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与确保西药合理用药的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05 15:57
【摘要】:目的分析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并探讨确保西药合理用药的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多种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药剂师对实验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以恶心、呕吐、头晕以及皮疹为主,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00%)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种西药合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较普遍,为减少该类现象的发生,药剂师应充分了解各种西药的药力药性以及作用机制,坚持科学用药指导的原则,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同时应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a variety of western medicines, and to explore th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rational use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target,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y means of random grouping, and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medica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nterfered by the pharmacist, and no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the typ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was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22.00%)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00%). The difference i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henomenon of adverse reaction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plurality of western medicines is more comm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the pharmacist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drug properties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various western medicine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medicine, and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dication plan should be formulated for the patient, and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method and precautions should be informed in detail, the treatment effect can be improv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patient can be reduced.
【作者单位】: 烟台市北海医院药剂科;
【分类号】:R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红兵;;中成药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艳;;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应用引起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36期

2 张少丽;;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32期

3 林燕飞;;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6期

4 蔡天进;;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年03期

5 邱小婷;;维C银翘片引起不良反应76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年08期

6 陈孝强;;含甘草、丹参、大黄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处方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04期

7 房伟;;我院中成药和西药配伍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高潮,姚春丽,刘富;浅谈中成药的配伍应用[J];陕西中医;2001年09期

2 崔建丽;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的相互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1996年04期

3 晏学新;常见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洁,邓志刚;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致不良反应2例[J];医药导报;2002年12期

2 ;可吸收的止血用品导致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1期

3 应文军;也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J];中国药业;2005年06期

4 彭才圣;周秋贵;;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韩燕;;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J];医药导报;2006年07期

6 牛继红;谢平;孔祥军;刘爱香;;防“非典”方引发严重不良反应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4期

7 徐永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处理[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10期

8 王静;;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中引发的1例不良反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9 孟沙沙;;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12期

10 曹永孝;;对药物、药品及其不良反应概念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第三季度止各地区不良反应报表数总结表[A];2005年浙江省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5年

2 赖中福;;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朱怀军;张海霞;陈越;胡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徐涛;;不良反应监测在我院中的实施与作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凌春燕;郝昌传;谈恒山;葛卫红;;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不良反应的研究与对策[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则红;崔会来;李朝霞;梁勇;冀向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钱崇付;;钙离子通道阻滞药致69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8 刘和善;;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与对策[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艾琳;上海酝酿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保险机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娅妮;学会判断药品的不良反应[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刘云涛;专家呼吁:企业应主动参与不良反应监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杨志雄;我市提高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水平[N];中卫日报;2008年

5 河北农业大学 刘聚祥;我国亟待建立兽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6 李海洲;清醒认识药品两面性搞好不良反应监测[N];莱芜日报;2009年

7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祝建材;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张东风;用药避免不了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澳大利亚草药不良反应的监控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刘正午;不良反应不是药品生死符[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施文;上海市骨关节疾病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莉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及中枢神经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之洋;依维莫司在肿瘤治疗中代谢相关不良反应的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琳琳;实现核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半自动化[D];复旦大学;2012年

3 王智璇;云南省322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唐乐;临床针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黎木国;肝癌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刘丽辉;基于中药ADR效益风险评估方法的创新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杨岚兰;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不良反应报告质量的评价与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李慧;自发呈报系统中药品属性选择对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王亚楠;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马小玲;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3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23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