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靶向AcrB外排蛋白的喹唑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以及逆转多药耐药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20:23
【摘要】:抗菌药物在保障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抗菌药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使用以及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出现及日渐恶化。多重耐药细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发展和传播,不断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耐药的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使得常规药物所对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效力不断降低甚至消失。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称,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因此,开发研究具有新型作用机制或可增加传统抗菌药物抗菌效力的药物刻不容缓。近年来,细菌耐药机制得到不断地研究和确证,细菌外排泵所导致的药物外排被认为是细菌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导致革兰氏阴性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则是广泛分布于其细胞膜上的AcrAB-TolC外排泵的过表达。AcrAB-TolC外排系统中的AcrB蛋白在药物外排转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抑制AcrB外排蛋白的生物功能,可以增强耐药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逆转细菌的耐药性,恢复抗菌药物的原有抗菌效力。AcrB已成为现如今开发新型对抗耐药细菌药物的理想靶点。本文中,我们以AcrB为靶点,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4-异戊氧基-2-萘苯甲酰胺为先导,参考吡喃并吡啶类MBX-2319的结构特征,综合这两个化合物的作用模式,根据作用靶点的结构以及与底物的结合特点,采用化合物优势片段骈和原理的合理设计手段,设计并合成了共44个新型的喹唑啉类AcrB抑制剂,并测定了它们的固有抗菌活性、抗菌增敏活性、尼罗红外排抑制活性以及对内外膜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测定了它们细胞毒性。在固有抗菌活性实验中,所有目标化合物对野生型E.coli BW25113菌株的MIC值均大于128 μg/mL,排除了化合物与抗菌剂联用时自身对抗菌活性的影响。在抗菌增敏活性的实验中,19个化合物表现出了对氯霉素,红霉素和四苯基膦对野生型E.coli BW25113菌株的增敏活性。在A系列中,有8个化合物对氯霉素,红霉素和四苯基膦表现出相应的增敏活性。其中A-GXJ-15表现出最好的活性,在128 μg/mL浓度下,能分别提高氯霉素,红霉素和四苯基膦增敏活性8倍;在B系列中,有11个化合物都表现出了相应的增敏活性,在128μg/mL浓度下,B-GXJ-7活性最好,能分别提高氯霉素,红霉素和四苯基膦增敏活性16,2和4倍;其余化合物能分别提氯霉素,红霉素和四苯基膦增敏活性2至4倍。尼罗红外排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GXJ-8、A-GXJ-15、A-GXJ-16和A-GXJ-21在50 μM浓度下就可以100%阻碍尼罗红的外排,优于于阳性对照4-异戊氧基-2-萘苯甲酰胺;化合物A-GXJ-10、A-GXJ-14、B-GXJ-5、B-GXJ-6、B-GXJ-7和B-GXJ-11在100μM浓度下可以完全抑制尼罗红的外排,与阳性对照化合物相当。对内外膜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抗菌增敏活性和尼罗红外排抑制活性的目标化合物,均不对外膜渗透性产生影响;在128μg/mL的测定浓度下,化合物A-GXJ-12和B-GXJ-13对内膜稳定性没有影响。综合来看,化合物A-GXJ-12和B-GXJ-13在一定程度上符合AcrB抑制剂的条件:(1)能恢复抗菌药物对AcrB过表达菌株的抗菌效力;(2)对AcrB的外排底物具有外排抑制作用(如尼罗红);(3)对细菌内外膜稳定性不具影响。化合物A-GXJ-15和B-GXJ-7虽表现出强效的抗菌剂的增敏活性以及AcrB底物的外排抑制活性,也不会破坏外膜的渗透性,但是会对内膜质子梯度产生影响,说明除了具有抑制AcrB抑制作用外,还存在其他机制来使抗菌剂的增敏作用增强,极有可能是化合物切断了 AcrB运转的能量来源,阻碍其外排作用。同时,化合物A-GXJ-15和B-GXJ-7对Hela细胞的IC50值均大于128μg/mL,说明化合物在具有良好抗菌增敏活性的浓度下,对哺乳细胞不具备毒性。本文探讨的喹唑啉结构衍生物是全新结构的AcrB抑制剂,是我们首次发现,之前未见文献报道,它们作为AcrB抑制剂有着进一步优化的巨大潜力。该研究为新型的AcrB抑制剂的研究和发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为治疗AcrB介导的多药耐药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14;R96
【图文】:

母核,苯甲酰胺,堆积作用,芳环


a邋4-isopentyloxy-2-naphthalenecarboxamide逦邮1逡逑b逡逑Fig.8.邋(a)邋Structure邋of邋4-isopentyloxy-2-naphthalenecarboxamide.邋(b)邋The邋binding邋mode邋of逡逑4-isopentyloxy-2-naphthalenecarboxamide邋with邋the邋amino邋acids邋in邋distal邋pocket邋of邋AcrB.逡逑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发现,MBX-2319和4-异戊氧基-2-萘苯甲酰胺在与AcrB逡逑的远端结合口袋的主要作用方式上极为相似:1.母核结构中的芳环都与Phe628逡逑产生Ti-Tc堆积作用;2.芳环上的疏水性侧链都与Phel78产生7WI堆积作用或疏水逡逑作用力。因此我们通过化合物结构优势片段拼和原理,将这两个化合物中的活性逡逑母核片段,即吡喃并吡啶环和萘环,骈和得到喹唑啉环,并以此环作为母核结构逡逑设计了新型的化合物作为AcrB蛋白抑制剂。同时,我们将MBX-2319和4-异戊逡逑氧基-2-萘苯甲酰胺中其他活性基团,如吗啉环和甲酰胺结构,也引入到新的分逡逑子中,期望增强化合物分子与结合口袋的相互作用力(Fig.邋9)。逡逑0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翔;汤承浩;蒋向辉;王绍云;张国辉;苟体忠;胡秀虹;;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英文)[J];农药学学报;2017年02期

2 蒙小英;张秀平;;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基氨基)喹唑啉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医药工业;1988年05期

3 郑培根;刘益州;杜培娟;康从民;;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6年09期

4 郑海清;王欢欢;黄云云;张豪;黄权;刘骏;;三光气在合成4-氯-6-碘喹唑啉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09期

5 聂小燕;刘宁;归国风;;3(4)-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6 许航线;;喹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合成研究新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6年10期

7 康从民;周海燕;;2,5-二甲基-3,4-二氢-4-氧代喹唑啉的合成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年06期

8 康从民;张德华;吕英涛;;2,6-二甲基-3,4-二氢-4-氧代喹唑啉的合成研究[J];化学世界;2009年01期

9 杨尚君,丁明武;新型2-芳氧基-3H-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3年03期

10 史疆;地里夏提·白克力;张晨;鄂晓;尹东锋;王晓锋;;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VA啉-2(1H)-酮的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药房;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刚;黄银久;李鹏程;曹琨;徐胜广;温全武;李明专;;含硒喹唑啉盐类化合物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6)[C];2015年

2 杨留攀;李加荣;;微波促进下水相中合成2,3-二氢喹唑啉-4(1H)-酮[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杜小龙;姜海霞;滕诗蕾;王万军;姜标;;8-硝基喹唑啉环合成新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周建峰;娄凤文;孙小军;安礼涛;朱凤霞;朱惠琴;王红艳;赵朴素;;微波辐射下一锅法合成2-芳基-3-(1-萘基)喹唑啉-4(3H)-酮[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丁明武;杨尚君;;2-取代喹唑啉酮及噻吩并嘧啶酮的合成[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刘美林;舒苗苗;姚超超;殷国栋;;铜催化串联合成11H-吡啶[2,1-b]喹唑啉-11-酮衍生物[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C];2016年

7 张立军;张奇;钱东峰;魏霞;钟叙平;李加荣;;微波促进下1,2-二氢喹唑啉酮的绿色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覃雪梅;郭爽;胡利明;;以EGFR为靶标的喹唑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6)[C];2015年

9 曲峰;魏杰;朱鹏任;沈晓琛;叶艳春;程琪玮;武静;和平;;喹啉并[1,2-c]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0 熊俊;任志林;丁明武;;连续的多组分Ugi/aza-Wittig反应合成多取代喹唑啉[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健;口服喹唑啉药物Tarceva或可作为维持疗法用于晚期肺癌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雪梅;基于喹唑啉结构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2 赵旦;基于碳氢键官能团化的喹唑啉衍生物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3 钟莹;新型喹唑啉及其它含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与性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周晓力;优势结构喹唑啉-2,4-二酮类及4H-1,4-苯并二氮(?)-2-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叶兴琳;2,4-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6 柴兰琴;喹唑啉、香豆素类衍生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7 刘栋;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邢志勇;苯甲酰胺和硫脲衍生物的光化学性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大伟;新型三酮类HPPD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宁波;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影像构建及验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碗晓敏;NNN钳形钌化合物催化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顾新杰;靶向AcrB外排蛋白的喹唑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以及逆转多药耐药活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刘统申;新型喹唑啉酮类PI3Kδ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评价[D];山东大学;2019年

4 张渊广;铑催化2-芳基喹唑啉酮碳氢活化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郭瑞;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刘亚威;碳杂键的构建及其在硫醚和喹唑啉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8年

7 张晓初;HCCP促进喹唑啉(硫)醚的制备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乔瑞;喹唑啉酮并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D];温州大学;2017年

9 仪永康;抗肺癌药物关键中间体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工艺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0 白雪娇;2-杂芳基喹唑啉酮化合物的合成、性质3-及其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3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73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