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微生物降解植物甾醇制备4-雄烯-4-醇-3,17-二酮的无油工艺

发布时间:2019-05-21 13:53
【摘要】:研究了一种利用工业用菌株野生小金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催化降解甾醇制备4-雄烯-4-醇-3,17-二酮(4-雄烯二酮,4-AD)的无油工艺.从静态细胞转化法和发酵法中选择发酵法,研究了甾醇投料量、助溶剂、分散剂、金属离子、发酵时间等条件对菌株生长状态、发酵底物转化率和4-AD产量的影响,对助溶剂、分散剂、底物的用量和接种量4个较重要的因素进行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最佳工艺为:采用发酵法,甾醇投料量30g/L、助溶剂羟丙基!-环糊精40g/L、分散剂吐温-80 5g/L、接种量20%、亚铁离子0.4g/L、发酵时间120h;4-AD的产量最高达到14.3g/L,转化率达到76%.
[Abstract]:An oil-fre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androl-4-ol-3,17-dione (4-androstenedione,4-AD) by using an industrial strain of Mycobacterium neohum in the preparation of 4-androsterol-4-ol-3,17-dione (4-androstenedione,4-AD) was studied. the growth state of the strai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the fermentation substrate and the effect of 4-ad yield on the growth state of the strai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the fermentation substrate and the yield of 4-ad are studied from the static cell transformation method and the fermentation method, The amount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amount of inoculum were four mo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ree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best process is as follows: using the fermentation method, the amount of alcohol feeding is 30 g/ L, and the solvent is hydroxypropyl! 40 g/ L of cyclodextrin,5 g/ L of dispersant,20% of inoculum, 0.4 g/ L of ferrous ion and 120 h of fermentation time. The yield of 4-AD was up to 14.3 g/ L and the conversion rate was 76%.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700039)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学烟,孙冀平,王兴国;植物甾醇发展前景[J];粮食与油脂;2001年01期

2 胡学烟,孙冀平,王兴国,汪勇;植物甾醇的发展前景[J];西部粮油科技;2001年05期

3 李晓光,王三永,李春荣,李韶雄;含植物甾醇酯的功能性蛋白饮料的研制及检测方法[J];食品科技;2002年07期

4 吴时敏,吴谋成;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Ⅰ)——植物甾醇的基础研究[J];中国油脂;2002年02期

5 吴时敏,吴谋成;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Ⅱ)——植物甾醇的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J];中国油脂;2002年03期

6 石军,陈安国,张云刚;植物甾醇制备、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2年05期

7 ;植物甾醇的发展前景[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2年01期

8 姚专;植物甾醇的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3年03期

9 陈茂彬 ,黄琴 ,吴谋成;植物甾醇酯产品的制备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12期

10 赵国志;刘喜亮;刘智锋;;植物甾醇及其产品开发利用(上)[J];粮食与油脂;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军花;杨月欣;;植物甾醇的性质、功能及应用[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2 Ralf Zink;;植物甾醇:心脏保健之全球发展趋势[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洪燕;;植物甾醇酯胶囊对心血管疾病相关脂类指标的影响[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三十五期):膳食营养与血脂异常[C];2007年

4 吴英艳;徐世民;李娟;;植物甾醇的提取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陈静;屈凌波;李亚平;袁金伟;王琬琼;;植物甾醇酯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倪红玉;温超;周岩民;;植物甾醇的乳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6饲料卫生与安全专题[C];2012年

7 沙鸥;;Δ~5-、Δ~(5,22)-植物甾醇琥珀酸单酯质谱规律与特征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盛漪;;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韩军花;何梅;周ff;王国栋;杨月欣;;50种常见药食两用及中草药中植物甾醇的含量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冯妹元;韩军花;刘成梅;杨月欣;;常见精练油中植物甾醇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含量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论文汇编之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艳芳整理;膳食植物甾醇摄入量高 有益于心脏健康[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罗雯瑶 本报记者 王春;植物甾醇玉米油真能降低胆固醇吗?[N];科技日报;2009年

3 张淑丽;全球植物甾醇市场简析[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徐铮奎;血管内的清道夫——植物甾醇[N];中国医药报;2012年

5 记者王宏进;高含量植物甾醇玉米油即将面世[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蔡惠英 记者 刘红兵;长寿花植物甾醇玉米油新产品问世将成新亮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建梅;呵护“心”健康[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林洵;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针对胆固醇 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N];健康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仁丰;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在美国获产品创新大奖[N];健康报;2010年

10 马学民 刘静;中国第一个健字号植物甾醇玉米油诞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茂彬;植物甾醇酯的制备、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岳秋林;植物甾醇单体及氧化物对酿酒酵母的作用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3 高俊兰;植物甾醇氧化物及纳米核磁造影剂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英;微生物转化植物甾醇制备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雁冰;羟丙基-β-环糊精对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的影响[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泉;多原料植物甾醇络合水解法提纯及合理配比初探[D];青岛大学;2007年

3 任明星;水溶性植物甾醇琥珀酰糖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4 张斌;负载型催化剂合成植物甾醇酯及其结晶纯化工艺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5 吴红卫;新型植物甾醇法合成氢化可的松关键中间体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马素换;芝麻植物甾醇提取与氧化特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谷颖;植物甾醇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赵航;植物甾醇代替胆固醇对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9 彭超;高纯度植物甾醇酯制备及放大工艺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10 昌超;茶叶籽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及其降血脂功能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82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82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