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多形貌介孔炭的合成及其对药物释放与染料吸附的研究
【图文】: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纳米球的方法比较繁琐,主要通过使用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作为骨架,再进行纳米浇铸反向复制得到炭纳米球。Zhao 等以甲阶酚醛树脂为炭源,F127 为模板在低水热反应浓度下合成得到介孔炭纳米球[14]。如图 1-1 所示,炭纳米球上的介孔清晰可见且孔道排列有序。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反应溶液进行多次稀释,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它的产量也不高,因此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随后,Wang 等通过一步水溶液自组装法成功实现了介孔炭纳米球的高效合成[15]。这个方法步骤简单,产物产率较高,为实心介孔炭纳米球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繁琐[19]。此外,得到的空心炭球的壳通常只有微孔,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用[20]。Tang[21]等在上述基础上,以多巴胺作为炭源,二嵌段共聚PS173-b-PEO170)为制孔模板成功的合成了壳表面孔径能达到 20 nm 的空纳米球。如图 1-2 所示,这种空心炭球不仅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还有均一形形貌。此外,Bin[22]等以丙酮作为选择性溶剂,利用胶体内部分子量不同丙酮的溶解产生不同程度响应的特性,成功的合成了一系列介孔空心炭纳米个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避免了用氢氟酸或氢氧化钠除硅的有害过程,并且还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空心球的形貌和壳的厚度,这打破了合成空心炭纳米常规思维,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反向。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13.71;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J];新型炭材料;2018年06期
2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18年06期
3 ;《新型炭材料》简介[J];新型炭材料;2019年01期
4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J];新型炭材料;2019年02期
5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二轮)[J];新型炭材料;2019年03期
6 ;《新型炭材料》简介[J];新型炭材料;2019年03期
7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19年03期
8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二轮)[J];新型炭材料;2019年04期
9 ;《新型炭材料》简介[J];新型炭材料;2019年04期
10 宋燕;刘佳斌;;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J];新型炭材料;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晓晓;谭彬;彭露;谢在来;;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级炭材料的制备和超级电容器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九分会:纳米碳材料[C];2016年
2 冯勇祥;;德国机械用炭材料的发展概况[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平;;发展中的炭材料技术[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4 符若文;;新型功能高分子和炭材料的孔结构设计、构建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王爱琴;张涛;;介孔炭材料的合成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小燕;蔡江涛;刘国阳;张亚婷;邱介山;周安宁;;氮磷共掺杂介孔-微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7 王爱琴;张涛;;IO-06-介孔炭材料的合成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09年
8 陈鹭义;郑冰娜;符若文;吴丁财;;一维管中管单元构筑三维网络炭材料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I:能源高分子[C];2017年
9 邱介山;梁长海;;微纳米炭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在吸附和催化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成会明;徐仲榆;;前言[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百川;山西煤化所两成果获省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记者 郝飚;中国宝武炭材料产业园炭材料一体化项目在乌海开工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19年
3 记者 耿倩;助力炭材料在储能、催化等领域应用开发[N];科学导报;2019年
4 张帆 王军;高端炭材料的国产化之路[N];中国煤炭报;2017年
5 记者 刘春霞;市政府与宝武钢铁集团举行炭材料产业园项目签约及奠基开工仪式[N];乌海日报;2017年
6 记者 张建荣;我市与宝武集团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保障协议[N];乌海日报;2018年
7 张李子 詹国兵 练剑青;元力活性炭:科技驱动,,点木成“金”[N];闽北日报;2017年
8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吴俊;中科院煤化所与我市民企组建炭材料研发中心[N];宁波日报;2010年
9 郭婧;我市与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JFE化工株式会社共同举行合作协议签约及项目开工仪式[N];乌海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朱璎;听“碳时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木质纤维素水热炭化制备炭材料:结构控制与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2 赵鑫;形貌和结构可控的液化落叶松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董晓玲;高性能电容炭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谢磊;生物质水热炭材料的可控生长及组装[D];浙江大学;2019年
5 陈春红;生物基水热炭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6 张晓华;生物质基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7 严伟;毛竹水热功能炭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崔正威;炭材料结构对熔盐介质中过渡金属碳化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9 邓江;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谭爱东;MOFs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派生炭材料的氧还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涛;功能化、多形貌介孔炭的合成及其对药物释放与染料吸附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2 陈灿辉;手机保护膜资源化回收工艺与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永超;基于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4 江天宇;改性多孔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灭尾蚴药物吸附缓释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周佳伟;生物质基氮掺杂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6 陆彤;改性多孔炭分离瓦斯中CO_2的基础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项梦;氮掺杂炭材料中氮物种的调控及其负载Pd催化剂在加氢脱氯反应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8 王佩;菱角壳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9 王勇;头发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识别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10 何雨;功能化葡萄糖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7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7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