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海带多糖酸解产物的分离分析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20:41
【摘要】:来源于海带的酸性多糖在结构和组成上均表现出复杂、不均一的特性。采用无机酸降解海带多糖是常用的多糖解聚方法,此外,醇沉也是传统的纯化海带多糖的方法。提取过程、分离纯化方法及降解流程的不同都会导致海带多糖的分子量、结构、组成上的差异,进而导致活性的差异。本文对海带多糖酸解后的产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探究海带多糖酸解及沉降的条件,得到了多种结构和组成较特殊的组分,并对相应组分的活性进行了考察;从酸解产物中制备了系列硫酸化岩藻寡糖,并对主要寡糖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具有强免疫调节作用的硫酸杂多糖的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机制。具体的有:1通过设置降解时间、沉降浓度以及选择不同沉降剂,对酸解得到的产物的化学组成及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总结不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流程制备了7个组分(OF1、OF2、OF3、OF4、OF5、PF1和SHP),包括水解条件下断裂的寡糖组分和较难水解的多糖组分,其中寡糖组分OF1-OF5为单糖组成以岩藻糖为主的寡糖混合物,PF1及SHP为杂多糖,分子量大于20 kD。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寡糖组分均不能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一氧化氮,而多糖组分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在马兜铃酸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损伤的模型中,只有OF3和OF5在0.5 mg/mL时,以及PF1(0.5 mg/mL和1 mg/m L)表现出肾保护作用(p0.05),其余组分没有活性。2结合薄层色谱、电喷雾质谱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对OF1和PF1进行了化学分析及活性考察。OF1主要为硫酸化的岩藻寡糖片段,不能激活巨噬细胞,但是其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级组分却具有明显的免疫诱导作用;在PF1分离组分中,发现一种葡糖岩藻半乳聚糖,其单糖组成中半乳糖:岩藻糖=2:1,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3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对OF2进行了分离,制备了系列硫酸化岩藻寡糖共6个组分,采用串联质谱方法对其中的7种单硫酸化和二硫酸化岩藻寡糖进行了结构表征,包括单硫酸化岩藻单糖、二糖、三糖、四糖(FucS、Fuc_2S、Fuc_3S、Fuc_4S),二硫酸化岩藻三糖、四糖、五糖(Fuc_3S_2、Fuc_4S_2、Fuc_5S_2)。6个组分中,只有F1、F2、F3可以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分泌,其他三个组分没有活性。4 SHP为具有强免疫调节作用的低硫酸化杂多糖,经降解后发现其含有的结构单元中,以葡萄糖醛酸寡糖(聚合度1-11)和甘露葡萄糖醛酸寡糖为主,还有少量的硫酸岩藻寡糖、杂合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寡糖。对SHP细胞水平的免疫诱导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SHP作用于RAW 264.7巨噬细胞后,它可以被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识别,并产生相应信号,之后激活蛋白激酶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从而将信号传输到细胞核内,进而激活核因子κB和激活子蛋白与炎症相关基因结合,从而引发炎症因子的转录和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15
【图文】:

沉降剂,糖醛酸含量,岩藻糖,硫酸根


图 2.1 不同降解时间对 SPF1 的岩藻糖、硫酸根和糖醛酸含量的影响,均使用乙醇作为沉降剂。A:降解结束后 50 %终浓度沉降;B:降解结束后 70 %终浓度沉降;C:降解结束后 90 %终浓度沉降。Fig. 2.1 Effect of degradation time on the fucose, sulfate and glucoronic anid content of SPF1, andthe precipitation reagent was EtOH. A: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was 50 %, B: precipitationconcentration was 70 %, C: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was 90 %.2.1.4.3 沉降浓度对 SPF1 的岩藻糖、硫酸根和糖醛酸含量的影响降解 7 小时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乙腈或丙酮进行沉降,得到的 SPF1 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如图 2.2 显示,当用乙醇作为沉降剂时,岩藻糖、硫酸根和糖醛酸的含量均未受到沉降浓度的影响,即多糖酸解 7 小时后,用 50 %至 90 %之间的乙醇沉降时得到的 SPF1 在化学组成上差异不大。但当用乙腈或丙酮作为沉降剂时,产生的 SPF1 的岩藻糖含量在 90%时最高(33.21%、42.65%),而糖醛酸含量在 90 %时最低;而当采用 50 %丙酮进行沉降时,硫酸根含量明显降低。

岩藻糖,糖醛酸含量,沉降剂,降解时间


图 2.2 不同沉降终浓度对 SPF1 的岩藻糖、硫酸根和糖醛酸含量的影响,降解时间均为 7小时。A:沉降剂为乙醇;B:沉降剂为乙腈;C:沉降剂为丙酮。Fig. 2.2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on the fucose, sulfate and glucoronic anid content ofSPF1, and the degradation time was 7 h. A: precipitation reagen was EtOH, B: precipitationreagen was can, C: precipitation reagen was acetone.2.1.4.4 沉降试剂对 SPF1 的岩藻糖、硫酸根和糖醛酸含量的影响探究沉降剂的选择对 SPF1 化学组成的影响,从前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乙醇与乙腈、丙酮存在一定的差别。图 2.3 展示了降解时间分别为 3 小时、5 小时和 7 小时时,用 90%的沉降剂进行沉降。降解 3 小时和 5 小时,岩藻糖的含量变化是一致的,采用丙酮作为沉降剂时岩藻糖含量最小,而采用乙腈作为沉降剂时岩藻糖含量最高;而当降解时间为 7 小时,采用丙酮沉降后得到的 SPF1 的岩藻糖含量最高。

糖醛酸含量,沉降,沉降剂,岩藻糖


第二章 海带多糖的酸解方法研究及细胞活性筛选而沉降剂的不同对 SPF1 糖醛酸含量的影响在不同降解时间时表现不同,其中,降解 5 小时后用不同沉降剂所得的 SPF1 糖醛酸含量在 2.43 %-2.87 %之间,基本没有差异;而降解 3 小时时,乙醇和乙腈沉降所得 SPF1 的糖醛酸含量较低(1.44%、1.38%);降解 7 小时采用 90%乙腈沉降时糖醛酸含量最低(0.91%)。由此可见,不同降解时间时,沉降剂的选择不同对 SPF1 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晓芳;袁丹丹;张余慧;王t$椺;;海带多糖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J];饲料广角;2018年04期

2 吴晓青;吴水华;钟碧萍;王倩文;;复方海带多糖袋泡茶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17期

3 薛磊;;海带多糖的药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7期

4 刘敏;彭臻菲;方哲翔;张其清;许小平;;海带多糖硫酸酯对bF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年03期

5 刘宝亮;曹桂萍;张金涛;张梅;;超声波-双水相协同提取海带多糖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6 牛文;赵云峰;徐承水;;海带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2期

7 刘会娟;;海带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新进展[J];甘肃畜牧兽医;2010年05期

8 贾彦明;闵伟红;;海带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年08期

9 鲁波;刘爱群;黎静;谢露;;海带多糖对内皮细胞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9期

10 王庭欣,赵文,蒋东升,秦淑贞,马晓彤,边庆荣,张俊刚;海带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静;杨晓梅;谢露;;海带多糖在心理应激状态下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邝荔;柳一鸣;谢瑜珊;王凤新;邓穗平;欧阳健明;;降解海带多糖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调控[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黎静;谢露;杨晓梅;;海带多糖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综述[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奖会议综合摘要[C];2011年

4 石振艳;毛小红;倪倍倍;王园园;岳旺;;海带多糖对铅中毒雄性小鼠生殖的影响[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雪;李八方;董诗竹;李芳;;海带多糖抗氧化活性及机理的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庭欣;赵文;蒋东升;秦淑贞;马晓彤;边庆荣;张俊刚;;海带多糖对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7 黎静;谢露;;海带多糖L01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影响[A];第九届广西生理科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高金洪;黎静;陈锋;刘家存;莫振华;魏茜敏;;海带多糖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对光老化皮肤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研究[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谢露;陈蒙华;刘爱群;黎静;;海带多糖L01对实验性血管内皮损伤老龄大鼠血小板活性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夏爽;阮林;韦力;;海带多糖对放射性脑损伤的记忆功能障碍和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刘艳芳 整理;电离辐射损伤男性生殖健康 海带多糖提供有效保护[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河南巩义市第二人民医院 白淑贤;海带[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张正修;以食攻毒不妨一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耿丽华;海带多糖酸解产物的分离分析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2 李

本文编号:2777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77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