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用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眼用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症状和临床表现会因人而异,不过普遍的症状包括干痒、红眼、有异物感和灼热感、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以及对外界刺激敏感。病情严重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症状通过治疗会有所缓解,但是难以完全治愈。常见的治疗手段是应用普通水性滴眼液润湿、润滑眼球,来缓解眼部的不适;或是应用效果更好的泪液替代品——人工泪液。不过他们共同的缺点是,制剂在眼表滞留时间短,消除快速,生物利用度不高。本文设计了一种眼用脂质纳米制剂,即将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相混合,在乳化剂的协助下,通过机械做功和水相乳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胶体系统。它不仅避免了眼膏剂由于固态脂质含量高所引起的糊视,患者顺应性差,以及单纯应用水相滴眼液导致的泪液稀释等缺陷,而且还通过在眼表形成一层薄膜,达到修补泪膜,对眼表锁水保湿的效果。有效的缓解干眼症的症状,效果与市售人工泪液新泪然相当。第一章通过考察眼部刺激性对空白脂质纳米制剂(Blank lipid nanoscale formulation,BLNF)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筛选。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考察,剔除掉刺激性较大的基质。然后对BLNF进行了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以处方的成乳状态、澄明度、粒径、粒径分布等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处方。最后,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增粘剂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达到减小刺激性的效果。通过家兔眨眼实验,含0.2%和0.3%HA的BLNF在90 s时间内眨眼次数均低于1次,与市售人工泪液新泪然相比较,刺激性没有显著性差异。接着对BLNF进行理化性质考察,其粒径约为30~40nm,多分散系数约为0.2~0.3,Zeta电位在-10~-20 m V之间。p H为7.4左右,渗透压在280~320 m Osm/kg,均符合眼用制剂要求。最后,考察了BLNF的稳定性。制剂对温度较敏感,40℃时,第10天Zeta电位值较0天明显降低。还考察了制剂在4℃和25℃条件下3个月的稳定性,其粒径和粒径分布基本不变,电位有缓慢降低的趋势。总体来说,低温条件下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第二章以他克莫司(FK506)为模型药,制备了包载FK506的脂质纳米制剂(FK506-LNF)。BLNF已经具有缓解干眼症的效果,包载FK506是为了进一步对干眼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第一章处方优化的基础上,考察液态脂质、乳化剂对FK506的溶解能力,以FK506-LNF的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处方进行又一次优化。最终选取凡士林和羊毛脂为固态脂质,蓖麻油为液态脂质,聚氧乙烯蓖麻油(EL35)、吐温80为乳化剂制备FK506-LNF。然后对FK506-LNF的理化性质和形态进行测量和表征,其粒径约为40 nm,多分散系数约为0.250,Zeta电位在-20 m V左右。p H为7.5左右,渗透压在300m Osm/kg,均符合眼用制剂要求。将荧光染料DIR包载于FK506-LNF中,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制剂在眼部的滞留能力。FK506-LNF组和对照组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52±0.05 h、0.10±0.03 h,制剂组相对于对照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65.0%。最后,考察了FK506-LNF的稳定性,与BLNF不同的是,包载有FK506的制剂对光照敏感,第10天Zeta电位值较0天明显降低,且含量降低至初始量的90%左右,因此需低温避光贮存。
【关键词】:干眼症 他克莫司 脂质纳米制剂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缩略语表13-14
- 前言14-18
- 第一章 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与处方筛选18-41
- 第一节 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的初步刺激性研究18-23
- 1 材料与仪器18
- 1.1 材料18
- 1.2 仪器18
- 2 实验动物18-19
- 3 实验方法19-21
- 3.1 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19-20
- 3.2 眼用脂质纳米制剂初步刺激性20-21
- 4 实验结果21
- 5 小结与讨论21-23
- 第二节 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的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23-31
- 1 材料与仪器23-24
- 1.1 材料23
- 1.2 仪器23-24
- 2 实验方法24-25
- 2.1 液态脂质的选择24
- 2.2 油相乳化剂的选择24
- 2.3 水相乳化剂的选择24
- 2.4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的单因素优化24-25
- 2.5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25
- 3 结果25-29
- 3.1 液态脂质的选择25-26
- 3.2 油相乳化剂的选择26
- 3.3 水相乳化剂的选择26
- 3.4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的单因素优化26-28
- 3.5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28-29
- 4 小结与讨论29-31
- 第三节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刺激性的进一步研究31-34
- 1 材料与仪器31-32
- 1.1 材料31
- 1.2 仪器31-32
- 2 实验动物32
- 3 实验方法32
- 3.1 含HA的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32
- 3.2 含HA的眼用脂质纳米制剂刺激性考察32
- 3.3 含HA的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理化性质考察32
- 4 结果32-33
- 4.1 含HA的眼用脂质纳米制剂刺激性考察32-33
- 4.2 含HA的眼用脂质纳米制剂理化性质考察33
- 5 小结与讨论33-34
- 第四节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的表征34-37
- 1 材料与仪器34
- 1.1 材料34
- 1.2 仪器34
- 2 实验方法34-35
- 2.1 理化性质表征34
- 2.2 透射电镜表征34-35
- 3 结果35
- 3.1 理化性质表征35
- 3.2 透射电镜表征35
- 4 讨论与小结35-37
- 第五节 空白脂质纳米制剂的稳定性考察37-41
- 1 材料与仪器37
- 1.1 材料37
- 1.2 仪器37
- 2 实验方法37-38
- 2.1 影响因素试验37-38
- 2.2 加速试验38
- 2.3 长期试验38
- 3 结果38-40
- 3.1 影响因素试验38-39
- 3.2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39-40
- 4 小结与讨论40-41
- 第二章 载他克莫司的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与评价41-64
- 第一节 他克莫司的检测方法建立41-45
- 1 材料与仪器41-42
- 1.1 材料41
- 1.2 仪器41-42
- 2 他克莫司检测方法的建立42-43
- 2.1 色谱条件42
- 2.2 溶液的配制42
- 2.2.1 标准品溶液42
- 2.2.2 供试品溶液42
- 2.2.3 阴性对照溶液42
- 2.3 线性关系考察42
- 2.4 重复性试验42
- 2.5 回收率试验42-43
- 2.6 定量限与检测限43
- 3 结果43-44
- 3.1 专属性试验43
- 3.2 线性范围43-44
- 3.3 精密度与回收率44
- 3.4 定量限与检测限44
- 4 小结与讨论44-45
- 第二节 载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以及处方优化45-51
- 1 材料与仪器45-46
- 1.1 材料45
- 1.2 仪器45-46
- 2 实验方法46-47
- 2.1 载他克莫司的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46
- 2.2 包封率的测定46
- 2.3 液态脂质及乳化剂的选择46-47
- 2.4 正交试验47
- 2.5 最优处方工艺验证47
- 3 结果47-50
- 3.1 液态脂质及乳化剂的选择47-48
- 3.2 正交试验48-49
- 3.3 优化工艺验证49-50
- 4 小结与讨论50-51
- 第三节 载他克莫司的脂质纳米制剂的表征51-54
- 1 材料与仪器51
- 1.1 材料51
- 1.2 仪器51
- 2 实验方法51-52
- 2.1 理化性质表征51-52
- 2.2 透射电镜表征52
- 3 结果52
- 3.1 理化性质表征52
- 3.2 透射电镜表征52
- 4 讨论与小结52-54
- 第四节 载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眼部滞留考察54-59
- 1 材料与仪器54
- 1.1 材料54
- 1.2 仪器54
- 2 实验动物54-55
- 3 实验方法55
- 3.1 荧光探针浓度55
- 3.2 标记荧光探针样品的制备55
- 3.3 给药与检测55
- 4 结果55-57
- 5 小结与讨论57-59
- 第五节 载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稳定性考察59-64
- 1 材料与仪器59
- 1.1 材料59
- 1.2 仪器59
- 2 实验方法59-60
- 2.1 影响因素试验60
- 2.2 加速试验60
- 2.3 长期试验60
- 3 结果60-62
- 3.1 影响因素试验60-62
- 3.2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62
- 4 小结与讨论62-64
- 全文总结64-65
- 课题创新点65-66
- 综述66-75
- 参考文献75-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明;程晓杰;陈西广;;经皮给药中纳米制剂与皮肤的质构效关系[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年10期
2 雷景邦;刘旭海;万瑾瑾;叶民珠;邹富有;;注射用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3 厉保秋,高彦慧,甘一如,董欣,赵燕彪;紫杉醇纳米制剂的药动学、荷瘤小鼠组织分布及系统毒性[J];食品与药品;2005年10期
4 张玉潜;李德军;翟光喜;;姜黄素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04期
5 段利敏;何培建;于红妮;;油性物质纳米制剂制备方法[J];海峡药学;2007年01期
6 王卓;张红梅;王媛;吕建洲;;海参营养素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对重金属铬离子吸附性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10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钟镐;陈卫;黄伟;沈圆圆;金明姬;;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高钟镐;陈卫;黄伟;沈圆圆;金明姬;;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厉保秋;高彦慧;甘一如;董欣;李明策;;紫杉醇纳米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荷瘤小鼠组织分布及系统毒性[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岳鹏;沈姣;蔡鸣;乔红群;刘晶;;纳米制剂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探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5 厉保秋;甘一如;董欣;高彦慧;李明策;;紫杉醇纳米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荷瘤小鼠组织分布及系统毒性[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冯年平;武培怡;;中药纳米制剂探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7 冯年平;武培怡;陶建生;;中药纳米制剂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郝祝兵;彭晓峰;陆孟寒;韦英益;胡庭俊;;甘露寡糖脂质体纳米制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姜辉;汪德清;宋淑珍;董矜;田亚平;;纳米化技术对抗疲劳药物的增效研究[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建国;纳米制剂纷纷亮相[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卉;陨落与复活没有绝对界限[N];医药经济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承学;金针菇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及其纳米制剂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婷婷;海参营养素纳米制剂对豆类芽苗菜生长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龙;眼用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与评价[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3 姜宇;三十烷醇(TA)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对小麦、绿豆种苗生长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文柳静;纳米羟喜树碱对小鼠原位肝肿瘤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戴杰;LY294002白蛋白结合纳米粒注射剂的制备与评价[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眼用他克莫司脂质纳米制剂的制备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4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