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聚合物纳米载体口服给药与肠道黏液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0:05
【摘要】:关于纳米制剂作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载体的研究众多,如何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关注的重点。人体胃肠道上皮表面存在着一层黏液屏障,它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限制了药物的吸收。如果药物不能在有效吸收时间内通过黏液层接触到胃肠道上皮细胞,那么就会随着黏液更新排出体外,导致递药失败。因此,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传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和胃肠道黏液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课题旨在研究不同理化性质及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纳米载体与肠道黏液层的相互作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一系列的二嵌段共聚物,采用多种手段全面评价聚合物溶液在黏液层中的行为,建立聚合物黏液层透过性评价系统,考察了聚合物纳米载体与黏液层的相互作用。通过ATRP方法合成了不同亲水性、不同电位及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进行结构鉴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聚合物的形态,测定接触角确定其亲水性;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及zeta电位。将聚合物与黏液在37℃,120rpm条件下孵育,测定聚合物粒径和电位的变化。分别通过Transwell?小室和肠囊结扎法,考察聚合物在黏液层中的渗透性。将小鼠麻醉,结扎2cm肠段并注射给药,对给药后的肠段进行冷冻切片,用DAPI对肠道细胞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在肠道黏液层的渗透情况。采用cypate近红外染料对聚合物进行标记,小鼠灌胃给予聚合物溶液,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聚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吸收情况;并将观察后的小鼠进行解剖,分离肠段,再次进行荧光成像,观察肠段内荧光强度变化。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所需的各种目标产物;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的粒径分别为150nm、300nm和500nm;不同电位聚合物的带电量为+47.7mV、-2.41 mV和-49.9 mV;不同亲水性聚合物接触角为86.7°、62.6°。电镜下观察得到均一稳定的球形粒子;与黏液相互作用后,带正电的聚合物的电位明显下降,所有聚合物的电位最终都趋于-30mV,电中性聚合物和疏水性的聚合物的粒径变化更小。Transwell?小室实验中,电中性聚合物在黏液层中的渗透量为46%,带负电聚合物的渗透量为28%,而带正电聚合物的渗透量仅为8%;疏水性聚合物的渗透量约为亲水性聚合物的3倍;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渗透量接近70%。体外结扎肠囊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肠段位置下,电中性聚合物及疏水性聚合物的荧光强度较其他性质聚合物的强;粒径越小的聚合物其荧光强度也越明显。肠段冷冻切片数据表明,带正电的聚合物在黏液层外的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带负电聚合物及电中性聚合物;疏水性聚合物在黏液层外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亲水性聚合物;分子量越大的聚合物在黏液层内的荧光强度越明显。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中,相比于带负电和带正电聚合物,电中性聚合物荧光强度下降更明显;8h时,亲水性聚合物在肠道中的荧光强度为疏水性聚合物的3倍,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在12h的荧光强度接近0。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电位、不同亲水性及不同分子量大小聚合物在黏液层中的转运情况,其中电中性聚合物、疏水性聚合物及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在黏液层中的渗透性更好,为口服给药系统中载体的选择提供参考。
【图文】:

大分子引发剂,反应流,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图 1.1 大分子引发剂 PEMA-Br 的合成反应流程图Fig.1.1 Synthetic routes of PEMA-Br polymer3.2 不同性质的二嵌段共聚物的合成0.2g, 0.058mmol PEMA、492μL, 2.92mmol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200μL,0.9579mmol 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和 2mLDMF 加入反应管中并放入转子。液氮固化完全后,加入少量溴化亚铜,抽真空 15min,待反应管恢复室温后,在 60℃水浴锅中加热 24h。将反应结束的样品用 200μL 的移液枪一滴一滴地滴加到20mL 双蒸水中(漩涡),将水洗后的溶液加入截留分子量 8000-14000 的再生纤维素透析袋中,以超纯水为透析液透析 48h。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的液体置于冷冻干 燥 机 中 冻 干 即 得 聚 甲 基 丙 烯 酸 乙 酯 - 聚 甲 基 丙 烯 酸 二 甲 氨 基 乙 酯(PEMA-b-PDMAEMA)。其余二嵌段共聚物如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EMA-b-PHE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羟乙酯(PEMA-b-PHEA)、聚甲基 丙 烯 酸 乙 酯 - 聚 ( 甲 基 丙 烯 酸 二 甲 氨 基 乙 酯 - 丙 烯 酸 羟 乙 酯 )[PEMA-(PDMAEMA-co-PHE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PEMA-b-PMAA)

二嵌段共聚物,反应流,四氢呋喃,示差折光检测器


第一部分 二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四氢呋喃挥发完全后用 0.45μm 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然后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其分子量,,样品的最终浓度为 0.2 mg/mL。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 1.0mL/min,标准品为聚苯乙烯。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晓民;曹敏;冯见艳;葛炳辉;魏梦媛;;聚合物基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1)[J];中国胶粘剂;2017年09期

2 彭浩;;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专利技术综述[J];化工管理;2016年20期

3 余传柏;韦春;;聚合物基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J];材料导报;2011年05期

4 徐睿杰;雷彩红;杨志广;刘舜莉;廖敦锃;;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J];宇航材料工艺;2011年06期

5 田农;薛忠民;方晓敏;张佐光;;聚合物基阻尼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6期

6 王劲;齐(?)华;邱华;李春华;;聚合物基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06期

7 龚文化,曾黎明;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2年04期

8 杨灿文;俞锡健;连潮君;;土工聚合物工程性能检测方法综述[J];路基工程;1988年03期

9 ;《过氧化物硫化》[J];橡胶译丛;1989年04期

10 黄元富;杨诚;陈明华;丁龙福;芮立;沈健;;反气相色谱法研究聚合物-探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善银;苏民社;殷卫峰;;应用于天线的高介电常数聚合物基覆铜板[A];第十三届中国覆铜板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许永静;殷卫峰;杨中强;沈文斌;李威;;白炭黑添加量对埋容用高介电聚合物基板材性能的影响[A];第十六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吴丹;谢惠民;王庆华;;电致屈曲法测量金属薄膜/聚合物基底界面韧性[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任杰;;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成飞;;聚合物基复合声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A];2016年全国声学设计与演艺建筑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李林科;滕婕;张洪波;宋媛;王锦艳;蹇锡高;赵明山;;新型聚合物基光波导材料成膜工艺及光学特性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陈林;胡小链;左立见;施敏敏;陈红征;;聚合物基太阳电池材料的设计和薄膜形貌优化[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柳占立;;纤维/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多尺度研究[A];重庆大学2013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9 许欢欢;王超展;卫引茂;;聚合物基硼酸亲和材料制备及其对核苷的分离富集[A];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5年

10 朱光明;高守超;王浩;马小燕;;聚合物基PTC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孙瑞华;瓦克将在南京建聚合物基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张裕;荷兰研制高性能新型化纤[N];中国纺织报;2003年

3 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郑天雷;引外地才 发本地财[N];徐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文慧;高性能聚酰亚胺基及聚苯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林晶晶;聚合物/介孔硅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李建立;新型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4 薛秀丽;沉积在聚合物基底上微纳米金属薄膜的屈曲和断裂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葛圆圆;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李晓丽;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武文玲;不同维度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童彬;聚合物基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任粒;聚合物基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介电和磁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10 滕婕;聚合物基光波导器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维;水对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年

2 刘娇;聚合物纳米载体口服给药与肠道黏液作用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3 刘凯良;固态锂空气电池用新型聚合物基复合电解质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4 张燕春;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老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5 周琨;导电型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6 郭文峰;新型多省并醌高介电聚合物的合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硕;地聚合物基路面修补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丁文赢;新型聚合物基定形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祝芳南;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10 吴静;新型地聚合物基建筑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1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11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