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采用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方法筛选新型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抑制剂

发布时间:2019-04-04 10:04
【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方法对商业化合物库ChemDiv中的G9afocused-libraries进行筛选,希望发现新骨架结构的G9a抑制剂。方法首先,使用Discovery studio 3.1软件分别构建基于配体的药效团模型和基于配体-受体复合物的药效团模型,并根据构建的2个模型再重新定义2个新的药效团模型。然后,构建测试集并测试药效团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选取最优药效团模型对G9afocused-libraries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化合物使用CDOCKER分子对接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通过该药效团筛选得到了2个结构新颖的潜在的G9a抑制剂。结论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虚拟筛选发现的G9a抑制剂还需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Abstract]:Aim to screen the G9afocused-libraries in the commercial chemical library ChemDiv by using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and hope to find a new G9a inhibitor with a new skeleton structure. Methods firstly, the pharmacophore models based on ligand and ligand-receptor complex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Discovery studio 3.1. and two new pharmacodynamics models were re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two models. Then, the test se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pharmacodynamics model is tested. Finally, the optimal pharmacophore model was selected to screen G9afocused-libraries, and the selected compound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CDOCKER 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ablished pharmacophore model had certain predictive ability. Two potential G9a inhibitors with novel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by screening the pharmacophore.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pharmacophore model has certain reliability, and the G9a inhibitors found by virtual screening should be proved by further experimen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涛,周家驹;基于药效团的三维数据库搜索[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2 张燕玲,王耘,乔延江;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中药效团的构建与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2004年04期

3 彭涛,周家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效团研究(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6期

4 肖静;房咪;陈姣;郑珩;;药效团技术在抗感染新药研究中的应用[J];抗感染药学;2013年03期

5 方浩,卢景芬,夏霖;尿道选择性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药效团的构建(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3年04期

6 李嘉宾;夏霖;陈亚东;;α_(1A)-亚型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3D药效团模型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6期

7 季宇彬;田然;刘振明;张亮仁;林文翰;;基于蛋白质药效团匹配的化合物功能预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鲍红娟;张燕玲;乔延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三维药效团的构建[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2期

9 董光;邓学娟;;整合药效团的分子对接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10期

10 艾观华;顾月清;;采用基于结构的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方法用于发现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J];药物生物技术;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星;张燕玲;乔延江;;药效团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鲍红娟;张燕玲;乔延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三维药效团的构建[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3 姜凤超;刘玲;金华;倪广慧;;利用天然药物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构建药效团模型[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小利;胡文祥;;芬太尼类化合物药效团模型构建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代英杰;王新宇;王大伟;康从民;;苯并咪唑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郑光辉;季兴跃;易红;李卓荣;;作用于MDM2-p53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药效团的构建[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7 鲍红娟;唐亚林;徐筱杰;向俊峰;郑智慧;路新华;;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刘翎;刘宗英;孟帅;易红;金洁;李卓荣;;作用于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药效团的构建及应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9 张生烈;魏寅祥;李乾;孙昊鹏;彭晖;尤启冬;;基于药效团模型的新型ABCB1抑制剂设计以及生物活性评价[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10 曾露;张醉;赵娟;吴晓灵;姜凤超;;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和平;中国医科院药物所整合多学科研究抗炎新药[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玲;基于三维药效团的活血化瘀中药虚拟筛选方法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董爱国;RXR药效团模建和分子对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郭亦然;基于三维数据库搜寻的中药信息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许哲军;GPCR配体药效团模拟及其数据库构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魏静;腺苷受体拮抗剂药效团模建和分子对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小轶;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为靶点的药物设计及耐药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赵鑫;选择性α_(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药物分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细胞模型筛选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2年

8 成碟;噻吩并吡啶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活性评价及其药效团模型[D];天津大学;2009年

9 孔韧;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抗HIV-1药物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10 王永华;计算ADME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钰;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刘冬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双重拮抗剂的设计与合成[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晔;抗病毒相关药效团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维国;抗药物依赖功效药效团模型的构建及其虚拟筛选[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李凤丽;基于药效团和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筛选系统平台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白崇亮;PI3K亚型选择性抑制剂的药效团分析及以PI3K为靶点的虚拟筛选[D];兰州大学;2012年

7 马亚琼;一系列微管聚合抑制剂的活性评价、药效团模型及分子对接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何献卓;整合酶药效团模型构建及芳香二酮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强;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团研究及新化合物设计评价[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芮亚然;金不换抗药物依赖有效成分的药效团模型的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53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53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