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接触角的测定及表面活性剂对辅料润湿性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世文,,廉育英;憎水性与接触角的测量[J];现代计量测试;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喜年;;热硫化硅橡胶憎水性的研究[J];电瓷避雷器;2006年03期
2 田玉平,吴会灵,陈淑桂,杨們原;一体化微流控芯片的酶固定化技术[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5期
3 易美荣;孙建林;孙桥;戈晓达;;板带钢乳化液对金属表面润湿性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廖国虎;黄欢;罗洪;杜昊;;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在线检测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年14期
5 韩志武;邱兆美;王淑杰;任露泉;;植物表面非光滑形态与润湿性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6 朱红,马铁华;固液气相面接触角的软件处理及计算[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年09期
7 任保轶,王思林,孙伶;有机液体在粉末上接触角的测定研究[J];辽宁化工;2005年05期
8 张鹏;魏文珑;李兴;常宏宏;;4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规律[J];煤炭学报;2014年05期
9 李锋;王成焘;;关节软骨和人工关节材料接触角的测定[J];润滑与密封;2009年08期
10 石辉;王会霞;李秧秧;;植物叶表面的润湿性及其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报;2011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清华;废新闻纸漆酶/介体体系脱墨及其机理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淑杰;典型生物非光滑表面形态特征及其脱附功能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国敏;蚯蚓体表减粘降阻功能耦合仿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周婧;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亲水性微孔膜及其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会霞;基于润湿性的植物叶面截留降水和降尘的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蔡圣;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陈琳;液相正一元醇的分子构象与光化学反应的溶剂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峰;强耐腐蚀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罗文媛;规整填料塔内气—液两相并流流动的传递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白欢;复合绝缘子憎水性评估方法及憎水性对闪络特性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裴奔;一些疏水性表面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玉平;高聚物微流控芯片及固定化酶芯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邱兆美;典型生物表面非光滑形态评价指标及植物表面功能性实验[D];吉林大学;2005年
7 许亚婷;蚯蚓体表形貌及粘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高聚琼;鲤鱼鳞片表面特性和泥鳅体表粘液润滑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伟;介质阻挡放电法氟碳薄膜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10 周圆;涂膜透水性与结构及组成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麻健丰,巢永烈,李宁,张大风,李洪庆;镍铬铝钛烤瓷合金的润湿性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肖锋;野城清;;旨在观察熔融镍与固态多晶Al_2O_3润湿性的改良静滴方法评价[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卫东;姚同玉;肖汉敏;郑德温;杨烨;;润湿性反转剂的吸附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3 徐辉;杨继生;;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硅胶粉体系润湿性改变及模拟油回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冒海燕;周定国;杨蕊;贾
本文编号:2564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6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