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某医院地高辛TDM结果分析及米力农对地高辛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5 18:16
【摘要】:目的对某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地高辛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分析,同时探究米力农(MR)在大鼠体内对地高辛(DIG)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DIG提供参考。方法1.某医院住院患者地高辛TDM结果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医院监测DIG血药浓度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基本信息、疾病状况、生化检查结果、合并用药等信息,分析和评价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及心脏功能、合并用药等因素与DIG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Excel2007和SPSS 17.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2.MR对DIG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1)将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2组(DIG组和DIG+MR组,每组各8只),单剂量给药。DIG+MR组:先尾静脉注射MR(0.5mg·kg~(-1))溶液,随之灌胃给予DIG(0.05mg·kg~(-1))0.5%CMC-Na混悬溶液;DIG组:先尾静脉注射相应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胃给予DIG(0.05mg·kg~(-1))0.5%CMC-Na混悬溶液。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的0.167、0.33、0.5、1、1.5、2、3、4、6、8、12、24h从眼眶采集血样,将其储存在抗凝的离心管中,于8000 r·min~(-1)离心10 min后取全部上清液,并保存在-80℃冰箱,备用。(2)建立高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对大鼠血浆中的DIG进行定量分析,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液-液萃取血浆样品中的DIG;流动相由乙腈-10mmoL·L~(-1)醋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1:1,V/V)组成,柱温40℃,进样量10μL,等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运行时间3.5min;应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正离子检测方式和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分析的离子对(m/z)798.5→651.8(DIG)和782.7→636.1(IS)。通过以上方法测定大鼠各时间点血浆中DIG的浓度,利用DAS 2.0、SPSS 1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1.结果显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共166例,包括男性82人(49.40%),女性84人(50.60%),平均DIG血药浓度分别为(0.95±1.04)ng·mL~(-1)和(1.25±1.04)ng·mL~(-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在18~89岁,其中≥60岁者有106例,占总人数的63.86%,DIG平均血药浓度为(1.15±1.11)ng·mL~(-1)。DIG血药浓度小于0.5ng·mL~(-1)的患者占总人数的29.51%(49/166),平均血药浓度(0.31±0.12)ng·mL~(-1);DIG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0.5~2.0ng·mL~(-1))的患者占57.83%(96/166),平均血药浓度(1.03±0.42)ng·mL~(-1);DIG血药浓度大于2.0ng·mL~(-1)的患者占12.65%(21/166),平均血药浓度(3.24±1.33)ng·mL~(-1)。纳入的患者中有24例出现不良反应(ADR),占总人数的14.46%(24/166),其中有10例患者的DIG血药浓度在0.5~2.0ng·mL~(-1)内出现ADR;血药浓度大于2.0ng·mL~(-1)出现ADR的患者有14例。ADR症状主要体现为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和神经系统症状。AST和ALT对患者DIG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性别、BMI、Ccr和心脏功能对DIG血药浓度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合用MR患者的平均DIG血药浓度为(0.78±0.55)ng·mL~(-1),单独使用DIG者的血药浓度为(1.25±1.15)ng·mL~(-1),两组间DIG血药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R显著影响DIG血药物浓度的变化,除与患者自身生理、病理等情况外,还可能由于MR改变了机体血流动力学特征和DIG药代动力学特征有关。2.测定大鼠血浆中DIG浓度所建立的HPLC-MS/MS法具有特异性强、基质效应低、分离效果好且不受内源性和外源性活性物质的干扰。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DIG在DIG组和DIG+MR组中的AUC_((0-t))分别为(70.83±69.39)ng·mL~(-1)·h和(58.82±27.24)ng·mL~(-1)·h;T_(max)分别为(1.28±1.02)h和(0.92±0.20)h;C_(max)分别为(9.66±3.70)ng·mL~(-1)和(12.50±4.67)ng·mL~(-1);CL分别为(0.0010±0.0008)L·h~(-1)·kg~(-1)和(0.0020±0.0021)L·h~(-1)·kg~(-1)均发生了变化,但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中的DIG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t_(1/2)、T_(max)、C_(max)、CL、V_d)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患者DIG血药浓度受到性别、年龄、BMI、肾脏功能、心脏功能和与MR合用时等因素的影响;而患者的肝脏功能对DIG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2.建立的HPLC-MS/MS的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DIG浓度的测定;MR对DIG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发现,两药合用后MR可使DIG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率加快、达峰时间缩短、清除率增加以及暴露量减少。因此,当两种药物合并使用时是否需要调整DIG的服用剂量,应依据患者TDM结果以及患者临床表现等具体情况,确保DIG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以防ADR的发生。3.临床药师在进行地高辛TDM时,除关注患者DIG血药浓度外,更应深入临床,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联合用药等,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图文】:

色谱图,血浆,色谱图,空白


图3(A):DIG空白血浆色谱图

色谱图,血浆,色谱图,空白


空白血浆+DIG标准品色谱图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杨进波;;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在创新药临床研发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17期

2 张_(;单爱莲;;群体药代动力学的验证和仿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12期

3 李新刚;赵志刚;;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4 吴玲;胡海勋;罗涟荣;王现珍;商庆节;;SPSS在药代动力学及毒代动力学研究过程中线性动力学判定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年02期

5 张_(;赵荣生;翟所迪;单爱莲;;群体药代动力学概述[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8期

6 张_(;单爱莲;赵荣生;翟所迪;;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9期

7 姜俊杰;王建农;魏戌;李建鹏;谢雁鸣;;中药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年02期

8 黎国富;赵浩如;杨劲;;中草药新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05期

9 姜俊杰;谢雁鸣;;基于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20期

10 魏敏吉;张朴;;高通量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允;陈霞;江骥;胡蓓;;年龄和性别对于咪达唑仑药代动力学的特征的影响[A];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会刊[C];2015年

2 赵玉男;杜力军;;发热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3 胡晋卿;温预关;倪晓佳;张明;邱畅;刘霞;李芳芳;;进食对于布南色林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魏敏吉;张朴;;高通量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静;郑恒;钱振宇;刘心霞;袁世英;毋丹;曹翠玲;陈汇;;来托司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高晨燕;;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与案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定量药理研究方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冰心;刘志国;吴久鸿;岳茂兴;;航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8 刘昌孝;;药代动力学在新药研发转换研究中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9 龚丽娴;;普乐可复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三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10 魏广力;肖淑华;陆榕;刘昌孝;;雷帕雷素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绪霖;首仿关注哪些要点[N];医药经济报;2017年

2 董智;微剂量给药 新药开发的加速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记者 熊昌彪;眼用中药亟须加强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欧慧敏;药代动力学彰显新药转化价值[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记者 刘道安;中药痹祺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6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魏占勇;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郁继诚 张菁;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剂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白毅 整理;以药代动力学为主线的新药成药性的临床前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应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缓控释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运星;DPTM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王杰;新型肺靶向DTX-LP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3 王鹏;川芎嗪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测定甘氨酸茶碱纳缓释片不对称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4 杨秉呼;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癌泰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倪健;抗栓素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魏玉平;莱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刘会臣;反式曲马朵及其活性代谢物反式氧去甲基曲马朵的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和性别差异[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何秀玲;TCDCA抗炎免疫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小光;利福平和rifabutin药代动力学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10 张友九;融合蛋白rh-TNT-IL-2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向波;早产儿体内咖啡因及三种初级代谢产物浓度测定及其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张艺伟;甾体激素药物EAD和多肽HYD-PEP06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3 王怡然;竹叶椒不同部位的含量测定及其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海南医学院;2018年

4 尹慧;某医院地高辛TDM结果分析及米力农对地高辛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5 杨小体;头孢噻肟在蛋鸡体内药代动力学和残留规律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6 罗冰峰;缺氧对药物转运体MRP2、PEPT1表达变化及其底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7 段二云;舒芬太尼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8 沈悦生;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pPolyHb)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姚媛;淡豆豉中异黄酮成分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孟子琪;CQ复方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8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98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