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发布时间:2020-05-27 13:02
【摘要】:微核试验是应用最广泛的体内遗传毒性检测方法,可用于多种靶器官的遗传毒性检测。其中肝微核试验方法是除造血系统微核试验以外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靶器官试验方法,因为与造血系统微核试验相比,肝微核试验可检测出代谢产物为一过性致癌物的前体致癌物。同时肝脏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多种遗传毒物都会导致肝脏的遗传毒性。因此在2014年第六届国际遗传毒理学的工作大会上,也有越来越多关于肝微核试验方法作为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S2(R1)第二种组合试验可在骨髓及外周血以外组织进行的体内试验的讨论,同时在工作大会上也提出了肝微核试验的推荐试验规程。但是肝微核试验在进入正式应用之前,需要经过大量验证。早在2004年,日本环境诱变剂/哺乳动物致突变性研究组内的微核试验方法的联合研究组已牵头开展了对幼年大鼠肝微核试验方法的国际联合验证,该方法的验证在2010年完成。对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的联合验证则在2014年开始,已有大部分数据报道,为将来本试验指导原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与国外多家试验室已经完成肝微核试验的验证相比,国内对该项试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课题旨在首先建立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并验证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同时ICH S2(R1)指导原则推荐将不同的遗传毒性终点的体内试验结合于同一实验中,并尝试与一般毒性试验联合,可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试验设计贴近3R原则,故本课题进一步尝试将肝微核试验方法与肝彗星试验、外周血微核试验及Pig-a基因突变试验联合进行体内遗传毒性检测,提高试验效率并尽量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的国际联合验证的方法为基础,采用验证中的肝微核阳性化合物N-亚硝基二乙胺(DEN)进行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的建立,初步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同时将肝微核试验与肝彗星试验及外周血微核试验结合于同一实验中,联合表征DEN的遗传毒性信息,尝试建立体内遗传毒性多终点试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应用不同机制的四种物质:金胺、邻氨基偶氮甲苯、1,3-丙烷磺内酯和氨基甲酸甲酯,并以DEN为阳性对照物对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在验证肝微核方法的同时,结合肝彗星试验、外周血微核试验或Pig-a基因突变试验联合检测各个受试物的遗传毒性,最大程度地表征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信息,进一步验证体内遗传多终点试验的准确性及重复性。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主要如下:1、在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的建立阶段,应用已知的遗传毒性阳性化合物DEN进行方法的建立。经过酶消化并固定后的肝细胞悬液,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含微核的细胞数量,得到DEN的肝微核试验结果与国际联合验证中一致:DEN的中和高剂量组肝细胞中的微核率(%MNHEP)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且表现出剂量-反应关系;DEN的肝彗星试验结果也与文献中结果一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EN的低、中和高各剂量组平均DNA尾密度都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在外周血微核试验中,DEN低、中及高剂量组中的网织红细胞微核率(%MN-RET)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与文献结果一致。因此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并证明了肝微核试验、肝彗星试验和外周血微核试验联合的体内多终点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和重复性。2、在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的验证阶段,金胺的肝微核试验和肝彗星结果均为阳性,外周血微核试验结果和Pig-a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呈阴性,这一物质的结果提示了与外周血微核相比肝微核试验的必要性;邻氨基偶氮甲苯的肝微核试验、肝彗星试验及Pig-a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仅有外周血微核结果为阳性;1,3-丙烷磺内酯的肝微核试验、肝彗星试验和外周血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氨基甲酸甲酯的肝微核试验、肝彗星试验与外周血微核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故氨基甲酸甲酯判定为非遗传毒性化合物。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DEN的肝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与国际联合验证中结果一致,因而本试验室初步建立了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同时将肝微核试验、肝彗星试验与外周血微核试验结合共同评价了DEN的遗传毒性,彗星试验与外周血微核试验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初步建立了体内遗传毒性多终点检测方法。2、采用四种不同机制的化合物对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肝微核试验结果大致符合预期,证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重复性。3、同时进行的肝微核试验、肝彗星试验、外周血微核试验及Pig-a基因突变试验,除邻氨基偶氮甲苯的彗星试验结果与报道结果不符,可能是由于低剂量多次暴露的试验方法对彗星试验结果有所影响;对金胺和邻氨基偶氮甲苯两个物质进行了Pig-a基因突变试验,结果均呈阴性,与金胺和邻氨基偶氮甲苯的代谢活性产物在外周血暴露量都较少的事实相符;其他已知遗传毒性终点结果皆与已有报道一致,证明了体内遗传毒性多终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综上所述,(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2)选择了不同机制的四个化合物进一步验证了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3)同时建立了体内多个终点遗传毒性检测方法,为今后肝微核试验与其他终点的体内遗传毒性试验或与一般毒理研究联合应用打下基础。
【图文】:

微核,图像,镜头,阳性对照


mg/kg)大鼠肝微核图像nucleus image of DEN (12.5 mg/kg) group像镜 200 倍镜头下,,应用 Comet Assay IV对照组和 EMS 阳性对照组的肝彗星图像

阳性对照,图像,微核率,肝脏


2-2 大鼠肝脏 comet 图像,A:阴性对照组,B:阳性对照组 2-2 Liver’s cell images, A:negative group, B:positive group.4 DEN 的肝微核和肝彗星试验结果在肝微核试验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EN 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肝脏微核率现显著增加,且随着 DEN 剂量的升高,肝脏微核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佳;微核试验在中国的应用、发展与展望[J];遗传;2003年01期

2 吕晓华,张立实,王瑞淑;体外微核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2期

3 刘秀华;微核试验方法进展[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4年02期

4 杨金明;;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制片技术改进[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7年03期

5 任道凤;李佩贤;朱建华;徐大文;;洗衣粉微核试验研究[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87年02期

6 顾祖维,王|兰;16种化学物体外微核试验检测报告[J];卫生毒理学杂志;1988年01期

7 廖明阳,王治乔,俞天骥;45种金属化合物的微核试验[J];卫生毒理学杂志;1988年02期

8 万伯健,边颖,赵梦姝;四种化学品两种微核试验之比较[J];卫生毒理学杂志;1988年02期

9 陈通达,瞿永华,徐冠雄,高玉堂,王蘅文;Ⅱ小鼠骨髓微核试验[J];肿瘤;1988年04期

10 马丽萍,刘权章,李璞,甘卉芳,谢雄,张桂荃;盐酸小檗胺的Ames试验与微核试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文;周长慧;常艳;;肝微核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A];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孙素玲;后家衡;;钼诱导大白鼠胚胎转移微核试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童文;周长慧;常艳;;啮齿动物微核试验分类[A];2017年(第七届)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张洁;Stefan PFUHLER;;国际合作下对人类重组3D皮肤微核试验模型的验证[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5 周长慧;常艳;王征;王庆利;林海霞;;流式细胞仪技术在微核试验中的应用进展[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常艳;周长慧;王庆利;王征;;基于三色流式细胞术的大鼠骨髓和外周血微核试验方法的建立与验证[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欧红梅;涂宏刚;常艳;;P53基因状态对体外微核试验结果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8 石辉荣;石根玉;;二甲苯吸入染毒诱发小鼠及其胎鼠细胞微核试验[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9 孙静秋;郑卫东;陶功华;王彦琴;帅怡;;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在化妆品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2017环境与公共健康学术会议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索瑞鑫;仇玉兰;王彤;;基于负二项分布的确切推断在微核试验数据分析中的模拟研究[A];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主治医师:陈悦;长期吃蜂胶对人体有害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2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壮芽灵[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志红;五种牙科合金细胞遗传毒性的体外实验和颊粘膜细胞微核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刘伟;硫丹对生物DNA损伤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文;大鼠重复给药肝微核试验方法的建立与验证[D];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8年

2 高明月;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与微核试验对子宫颈癌患者放疗后遗传学损伤评估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杜玉锋;脱氢乙酸的毒性及在鸡组织中消除规律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4 张p

本文编号:2683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83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