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肝毒性的早期预警及预防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江健;;中药肝毒性的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12年08期
2 顾立强;马冰洁;孟夏;毕开顺;陈晓辉;;中药肝毒性及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13年07期
3 罗永艾;王宠林;王正中;苗德林;;利福平和异菸肼的肝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防痨通讯;1987年01期
4 宋秉智,施怀生;肝毒性中药及其与药性和有效成分的关系——对55种中药肝毒性文献资料的分析报告[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顾文君,刘红春,沈锡中;草药的肝毒性[J];世界临床药物;2003年04期
6 蔡大伟;侯艳宁;吴红海;胡玉钦;;利福平、异烟肼合用与单用时的肝毒性比较[J];华北国防医药;2009年02期
7 陈芸;庞洁;盛梅笑;;治疗肾病常用中药的肝毒性及其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薛洪源,侯艳宁,刘会臣;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致肝毒性增加机制的研究概况[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年06期
9 冯婉玉;;解读美国胸腔协会对抗结核病治疗产生肝毒性的最新指南(续一)[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7年03期
10 邓万俊;抗生素诱发的肝毒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娟;许利平;王敏;;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肝毒性[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耿兴超;沈连忠;李波;王军志;;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李玉凤;吴纯启;廖明阳;;细菌脂多糖对氯丙嗪肝毒性作用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沈冲;裘虹霞;李卉;孟琴;;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用于利福平和异烟肼肝毒性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5 杨洪军;付梅红;吴子伦;梁日欣;黄璐琦;方婧;李耿;曹颖;;栀子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素芳;;正确认识中药肝毒性[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曹琼;;柴胡及其复方对肝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8 周素芳;吴文尧;杨景林;;正确认识中药肝毒性[A];2008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施畅;吴纯启;廖明阳;原野;曹安民;;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HDP的肝毒性机制[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林庆勋;徐列明;;栀子对小鼠的肝毒性作用及预防[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韩玲;肝毒性监测应贯穿于药物研发全程[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阿胜;肝毒性 药物的致命伤[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梅英;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董江萍;FDA与企业合作进行药品肝毒性预测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段文利;合并感染不影响抗艾药物疗效和肝毒性[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沈冲;肝细胞凝胶包埋培养用于药物肝毒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廖艳;异烟肼与利福平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施畅;抗乙肝病毒药物Bay41-4109的肝毒性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马致洁;何首乌肝毒性客观性、临床标志物及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傅大干;丙戊酸肝毒性高危因素作用机理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朱庆;束缚应激加重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孙如宝;十溴联苯乙烷肝毒性及肝代谢机制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倪晓s,
本文编号:2558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5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