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吡咯的多组分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和氨基丙二腈参与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4 23:17
【摘要】: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开展:第一部分对近年来使用多组分方法合成吡咯核心结构的文章进行综述,依据底物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叙述,对各种反应方法的优缺点归纳整理,并详细地总结了吡咯的多组分合成方法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从微生物和中草药两方面来源对目前已发现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了简单综述,对出自不同来源的抑制剂的活性指数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此之后,基于组内方法发展合成了一系列多取代的吡咯化合物,并对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实验数据表明我们所合成的吡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第三部分对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了简要总结整理,并基于本组之前的工作基础,对α-氨基丙二腈与α,β-不饱和醛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了尝试,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
【图文】:

吡咯,活性物质,核心


分子式为 C4H5N,是一种具有芳香性的五元环状有机化合物(图具有坚果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导致颜图 1.1 吡咯结构式吡咯作为自然界最重要的杂环之一,,该结构单元不仅广泛存在于各种天子中,例如血红蛋白,叶绿素,维生素 B12,L-色氨酸,生物碱[1],以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而且是许多高生物活性分子中的重要组成具有抗分支杆菌[2]、抗疟[3]、抑制 HIV[4]、肝保护[5]、抗氧化[6]、抗肿的分子。对应分子的特殊生物活性也极大地促进了相应药物开发,推动含吡咯结构的药物分子的发现,比如抗高胆固醇药物阿托伐他汀,抗炎汀,以及抗癌药舒尼替尼等(图 1.2)。此外,含吡咯的化合物还可以殊的颜料[8]和杀虫剂[9]等。

吡咯,经典,吡咯环,构筑方法


图 1.3 一些吡咯合成的经典反应多化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人类在吡咯环构筑方法的进展,但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及涉及含吡咯结构化合物功能性研究方面对于大合成工作者继续不断探索吡咯环的合成新方应的介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花;钟莹;赵志刚;;膦亚胺参与的氮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3,4-二氢吖啶-1(2H)-酮类衍生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2 靳伦强;赵波;张仕禄;罗杰伟;冉利;;2-苯基-3-(1-芳基砜烷基)吲哚作为烯亚胺前体的杂迈克尔加成反应[J];广东化工;2017年13期

3 欧阳艳;于海丰;董德文;刘群;;无溶剂条件下代硫醇试剂与α,β-不饱和酮的迈克尔加成反应[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建平;付永举;张玉清;张学亮;张延苗;李延红;;葡萄糖手性修饰砌块用于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5期

5 郭彦春,吉琛,李刚,王博;氨基酸与苯甲酰基丙烯酸酯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2期

6 杨鹏坤;赖贞贞;刘亚威;徐浩;徐元清;房晓敏;丁涛;;咪唑离子液体催化下胺对α,β-不饱和酰胺的迈克尔加成反应[J];化学研究;2016年06期

7 贾永兵;张睿;谢彬;陈国术;刘天穗;陈亿新;;查耳酮衍生物与丙二酸二酯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刘建群;高俊博;;迈克尔加成反应预测冬凌草活性成分及其乙酰化产物抗肿瘤活性(英文)[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6年01期

9 刘建群;高俊博;舒积成;张锐;;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与谷胱苷肽的迈克尔加成反应[J];化学研究;2014年06期

10 史达清,路再生,高原,冯友建,周龙虎,戴桂元;无外加催化剂条件下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和迈克尔加成反应[J];有机化学;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振齐;魏钊;祝旭龙;李建辉;陈咏梅;;基于巯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三维细胞包埋葡聚糖水凝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5年

2 于海丰;欧阳艳;董德文;张前;王岩;刘群;;二硫缩烯酮作为无气味代硫醇试剂在迈克尔加成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顾博;王娜;余孝其;;CALB非专一性催化迈克尔加成反应机理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秦勇;;钩吻碱的不对称全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吴林玉;章骏斌;欧阳砥;席真;;新型siRNA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星;黄毅勇;;含氟β-氨基酸衍生物的绿色合成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C];2014年

7 杨义;刘应乐;蒋燕;;γ-氟代Goniothalamin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8 刘珍珍;林秋宁;孙筠;刘涛;包春燕;李富友;朱麟勇;;时空可控、生物形容的非自由基机制构建3D细胞培养基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9 曹力强;席真;;快速迈克尔加成反应在核酸交联上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查增仕;葛治伸;;一种简便模块化构筑多功能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阁;L-脯氨醇衍生的离子液体催化不对称迈克尔加成[D];天津大学;2012年

2 崔建兰;微波辅助迈克尔加成反应和乌尔曼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刘涛;基于迈克尔加成的硫醇荧光成像探针[D];山西大学;2017年

4 杨文;荧光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廖瑞娟;茶多酚修饰石墨烯及其橡胶复合材料[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邓菁;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优化及两种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滕大勇;氨基糖类衍生物智能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孙淼;双烯单体的超支化聚合反应和叔胺基荧光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维婷;吡咯的多组分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和氨基丙二腈参与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孙慧超;L-脯氨醇衍生离子液体催化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D];天津大学;2012年

3 李玲;手性催化剂催化迈克尔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叶斯秋;基于迈克尔加成反应的表面功能化、表征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汪雷;以迈克尔加成法制备氨基酸基超支化聚合物及其表征[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高振;迈克尔加成法制备聚硫、丁腈橡胶弹性体[D];南京大学;2014年

7 柴艳艳;α-羰基二硫缩烯酮作为无气味的代硫醇试剂在水相中的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丽叶;CeCl_3·7H_2O-NaI催化氨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的迈克尔加成—缩合串联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徐向明;负载型手性方酰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的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风雷;芳基烷基醚及手性肟醚化合物的合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4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14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