痫性发作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孙美花;孕期铅暴露对仔鼠海马锌离子平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彦;方水林;王丽红;张雪松;姚芳;;糖调节受损不同高血糖状态差异性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赵秀鹤;迟兆富;王胜军;吴伟;;ERK信号转导通路在癫痫大鼠脑部作用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1期

3 杨如燕,李民,陈常庆;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液中碳源物质甘油的定量检测及其浓度的优化控制[J];工业微生物;1999年01期

4 李仲娟;杨朝令;胡芳;喻昕;汪宏良;;灵芝酸G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3期

5 张金波;王淑秋;朱金玲;罗佳滨;张淑红;金岳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的优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年04期

6 赵春霞;王淑秋;丛岭;;灵芝孢子粉对无镁活化海马神经元NGF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年04期

7 胡志兵;戴建武;曹莹;李翠琼;朱慧芬;;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1期

8 梁坚,杨俊峰,何为涛,傅伟忠,何励,王彦武,李凤文,刘荣珍;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6期

9 刘婉莹;向军俭;蒋红玲;王宏;唐勇;;肥大细胞组胺体外释放模型在食品过敏原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8年08期

10 向环英;杨朝令;马增煌;陈云鹏;;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理作用的评价方法[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庆峰;陈雪彦;薛健梅;秦胜锁;张永健;;双苯氟嗪对β淀粉样肽_(25~35)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3期

2 李爱红;郭爱松;陈鑫;;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活力的影响[J];交通医学;2012年06期

3 石道亮 ,张国庆 ,张凤珍 ,亓习中 ,李金奎 ,张忠彬 ,胡俊峰;吡虫啉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年06期

4 金宏伟,王晓良;慢性孵育β-淀粉样肽_((25-35))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外向钾电流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1年12期

5 谢燕,余争平,朱光绪,方强,江海洪,;吗啡对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钙离子作用机制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熊顺华;王君;龚坚;曾凡龙;;吡咯喹啉醌对培养的鼠海马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7 伍凤云;冯昶;叶薇薇;林芬;黎砚书;祝高春;肖元梅;范广勤;;蛋氨酸胆碱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2期

8 阮迪云;铅对海马神经元通道、受体和递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年09期

9 张颖丽,汪海;盐酸埃他卡林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功能及突触活动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年02期

10 朱钦龙;罗坚;曾碧芳;温汉新;罗伟仁;;洛美利嗪对喹啉酸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祁生;陈静芳;王勇;汤剑青;万曙霞;魏劲波;;川芎嗪对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调制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郑建全;翁谢川;盖晓丹;李锦;;胍丁胺阻断大鼠海马神经元钙离子通道与咪唑啉受体相关[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阮迪云;;铅对海马神经元通道、受体和递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翁谢川;盖晓丹;郑建全;李锦;;胍丁胺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5 李春莉;杨宝峰;张景海;焦军东;单宏丽;吴春福;;一种新的重组蝎抗神经兴奋肽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钠电流的影响[A];两岸三地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梦令;刘路英;李伟;魏尔清;;依达拉奉对缺血海马神经元水肿及突触功能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金宏伟;王晓良;;性孵育淀粉样β蛋白_(25-35)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外向钾电流的影响[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翁谢川;盖晓丹;郑建全;李锦;;胍丁胺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郑建全;翁谢川;盖晓丹;李锦;;胍丁胺阻断大鼠海马神经元钙离子通道与咪唑啉受体相关[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孙公铎;王建军;何国梁;管林初;陈双双;匡培梓;;LSD对家兔行为和背侧海马神经元单位活动的影响[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以林;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生理及兴奋性神经毒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向强;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钙振荡及轴突生长分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跃;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焦志华;氟哌利多、丙泊酚和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a~+通道电流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3年

5 朱斌;异丙酚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洋;双苯氟嗪对谷氨酸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李林芳;双苯氟嗪对铅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薛健梅;双苯氟嗪对原代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4 程娟;白藜芦醇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突触功能活动的调控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5 金岳雷;甲基苯丙胺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毒性机制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2年

6 郝晓玲;吗啡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肌动蛋白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屈文慧;阿托伐他汀对Aβ_(1-42)引起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D];辽宁医学院;2013年

8 黄玲芳;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顺铂所致海马神经元损害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谢灵瑶;COX-2表达与铝盐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关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羽;桂利嗪对兴奋毒致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91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91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