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化疗药物CPT-11对腹腔巨噬细胞和B1细胞的长期毒性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4:15
【摘要】:目的:CPT-11(伊立替康)是治疗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腹腔巨噬细胞与B1细胞是腹腔内最重要的两类组织定居的固有免疫细胞,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护胃肠固有免疫稳态。此前的研究发现,CPT-11对肠上皮和腹腔巨噬细胞有毒害作用。经CPT-11化疗后,药物对腹腔固有免疫细胞的损伤,以及损伤后后是否可以自我修复尚不清楚。为此,在本课题中我们进行了四方面的研究:其一,检测腹腔注射CPT-11对腹腔固有免疫细胞(包括腹腔巨噬细胞和B1细胞)表型和数量的影响;其二,同品系小鼠腹腔细胞和骨髓细胞过继到CPT-11腹腔给药处理后的小鼠后,检测后者腹腔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表型和数量;其三,CPT-11灌胃处理,对腹腔巨噬细胞和B细胞数量的影响;其四,检测CPT-11腹腔给药处理对抵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染的免疫能力(生存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CPT-11对固有免疫细胞的毒性作用,为有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优化化疗方案提供实验参考数据。方法:1.动物实验:C57BL/6(6-8周龄)小鼠适应性养殖一周后,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Control组、Vehicle组和CPT-11组,其中CPT-11组腹腔注射CPT-11(200 mg/kg),Vehicle组注射等量溶剂,Control组不做处理。每组按药物处理时间分亚组,各亚组分别为6只小鼠。CPT-11处理当天记为day0。继续养殖,每天监测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分别在day3,day7,day14,day28,day56,分别取其腹腔细胞,经抗体标记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数量和表型。其中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识分子为CD11b、F4/80和MHCⅡ,B细胞的表面标识分子为CD23和CD19。2.细胞实验:取小鼠腹腔细胞,种在玻璃底的dish(5×10~5 cell/dish)中,在37℃培养箱中培养2小时至贴壁,吸弃未贴壁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显微技术检测腹腔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识分子CD11b,F4/80和胞内转录因子GATA6的表达情况。3.细胞过继移植:取同品系正常的小鼠腹腔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过继到经腹腔注射CPT-11处理7天后的小鼠体内。过继后三周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和比例。4.细菌感染小鼠实验:小鼠分成3组,分别为Control组、Vehicle组和CPT-11组。Control组不进行任何处理,Vehicle组腹腔注射溶剂,CPT-11组腹腔注射200 mg/kg的CPT-11悬浊液。7 d后,把亚致死剂量(1×10~9 CFU)大肠杆菌活菌悬液。每隔6 h观察一次并且记录小鼠的生存情况,连续观察4天(总共观察96 h)。5.组织化学观察:将小鼠处死后,取出大小肠立即用4%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用蔡司倒置显微镜,选择Zeiss Axio Observer D镜头彩色CCD拍照获取图片。结果:1.小鼠腹腔注射CPT-11后,其腹腔巨噬细胞表型为CD11b~+F4/80~(hi)GATA6~+的大腹腔巨噬细胞(LPMs)在一周内大量消失,但是14天后具有上述表型的细胞开始逐渐增加,说明该亚群细胞在自我恢复之中。然而,LPMs数量恢复的速度缓慢,停药后两个月(day56)LPMs的数量仅及Control或Vehicle对照小鼠LPMs数量的一半,说明CPT-11腹腔注射对腹腔巨噬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并且恢复过程漫长。2.CPT-11腹腔给药后,腹腔内B1和B2细胞的数量明显下调。CPT-11处理3天后,小鼠体内B细胞比例占腹腔细胞总数的比例下降至3%。但是56天后小鼠腹腔细胞中B细胞在数量上几乎完全恢复正常。3.CPT-11腹腔注射处理一周后的小鼠进行同品系小鼠腹腔细胞和骨髓细胞过继移植。在上述细胞移植后21天,分析小鼠体内腹腔细胞的表型和细胞数量。结果显示,LPMs(CD11b~+F4/80~hii MHCⅡ~(low))的比例和数量与对照组(只经CPT-11处理的小鼠)相比都有明显增加;而CPT-11处理后移植骨髓细胞的小鼠,其LPMs与对照组相比在数量上虽然也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种细胞过继移植小鼠中,其SPMs(CD11b~+F4/80~lowow MHCⅡ~(hi))的比例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4.随后我们观察了CPT-11腹腔给药处理是否削弱小鼠抗细菌(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CPT-11腹腔注射的小鼠,7天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与细菌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其存活率明显下降。5.CPT-11灌胃对小鼠腹腔细胞同样有损伤作用。小鼠经400 mg/kg CPT-11连续灌胃两次后,在day3检测到腹腔巨噬细胞(LPMs和SPMs)和B细胞的比例虽然没有明显减少,GATA6阳性细胞的比例也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腹腔细胞的总数与正常对照小鼠腹腔细胞总数相比减少了约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小鼠经灌胃处理后从第四天开始陆续死亡,死亡前(day3)的解剖实验发现,其肠道上皮出现严重的水泡样病变。另一组实验采用400 mg/kg CPT-11灌胃一次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CPT-11处理的小鼠腹腔细胞总数在day7和day14也减少到~9×10~5(与Control组相比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结果说明口服CPT-11对腹腔固有免疫细胞的损伤作用(与腹腔注射相比)稍弱,但对肠道上皮的直接损伤作用很大。结论:CPT-11对腹腔巨噬细胞和B细胞有长期毒性,并且受损的腹腔巨噬细胞和B1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恢复过程较慢。过继移植同品系小鼠腹腔细胞可以加快腹腔固有免疫细胞的恢复,因此有望借此方法加速化疗病人腹腔固有免疫稳态的恢复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65
【图文】:

异构体,丁酰胆碱酯酶,代谢过程,酯酶同工酶


图 1.1 CPT-11 与 SN-38 异构体的 pH 依赖性平衡。Figure 1.1 The pH dependence of CPT-11 and SN-38 isomers is balanced. Underphysiological pH, the lactone rings of CPT-11 and SN-38 can be hydrolyzed intocarboxylic isomers. The acidic environment, mainly in the form of lactone, is theactive form of the drug.1.2 CPT-11 代谢过程CPT-11 被两种羧基酯酶同工酶(CES1 和 CES2)和丁酰胆碱酯酶在人体内水解成活性代谢物 SN-38(如图 1.2)。CES1 和 CES2 主要分布于肝、结肠、肾和血细胞,而丁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血浆中[16]。这些酯酶的转化主要发生在肝内,是一个相对缓慢和低效的过程,因为只有 2-5%的 CPT-11 被转化为 SN-38[17,

过程图,过程图,肝脏


图 1.2 CPT-11 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图[6]。CPT-11 经过静脉注射到血液,部分被血液中的羧基酯酶(CES)和丁酰胆碱酯酶水解成活性代谢物 SN-38,由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 转运体将 SN-38 主动转运到肝脏。CPT-11 还被肝内细胞色素 P 450(CYP 450)酶,即 CYP3A4 和 CYP3A5 代谢为非活性代谢物 APC和 NPC,NPC 可以在肝脏中由 CES1 和 CES2 转换为 SN-38。或者被肝脏中的CES1/2 水解为活性形式 SN-38。SN-38 经葡萄糖醛酸氧化后,被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灭活至 SN-38G,并排出胆汁中[22]。肠道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可将 SN-38G 解离为 SN-38,从而导致 SN-38 的肠肝循环。Figure 1.2 Irinoteca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The prodrug irinotecan is hydrolyzed intothe active metabolite SN-38 by two isoforms of carboxylesterases (CES1 and CES2) andbutyrylcholinesterase in the human body.

腹腔,巨噬细胞,腹腔注射


图 3.1 CPT-11(200mg/kg)可以快速清除腹腔常驻巨噬细胞。C57BL/6 雌性小鼠分成五批(五个时间段),每批三组:Control 组不处理,Vehicle 组腹腔注射溶剂,CPT-11 组腹腔注射 CPT-11(CPT-11 用量按照小鼠体重 200 mg/kg 计算,注射体积 500 μL/18g),CPT-11 注射当天记为 day0。在 day3 和 day7 分别处死一批小鼠,取腹腔细胞,计数后,相应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表型。(A)采用 FlowJo10.0 对腹腔巨噬细胞分析过程图展示,在 CD11b 阳性细胞群中圈出 LPMs(F4/80hiMHCIIlow)和 SPMs(F4/80lowMHCIIhi)细胞群。(B)CPT-11处理 3 天和 7 天后的流式检测结果。(C)是对(B)的数据统计分析,n=6,***表示 P < 0.001;ns 表示无统计学差异。Figure 3.1 CPT-11 treatment rapidly reduced the numbers of peritonealresident macrophages. C57BL/6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non-treatmen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彩珍;乔福元;;山莨菪碱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7年10期

2 赵彩珍;乔福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 刘义,吕立群;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力的变化[J];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4 王广庆,陈玉林;小鼠烧伤后腹腔巨噬细胞核因子κB的活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5 李成仁,蔡文琴,肖茂磊,杨忠,姚忠祥;P物质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调节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J];解剖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6 卞同华,王晓风,李晓玉;吗啡对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体外影响(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5年05期

7 黄莺;毛惠琴;陈秉衡;;飘尘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后表面Fc受体的变化[J];中国公共卫生;1987年03期

8 韩旭光,吴江声;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期间腹腔巨噬细胞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9 高玉民,尹昕,朱秀雄;妊娠小鼠末梢血白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数量变化[J];解剖学杂志;1988年04期

10 张永祥,邢善田,周金黄;枸杞子多糖及合并应用厌氧短棒杆菌菌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的影响(英文)[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生;潘令嘉;施理;孙勇;张亚历;周殿元;;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王立生;潘令嘉;施理;孙勇;张亚历;周殿元;;共焦镜检测双歧杆菌刺激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后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分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王广庆;韦多;肖仕初;夏照帆;;烫伤后腹腔巨噬细胞IkB-α表达增加[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伍超;陈金萍;张岫竹;代维;刘大维;周继红;;CRH对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朱琪;徐霄龙;宗振平;林佳宝;钟友刚;刘风华;许剑琴;;苦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梁华平;韩健;吴丹;徐祥;王正国;;创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活性降低[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振亮;宋建平;邓伟;张晓艳;田瑞曼;贾丽丽;崔庆安;;当归四逆汤对硬皮病小鼠CD4~+、CD8~+T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A];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孙学成;余震;吴明;朱启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后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A];2013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李岩;金雄杰;宗瑞义;;白桦三萜类物质抗腹水型肿瘤作用及其对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A];2002年灵长类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刘月环;萨晓婴;吴旧生;;四种实验动物腹腔巨噬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明;不同来源腹腔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赵彩珍;正常妊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罗冲;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内毒素血症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毛伟征;激活小鼠网膜乳斑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胃癌SGC-7901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罗华星;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在胃癌腹腔种植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徐静玮;日本血吸虫抗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证据[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张莘莘;黑灵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南昌大学;2014年

8 周寿红;有机磷酸酯杀虫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秦兰;Smc4促进天然免疫应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钱玲玲;A类清道夫受体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重构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静;化疗药物CPT-11对腹腔巨噬细胞和B1细胞的长期毒性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2 齐江姣;白介素-2(IL-2)对布鲁氏菌侵染腹腔巨噬细胞(MΦ)的调节作用[D];石河子大学;2018年

3 董雯雯;禽波氏杆菌ompA-IgY Fc融合蛋白表达及松花粉多糖对鸡体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4 郑丕苗;桔梗多糖结构鉴定及其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5 黄美云;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对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和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6 王浩;腹腔巨噬细胞表型与胃癌浸润胃壁深度关系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范家乔;腹腔巨噬细胞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8 宁玉楼;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张巍;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腹腔巨噬细胞中SR-AⅠ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陈金萍;CRH对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95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95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