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CD30靶向载多柔比星PEG-PLGA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21:38
【摘要】:本研究致力于研究以CD30核酸适配体为特异性靶向,具有缓释效应的载多柔比星(DOX)的靶向载药系统,为研究具有CD30高表达特性的恶性淋巴瘤提供了新型的药物制剂设计思路。本研究合成了聚乙二醇(PEG)作为亲水端,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作为疏水端的两嵌段化合物PEG-PLGA,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被PEG-PLGA包载在纳米粒内部,而特异性靶向CD30的核酸适配体(CD30 Aptamer,C2NP)键合载DOX的PEG-PLGA纳米粒表面,得到具有与CD30受体高度特异性结合的Apt-DOX-NPs。该载体材料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得DOX-NPs与空白NPs,CD30 Aptamer通过EDC/NHS作用键合。本论文对PEG-PLGA的合成方法进行选择、分析研究载药纳米粒的制备与理化性质,对其体外释放行为及其数学模型表达进行拟合研究,还对靶向载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抗肿瘤作用进行探究和讨论,具体阐述如下:(1)将采购的PEG-PLGA材料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测量材料的静态接触角,判断材料的亲水特性。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单乳法、透析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空白纳米粒,以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SEM观察空白纳米粒的微观形态,发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得的空白纳米粒的粒径与Zeta电位结果最佳,选择乳化溶剂挥发法作为后续实验中纳米粒的制备方法。(2)对于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载药纳米粒,选取对DOX-NPs的制备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时间对于DOX-NPs的包封率和粒径结果影响最大。得到包封率最大效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EG-PLGA的浓度为10 mg/mL,内水相体积为200μL,超声功率为220W,超声时间为5min。(3)用EDC/NHS活化PEG-PLGA-NPs上的-COOH,与CD30 Aptamer上的-NH_2反应,使核酸适配体键合在DOX-NPs上,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X射线电子能谱验证CD30 Aptamer与DOX-NPs的成功缀合。使用间接法测量CD30Aptamer的连接效率为71.51±2.09%。(4)合成Apt-DOX-NPs,分析靶向载药纳米粒的理化性质,Apt-DOX-NPs的粒径为187.87±2.03 nm,Zeta电位为30.77±0.153 mV,SEM及TEM观察靶向载药纳米粒都沉规则的类球形,形态均匀,分布无粘连。热重结果表明Aptamer接载在DOX-NPs上并不改变纳米粒的理化性质。DOX-NPs的载药量为1.63±0.10%,包封率为86.84±1.07%;而Apt-DOX-NPs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8±3.60%和85.83±0.98%。(5)分析DOX-NPs的体外释放呈现两个阶段,在24h之内有明显的药物突释,在24h-240h药物平缓扩散释放药物。发现在pH=5.5的释放介质中,DOX-NPs的累积释放率要高于在pH=7.4的释放介质中,且DOX-NPs的体外释放特性最符合Weibull方程。(6)选取高表达CD30受体的细胞(K299)细胞作为生物相容性的细胞模型,与抗体的竞争试验发现CD30抗体与CD30 Aptamer靶向CD30受体表面的不同表位,Apt-DOX-NPs在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细胞凋亡中结果均优于DOX-NPs,可归因于Aptamer介导的靶向作用。
【图文】:

示意图,适配体,核酸,程序


患者的潜在临床影响。2 核酸适配体研究进展与应用2.1 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核酸适配体是一种单链寡肽核酸,可由短链 RNA 或者单链 DNA 序列组成,当独特的三维构象时,可以高特异性结合同源靶标,解离常数通常在 pmol-nmol 的。可以通过指数富集(SELEX)的配体系统进化的过程[30],通过对给定靶标的高特和力从组合的核算文库中分离。由于它们具备选择性结合蛋白质的高亲和力[31],核酸适配体与抗体进行比较,因此核酸适配体又被成为化学抗体。自从 1990 年发明以来,SELEX 技术已被修改病应用于广泛的靶标,这有助于目标靶标结合的各种亲和分子,无论目标大小或者复杂性如何,核酸适配体都能的识别和结合各种靶标物质,例如化合物,肽,细胞,微生物和重组蛋白。

示意图,适配体,核酸,受体结合


虽然有这优点,,核酸适配体在体内使用时,也有一定的限制性。作为核酸适配体它们很容易被生物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核酸酶降解,特别是基于 RNA 的核酸适配体更是如此。在过去的 30 年中,已经产生了超过 2000 个核酸适配体。尽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治疗性适配体的成功临床应用仍然存在比治疗性抗体更大的滞后。只有一种核酸适配体,Pegaptanib[33]已被 FDA 批准用于临床,这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适配体仍然没有超过抗 VEGF 的单克隆抗体,如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的治疗效果。目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uozhuan Li;Liang Yao;Jing Li;Xiaoyan Qin;Zhen Qiu;Weidong Chen;;Preparation of poly(lactide-co-glycolide)microspheres and evaluation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BDMC-PLGA-MS in rats[J];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8年01期

2 Jingchen Gao;Siyuan Chen;Di Tang;Li Jiang;Jie Shi;Shufang Wang;;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gradability of Electrospun PCL/PLGA Blended Scaffolds as Vascular Grafts[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9年02期

3 Jing Tang;Jianming Li;Guo Li;Haitao Zhang;Ling Wang;Dai Lid;Jinsong Ding;;Spermidine mediated PLGA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fluorofenidone for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4 BI Yan-xue;DING Xi-li;ZHOU Gang;LIU Hai-feng;FAN Yu-bo;;Modification of PLGA Scaffolds for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J];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7年03期

5 Miao Zhou;Chen Xiaoming;Lai Yuxiao;Li Shuyi;Cao Shuaishuai;;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PLGA/TCP Scaffold for Jaw Restoration[J];功能材料信息;2016年04期

6 林柳兰;GAO Haitao;;Modifi cation of β-TCP/PLGA Scaffold and Its Effect on Bone Regeneration in vivo[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2016年02期

7 Rui-ling Qi;Xue-jiao Tian;郭睿;Yu Luo;Ming-wu Shen;Jian-yong Yu;史向阳;;Controlled Release of Doxorubicin from Electrospun MWCNTs/PLGA Hybrid Nanofibers[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6年09期

8 LIN Yong Xin;DING Zhi Yong;ZHOU Xiao Bin;LI Si Tao;XIE De Ming;LI Zhi Zhong;SUN Guo Dong;;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ed PLGA/HAp/Zein Scaffolds for Bone-Cartilage Interface Regeneration[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01期

9 李爽;吕邵娃;李永吉;杨志欣;赵义军;;丁香苦苷单体与丁香苦苷PLGA纳米粒药动学比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王利;陈卫东;;吉非替尼PLGA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Steven P.Schwendeman;;PLGA药物递送新范例[A];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论文集[C];2018年

2 赵一安;罗云纲;;PLGA膜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中应用基础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九次全科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3 张黎;罗悠然;陈成;梁星;;PLGA/TCP复合材料的体内降解性能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九次全科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4 王恺源;高永良;;影响PLGA微球突释的因素以及控制技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李艳辉;崔媛;张慧敏;关秀文;;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PLGA表面固定胶原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Synthesis of PLGA Labeled with ~(125)I[A];2006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柴媛;张学慧;林红;;硅锌掺杂PLGA/磷酸钙支架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A];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8 刘丹枫;范伟;江汉;台保军;杜民权;范兵;;载银锌钙的PLGA亚微粒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A];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9年

9 于凤宾;岑莲;廖新远;陈德玉;;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复合PLGA人工硬脊膜[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10 Jian Li;Ting He;Weida Li;Yue Zhao;Zaomei Chen;Junhui Zhang;Huaying Wan;Rubing Li;;Prevention of Intra-abdminal Adhesion with Electrospinning PEG/PLGA Nanofibrous Membranes[A];2017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新技术可使疫苗“一次注射 多次接种”[N];科技日报;2017年

2 李博;“人造红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记者 白毅;合成温敏型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尹东锋 钟延强;聚合物 药物 制备工艺 附加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刘淑平 王东凯 张蓓;多面“出击”保证疫苗微球稳定[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雪;多功能PLGA纳米诊疗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多模态成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罗勇;双歧杆菌联合载液态氟碳PLGA纳米粒对HIFU治疗增效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3 张永涛;多层PLGA支架联合PRP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4 毛景松;含纳米材料的多功能微球在兔VX2肝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生物安全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姚爱玮(PIYACHAT ROOPNGAM);应用可降解佐剂与树突细胞增强癌症相关病毒免疫治疗[D];清华大学;2017年

6 杨芝明;温度敏感性PLGA-PEG-PLGA水凝胶包载化疗药物用于骨肉瘤原位治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Khawar Ali Shahzad(哈瓦);杀伤性PLGA纳米粒诱导小鼠同种皮肤免疫耐受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张雷;多功能PLGA微粒式人工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D];东南大学;2018年

9 邱满乐;聚乳酸和聚乙二醇多聚物在皮肤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蔡娟;负载多西他赛和PI3K抑制剂的纳米载药系统对胃癌的抑制作用评价[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逸薇;SPG膜乳化法制备PLGA磁性微球及其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冯亚辉;聚合物基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骨疾示踪治疗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3 全鲁亚;LIFU激发的载PFH/Fe_3O_4/GOD的PLGA相变型纳米粒子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4 王姝诺;基于新型硅载体材料装载高分子抗肿瘤药物及释放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5 邵晓婷;透明质酸修饰载CTD的PLGA纳米粒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D];河南大学;2019年

6 陈振林;氨萘非特载药体系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7 王思莹;基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载体合成与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8 田婷;新型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PLGA复合多级孔支架的制备及成骨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9 罗逍;CD30靶向载多柔比星PEG-PLGA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董丹丹;基于红细胞膜包裹PLGA纳米粒自供氧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7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67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