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超声介导载紫杉醇微泡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1 06:5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自制载紫杉醇微泡对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 (1)自制载紫杉醇微泡,并检测其一般特性。(2)建立小鼠H22皮下移植瘤模型,给予紫杉醇微泡+超声处理。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各组抑瘤率,肿瘤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微泡呈圆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2.07μm,载药量10.13%,包封率89.58%。(2)紫杉醇微泡+超声组肿瘤生长明显减慢,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下降(P0.05),肿瘤组织HE染色呈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MVD表达减少,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超声介导载紫杉醇微泡可明显抑制小鼠H22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可降低肿瘤组织MVD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ultrasound-mediated paclitaxel microbubbles on subcutaneous transplantation of H22 in mice. Methods (1) paclitaxel microbubbles were made and their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cted. (2) the mouse model of H22 subcutaneous transplantation tumor was established and treated with paclitaxel microbubble ultrasound. The tumor growth curve was drawn, the tumor inhibition rate was calculated, the tumor was examined by pathology, and the expression of Bax,Bcl-2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1) the microbubbles were round, the surface was smooth,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2.07 渭 m, the drug loading was 10.13%, and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89.58%. (2) the tumor growth in paclitaxel microbubble ultrasoun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that in paclitaxel microbubble ultrasound group. The tumor volume and mas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HE staining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the expression of MVD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ax was up-regul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was down-regulated (P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mediated paclitaxel-loaded microbubbles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mouse H22 subcutaneous transplantation tumor, de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MVD in tumor tissue and promote the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医学院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超声科;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学兵;王志刚;许川山;夏新蜀;张勇;李攀;冉海涛;谭勇;;一种新型载光敏剂的微泡制备及其基本物理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2008年05期

2 吴爵非;查道刚;杨莉;宾建平;王月刚;刘伊丽;李军华;劳翼;陈少敏;;平行板流动腔法评价生物素化脂质微泡制备效果[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朱梅;刘政;张萍;付赤学;谭开彬;李佩P;高云华;;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的改良制备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4 张萍;高云华;刘平;谭开彬;刘政;;冷冻干燥法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的实验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5 肖欢;杨春江;唐毅;王荞;王冬;高洋;陈镜宇;高惠;王莹;;载氧脂质微泡体外释氧效果[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08期

6 赵应征;鲁翠涛;梅兴国;;星点设计结合效应面法优化声学脂质微泡的制备(英文)[J];药学学报;2008年08期

7 杨汝铃;计晓娟;田杰;郭军;瞿平;;制备人血白蛋白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及其特性的实验观察[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年09期

8 杜永峰,万明习,赵文明;含蔗糖白蛋白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制备研究[J];药学学报;2001年11期

9 冯敏;赵洪洋;张丽;刘莹莹;谢明星;符荣;;纳米级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其在动脉血栓检测中的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12期

10 杨莉;刘政;左松;谭开彬;高云华;刘平;李秋颖;;携带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的制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希;冉海涛;王志刚;宫玉萍;董桂芳;刘世清;;一种新型载药微泡的制备及显影效果实验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李攀;王志刚;张清凤;冉海涛;郑元义;王红红;;一种载基因阳离子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特性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朱晗晓;严世贵;蔡迅梓;;微泡超声增强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朱家安;胡一宙;蒋业清;邢春燕;芮蒙杰;麦俊华;胡兵;;自制脂质体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黄光亮;王伟;谢晓燕;徐辉雄;徐作峰;刘广健;吕明德;;低免疫原性靶向微泡的制备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朱叶锋;冉海涛;王志刚;张群霞;陈松;成涓;张辉;;靶向纳米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制备及其体外寻靶能力测定的实验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胡一宙;蒋业清;朱家安;邢春燕;芮蒙杰;麦俊华;胡兵;;自制脂质体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智光;;多聚体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朱梅;刘政;谭开彬;付赤学;高云华;梁红敏;李睿;;一种高疗效纳米级紫杉醇超声造影微泡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玉英;新型聚内酯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2 杨钰楠;微泡联合诊断超声波开放血脑屏障及促药跨膜转运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郭各朴;功能性包膜造影剂微泡的定征、动力学响应和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永锋;载阿霉素和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微泡体外双模式成像及对淋巴瘤细胞毒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赵诗情;NGR肽和CPPs肽协同介导的超声脂质微泡肿瘤靶向递送siRNA的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6年

3 张秀娟;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脂质微泡的制备、表征及抗血管生成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4 肖欢;载氧脂质微泡的制备及体外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5 杨春江;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定位控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奇林;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泡声学造影剂的制备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李露;载紫杉醇靶向造影微泡的制备以及相关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何洁;以KDR为靶点的靶向脂质体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朱叶锋;靶向纳米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制备及其体外寻靶能力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钟世顺;新型超声造影剂—全氟丙烷脂质微泡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90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90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