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分PINK1在顺铂所致耳毒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tudy on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actions of PINK1 in Cisplatin-induced Ototoxity研究目的:临床上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化疗药——顺铂,能够产生以耳鸣、耳聋为主的副作用,其耳毒性具有不可逆性,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顺铂的耳毒性机制复杂,研究表明主要涉及活性氧(ROS)的累积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等,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了。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的激酶1(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 1)作为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对抗外源性氧化胁迫、线粒体稳态调节、减轻内质网应激、协调细胞内运输等方面发挥广泛的调控作用。目前PINK1在耳科学领域还没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PINK 1在C57BL/6小鼠耳蜗及HEI-OC1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在顺铂所致耳毒性中是否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顺铂耳毒性的新机制,为顺铂耳毒性的预防治疗提供新思路。实验方法:(1)选取新生4天、2个月的成年C57BL/6小鼠及HEI-OC1细胞,以脑组织为阳性对照,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INK1在C57BL/6小鼠耳蜗各个部位的表达情况,并应用WB法对其在耳蜗毛细胞、神经元及HEI-OC1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2)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HEI-OC1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3)1010 DCFH-DA或5 μM Mito-SOX Red染色,流式细胞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法检测顺铂及顺铂联合应用ROS抑制剂2 mM NAC或40 μg/ml PEG-catalase刺激下ROS产生水平(联合处理组需先用ROS抑制剂预处理1-2h,后将抑制剂与顺铂联合加入)。(4)WB法检测顺铂及顺铂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或PEG-catalase刺激后,细胞内PINK1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PINK1下游分子parkin的形态、分布及颗粒数目,罗丹明123及TMRM染色,流式细胞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法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情况。(5)Tom 20、Mitotracker-deep Red及Lamp-1共定位标识线粒体自噬,并通过WB法、免疫荧光法、TUNEL法及流式细胞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JNK及细胞凋亡情况。(6)应用PINK1-siRNA沉默其在HEI-OC1中的表达,WB法、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法检测PINK1沉默情况下,顺铂诱导细胞自噬及JNK相关凋亡水平的变化。(7)应用PINK1-siRNA沉默其在HEI-OC1中的表达,顺铂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5 mM 3-MA或JNK信号通路抑制剂10 μM SP(联合处理组需先用抑制剂预处理1-2h,后将抑制剂与顺铂联合加入),CCK8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8)体外培养小鼠耳蜗基底膜,WB法、免疫荧光法、TUNEL法检测顺铂及顺铂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或PEG-catalase刺激下PINK1的表达变化、parkin的形态分布、组织内ROS水平、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情况、自噬及凋亡情况。(9)体外培养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WB法、免疫荧光法、TUNEL法检测顺铂及顺铂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或PEG-catalase刺激下PINK1的下游分子parkin的形态分布、组织内ROS水平、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情况、自噬及凋亡情况。实验结果:(1)PINK1在C57BL/6小鼠耳蜗HCs、SGNs、血管纹和HEI-OC1细胞的细胞质中广泛点状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出生后第4天(P4)小鼠耳蜗HCs和SGNs的表达水平高于成年小鼠,我们后续将以新生小鼠耳蜗及HEI-OC1细胞为主要研究材料。(2)30 μM顺铂处理HEI-OC1细胞能够引起时间依赖性活性氧(ROS)的形成,表现为DCFH-DA及Mito-SOX Red 阳性细胞比例逐步增加;顺铂联合应用活性氧清除剂NAC或H202抑制剂PEG-catalase能够有效或部分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3)30 μM顺铂处理HEI-OC1细胞能够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顺铂联合应用活性氧清除剂NAC或H202抑制剂PEG-catalase能够减轻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4)30μ顺铂处理HEI-OC1细胞能够引起PINK1的表达呈波动性变化,及其下游parkin分子的聚集、线粒体自噬的形成和p-JNK相关的细胞凋亡;抑制ROS水平能够减少parkin颗粒数目、线粒体自噬及p-JNK相关的细胞凋亡程度。(5)干扰HEI-OC1细胞内的PINK1表达,能够减轻顺铂所致的PINK1信号通路的激活、细胞自噬,但是p-JNK相关凋亡水平增加。(6)SP抑制JNK信号通路能够提高细胞存活率,3-MA抑制细胞自噬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7)顺铂处理体外培养的P4小鼠耳蜗基底膜,能够引起毛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受损、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及凋亡水平的增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能够减轻毛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的受损、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及凋亡水平。(8)顺铂处理体外培养的P4小鼠耳蜗蜗轴,能够引起SGNs内ROS水平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受损、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及凋亡水平的增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能够减轻毛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受损、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及凋亡水平。结论:首次将PINK1在C57BL/6小鼠耳蜗内进行定位,并初步探讨了 PINK1在顺铂所致耳毒性中的调节功能,结果表明,PINK1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及抑制p-JNK相关的凋亡途径,起到对抗顺铂引起的损伤作用;并且PINK1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受顺铂所诱导的ROS水平影响。第二部分PINK1在庆大霉素所致耳毒性中的机制研究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PINK1 in Gentamicin(GM)-induced Ototoxity研究目的:包括庆大霉素在内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及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其耳毒性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集中于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主要涉及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自噬、凋亡等,我们前期研究表明PINK1信号通路在顺铂所致的耳毒性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PINK1的保护作用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未可知,因而我们希望通过探讨PINK1信号通路在庆大霉素所致的耳毒性中可能的调控机制,为常见药物性聋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实验方法:(1)400 μM庆大霉素及400 μM庆大霉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2 mM NAC处理体外培养HEI-OC1细胞(联合处理组需先用ROS抑制剂预处理1-2h,后将抑制剂与庆大霉素联合加入),DCFH-DA染色,流式细胞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法检测细胞内ROS产生水平。(2)WB法检测庆大霉素及庆大霉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后,细胞内PINK1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PINK1的下游分子parkin的形态、分布及颗粒数目,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法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情况。(3)Tom 20及Lamp-1共定位标识线粒体自噬,并通过WB法、免疫荧光法及CCK8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及细胞存活情况。(4)应用PINK1-siRNA沉默其在HEI-OC1中的表达,WB法、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法及TUNEL法检测PINK1沉默情况下,庆大霉素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情况、PICNK1/parkin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细胞内自噬及p53相关凋亡水平。(5)应用PINK1-siRNA沉默其在HEI-OC1中的表达,庆大霉素或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5 mM 3-MA、p53信号通路抑制剂10 μM PFTα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6)体外培养小鼠耳蜗基底膜,WB法检测庆大霉素及庆大霉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刺激下PINK1的表达变化。(7)免疫荧光法检测庆大霉素及庆大霉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刺激下耳蜗毛细胞内parkin的分布、组织内ROS水平、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情况。(8)免疫荧光法、WB法及TUNEL法检测庆大霉素及庆大霉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NAC刺激下耳蜗毛细胞自噬及凋亡情况。实验结果:(1)400 μM庆大霉素处理HEI-OC1细胞能够引起时间依赖性ROS的形成,表现为DCFH-DA 阳性细胞比例逐步增加;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活性氧清除剂NAC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内ROS的生成。(2)400 μM庆大霉素处理HEI-OC1细胞能够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活性氧清除剂NAC能够减轻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3)400 μM庆大霉素处理HEI-OC1细胞能够引起PINK1的表达呈波动性变化,及其下游parkin分子的聚集、线粒体自噬的显著增加及p53表达水平增加;抑制ROS水平能够减少parkin颗粒数目、线粒体自噬及p53表达水平。(4)干扰HEI-OC1细胞内的PINK1表达,能够减轻庆大霉素所致的PINK1信号通路的激活、细胞自噬,但是p53相关凋亡水平增加。(5)PFTα抑制p53信号通路能够提高细胞存活率,3-MA抑制细胞自噬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6)庆大霉素处理体外培养的P4小鼠耳蜗基底膜,能够引起毛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受损、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及凋亡水平的增加;联合应用ROS抑制剂能够减轻毛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的受损、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自噬及凋亡水平。结论:本研究表明PINK1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及抑制p53信号通路,起到对抗庆大霉素引起的毛细胞损伤作用;并且PINK1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受庆大霉素所诱导的ROS水平影响。推断PINK1在抵抗耳毒性药物引起的损伤方面可能具有普遍性,为药物性聋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调控靶点。
【图文】: 1.邋PINK1在C57BL/6小鼠耳蜗及HEI-OC1细胞中表达逡逑首先,我们以2月龄的成年C57BL/6小鼠耳蜗为研究对象,以高表达逡逑PINK1的小鼠脑组织为阳性对照(图1A),发现PINK1在成年C57BL/6小逡逑鼠耳蜗IHCs邋(图1B-1,绿色箭头)、OHCs邋(图1B-1,黄色箭头)、SGNs逡逑(图1C,黄色箭头)、血管纹(图1B-2,蓝色箭头)等的细胞质中广泛点逡逑状表达。为了更好的展示毛细胞,我们又对基底膜进行了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逡逑PINK1在新生小鼠耳蜗毛细胞内的表达形式(图2B,黄色、绿色箭头)与逡逑其在成年鼠耳蜗毛细胞(图2A,黄色、绿色箭头)内表达相似,另外逡逑PINK1也点状表达在细胞外的组织内(图2B,蓝色箭头)及HEI-OC1细胞逡逑内(图2C,黄色箭头)。值得注意的是,WB结果证实PINK1在P4小鼠逡逑耳蜗HCs和SGNs的表达水平高于成年小鼠。PINK1在耳蜗HCs、SGNs及逡逑HEI-OC1细胞内的表达为其在顺铀所致耳毒性中的可能机制研究提供了必要逡逑的基础。我们后续将以新生小鼠耳蜗HCs、SGNs及HEI-0C1细胞系为研究逡逑对象
黄色箭头)、血管纹(图1B-2,蓝色箭头)等的细胞质中广泛点逡逑状表达。为了更好的展示毛细胞,我们又对基底膜进行了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逡逑PINK1在新生小鼠耳蜗毛细胞内的表达形式(图2B,黄色、绿色箭头)与逡逑其在成年鼠耳蜗毛细胞(图2A,黄色、绿色箭头)内表达相似,另外逡逑PINK1也点状表达在细胞外的组织内(图2B,蓝色箭头)及HEI-OC1细胞逡逑内(图2C,黄色箭头)。值得注意的是,WB结果证实PINK1在P4小鼠逡逑耳蜗HCs和SGNs的表达水平高于成年小鼠。PINK1在耳蜗HCs、SGNs及逡逑HEI-OC1细胞内的表达为其在顺铀所致耳毒性中的可能机制研究提供了必要逡逑的基础。我们后续将以新生小鼠耳蜗HCs、SGNs及HEI-0C1细胞系为研究逡逑对象,进行顺销耳毒性的机制研究。逡逑3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寻;国敏;王卫峰;董强;崔梅;;PINK1介导缺氧损伤时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6年06期
2 王晓娟;李银杰;柳丹阳;纪雪飞;迟天燕;刘鹏;邹莉波;;下调蛋白激酶PINK1对Aβ_(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模型大鼠病理变化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年06期
3 鲁玲玲;贾焕珍;杨慧;;PINK1对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调控[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4 刘越存;张玉虎;王丽娟;;帕金森病PINK1基因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年01期
5 李继胜;李尧华;李昕;于顺;王年强;高华;孙晓红;杨慧;;人PINK1抗血清的制备及其免疫活性物质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高雁艳;纪军;张利;;线粒体激酶PINK1的功能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7 方X;董强;崔梅;;PINK1基因突变增强帕金森病相关毒物神经毒性作用的线粒体机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年03期
8 张娟;莫朝晖;;PINK1与糖代谢相关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年06期
9 卢翠玲;罗曙光;王进;杨华丹;袁志刚;林伟雄;窦霄云;李卫;;50例帕金森病PINK1基因5号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3年34期
10 张玉虎;唐北沙;王丽娟;汤建光;李静;郭纪锋;严新翔;;帕金森病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勤;殷冬梅;吴娟娟;黄超兰;杜青青;;与PD发病相关基因PINK1的表达调控机制的初探[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枫;陈彪;冯秀丽;邹海强;马敬红;董秀敏;李勇杰;;PINK1基因多态位点IVS5-5G>A增加中国人晚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客宏;何娅妮;;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抑制糖尿病肾病肾小管细胞应激性衰老[A];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6年
4 张宝荣;胡正祥;;中国69例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parkin和PINk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赵洁皓;汪琴;王硕;周晓红;黄智恒;;帕金森病PINK1基因R492X突变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越存;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王艳艳;;分子伴侣辅因子CHIP与帕金森病PINK1基因的相互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赵洁皓;汪琴;王硕;周晓红;黄智恒;;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PINK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与特征[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杨新玲;罗琴;;PINK1基因T313M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9 张淑静;高誉珊;孙红梅;吴莹;王媛媛;许红;黄翔;胡雨和欣;龚小钢;;慢病毒介导的小鼠PINK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在NIH3T3细胞中的筛选[A];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5年
10 张宝荣;胡正祥;殷鑫浈;蔡苗;赵国华;刘志蓉;罗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LRRK2,parkin,和PINK1基因突变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倩倩;PINK1在调控顺铂及庆大霉素耳毒性中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原相丽;PINK1基因突变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吉鸿飞;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小鼠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4 段晓玲;NFκB上调PINK1基因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5 陈方哲;PINK1基因通过线粒体分裂融合途径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13年
6 姚凌雁;PINK1蛋白磷酸化修饰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牟英峰;PINK1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中南大学;2009年
8 王雪晶;BAG5、PINK1及Parkin的相互作用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尉慧婷;APC~(Cdc20)通过泛素化降解PINK1抑制线粒体自噬[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娟;帕金森病相关线粒体膜蛋白PINK1激酶域调控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卢翠玲;广西地区帕金森病PINK1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3 冯家祺;PINK1基因多态性与云南玉溪地区麻风人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正祥;中国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parkin和PINK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D];浙江大学;2010年
5 袁静;帕金森病致病基因parkin和PINK1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学伟;应用DHPLC技术检测PINK1基因突变[D];中南大学;2007年
7 马凌;从PINK1基因角度探讨大补阴丸合牵正散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线粒体的保护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吴妍;Nurr1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联研究及早发性和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PINK1基因的突变筛查[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琼;过表达PINK1对SCA3/MJD转基因果蝇模型的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5年
10 王玉香;Pink1表达下调对Aβ42转基因果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4年
,
本文编号:
264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