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胆汁酸的变化及其血清对HepaRG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6 16:12
【摘要】:目的(1)基于甘肃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胆汁酸(Bile acids,BAs)的测定及含量分析,建立健康人群血清BAs参考值范围,考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BAs的变化情况。(2)基于T2DM患者血清及BAs孵育的Hepa RG细胞,分别考察T2DM患者血清及BAs对该细胞系相关核受体、转运体与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初探T2DM患者血清BAs的变化机制。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与单纯T2DM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生化指标,采用超高效液质联用仪(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UPLC-MS/MS)测定其血清BAs的含量并对其组成进行初步分析。(2)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考察T2DM患者血清及BAs孵育Hepa RG细胞后对其胆酸盐外排泵(Bile acid efflux pump,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er,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polypeptide 1B1,OATP1B1)、法尼醇X受体(Farnesyl alcohol X receptor,FXR)、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孕甾烷X受体(Progesterone X receptor,PXR)、细胞色素P4503A4(Cytochrome P4503A4,CYP3A4)表达的影响。结果(1)健康人群血清BAs绝对水平无显著的年龄与性别差异。相较于健康人群血清BAs水平,T2DM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s)、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硫酸化甘氨熊去氧胆酸(Sulfated glycine glycoursodeoxycholic acid,S-G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牛磺胆酸(Taurocholicacid,TCA)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而甘氨石胆酸(Glycolithocholic acid,GLCA)、硫酸化石胆酸(Sulfated lithocholic acid,S-LCA)、硫酸化甘氨鹅去氧胆酸(Sulfated glycine chenodeoxycholic acid,S-GCDC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2)相比于健康人群,T2DM患者血清孵育Hepa RG细胞后,其核受体FXR、CAR、PXR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1),外排型转运体MRP2、BSEP及摄取型转运体OATP1B1显著性增加(P0.01),摄取型转运体NTCP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健康人群与T2DM患者血清中加入生理浓度25×、50×、100×的CDCA/DCA孵育Hepa RG细胞后,其核受体FXR、外排型转运体MRP2、BSEP表达显著性增加(P0.05),摄取型转运体NTCP、核受体CAR及药物代谢酶CYP3A4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而核受体PXR的表达只有给予DCA时才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1)通过125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建立了甘肃地区健康人群19种血清BAs参考值范围。相比于健康人群,T2DM患者血清TBAs、CDCA、DCA、TCDCA、TCA的含量显著增加,同时GLCA、S-LCA、S-GCDCA的含量显著降低。(2)T2DM患者血清孵育Hepa RG细胞后其核受体FXR、CAR表达显著降低,摄取型转运体OATP1B1表达显著增加,提示T2DM患者血清中TBAs、CDCA、DCA、TCDCA、TCA含量的显著增加可能与其核受体FXR被抑制有关,血清中S-LCA、S-GCDCA含量的显著降低可能与其核受体CAR的表达下调及摄取型转运体OATP1B1的表达上调有关。(3)T2DM患者血清及健康人群血清中加入生理浓度25×、50×、100×的CDCA/DCA后所孵育的Hepa RG细胞,其核受体FXR被激活后上调外排型转运体BSEP、MRP2的表达,下调摄取型转运体NTCP、核受体CAR及代谢酶CYP3A4的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6
【图文】: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胆汁酸的变化及其血清对 HepaRG 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CYP27A1)为此过程的主要限速酶[21, 22]。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合成的 BAs 在它们分泌到胆小管腔之前,初级 BAs 末端侧链的羧酸基团会和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产生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的 BAs。该反应由过氧化物酶体 BAs 辅酶-A:氨基酸 N-酰基转移酶(Amino acidN-acyltransferase, BAAT)催化,高效率的此酶将导致超过 98%的从肝脏排泄的BAs 被酰胺化。在人体生理条件下形成的牛磺酸和甘氨酸结合物的比例为 3:1,这主要取决于牛磺酸本身的特性,因为 BAAT 对该氨基酸具有更大的亲和力[23]。BAs 的结合对于它们的溶解和分泌进入胆汁十分必需,此过程赋予了这些分子两亲性质,该性质对于 BAs 在消化过程中的乳化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共轭还会降低 BAs 的毒性,减少其在肠道内的被动重吸收。
ltidrug resistance, MDR3 / ABCB4)和 ABCG5 / ABCG8 异二聚体的这种共分泌允许在胆汁内形成胶束,以保护胆汁系统免受高 BAs作用,分泌的 BAs 先储存于胆囊中;BAs 还经分布于胆管上皮细相关蛋白 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3, MRP3)和定位胞的多耐药相关蛋白 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 M排,此外,有机溶质转运蛋白(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 α/β, OST量的 BAs 外排。储存于胆囊中的 BAs 在摄取膳食后响应缩lecystokinin,CCK)的诱导下经胆囊收缩排入肠腔,后经回肠末端上上的钠依赖性转运蛋白(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icd tra)主动重吸收(≥95%),从肠道重新吸收的初级和次级 BAs 与回蛋白(Ileal bile acids binding protein, I-BABP)结合,并从顶端面转胞的基底外侧膜,在异二聚体有机溶质转运蛋白 OSTa/β的作用下回肝脏,再经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或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a+/taurocholate contransporting poly)摄取重新进入肝细胞[25],如图 1-2 所示。
本文编号:2730560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6
【图文】: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胆汁酸的变化及其血清对 HepaRG 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CYP27A1)为此过程的主要限速酶[21, 22]。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合成的 BAs 在它们分泌到胆小管腔之前,初级 BAs 末端侧链的羧酸基团会和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产生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的 BAs。该反应由过氧化物酶体 BAs 辅酶-A:氨基酸 N-酰基转移酶(Amino acidN-acyltransferase, BAAT)催化,高效率的此酶将导致超过 98%的从肝脏排泄的BAs 被酰胺化。在人体生理条件下形成的牛磺酸和甘氨酸结合物的比例为 3:1,这主要取决于牛磺酸本身的特性,因为 BAAT 对该氨基酸具有更大的亲和力[23]。BAs 的结合对于它们的溶解和分泌进入胆汁十分必需,此过程赋予了这些分子两亲性质,该性质对于 BAs 在消化过程中的乳化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共轭还会降低 BAs 的毒性,减少其在肠道内的被动重吸收。
ltidrug resistance, MDR3 / ABCB4)和 ABCG5 / ABCG8 异二聚体的这种共分泌允许在胆汁内形成胶束,以保护胆汁系统免受高 BAs作用,分泌的 BAs 先储存于胆囊中;BAs 还经分布于胆管上皮细相关蛋白 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3, MRP3)和定位胞的多耐药相关蛋白 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 M排,此外,有机溶质转运蛋白(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 α/β, OST量的 BAs 外排。储存于胆囊中的 BAs 在摄取膳食后响应缩lecystokinin,CCK)的诱导下经胆囊收缩排入肠腔,后经回肠末端上上的钠依赖性转运蛋白(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icd tra)主动重吸收(≥95%),从肠道重新吸收的初级和次级 BAs 与回蛋白(Ileal bile acids binding protein, I-BABP)结合,并从顶端面转胞的基底外侧膜,在异二聚体有机溶质转运蛋白 OSTa/β的作用下回肝脏,再经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或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a+/taurocholate contransporting poly)摄取重新进入肝细胞[25],如图 1-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游龙泰;杨春静;冷新;董晓旭;刘艺;赛那;倪健;;苦参碱致HepaRG细胞毒性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8年12期
2 李洪芳;孙树森;张涛;唐富山;;HepaRG细胞在药物代谢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19年08期
3 胡丽霞;陈辰;张红;;茜草对苍耳子诱导的HepaRG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年10期
4 蒋黎;兰林;李俊刚;王宇明;刘国栋;;利用bcl-2抗Fas凋亡特性联合Fas抗体促进人鼠嵌合肝中人肝细胞的增殖[J];重庆医学;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荣雪;李锋;赵善仓;李大鹏;;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HepaRG细胞的联合毒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亚娥;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胆汁酸的变化及其血清对HepaRG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2 李甲志;不同基底硬度在调控Hepa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中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30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305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