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负载导电聚合物的聚谷氨酸纳米凝胶的制备、表征及诊疗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11 21:38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进一步探索高效、安全的癌症诊断与治疗新技术成为可能。光声成像(PA)与光热治疗(PTT)由于具备高效、非侵入性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PA和PTT所需要的光声造影剂和光热转换剂通常由能强烈吸收近红外光的有机或无机材料构成。相比于无机物而言,导电聚合物作为光热转换剂具有理想的安全性,且更易于向临床转化。然而,如何将导电聚合物高效输送到肿瘤部位并内吞依然存在巨大挑战。在我们前期工作中,利用双乳化法将聚谷氨酸(γ-PGA)负载Fe_3O_4构建纳米凝胶,使Fe_3O_4更易于被肿瘤细胞内呑,从而使MR成像效果更好。基于此,本硕士论文利用γ-PGA的稳定性和柔性分别负载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或聚吡咯(PPy)构建两种新型的纳米凝胶(NGs)光热转换剂,用于肿瘤增强的光声成像和高效光热治疗。在第2章中,我们制备了负载PANI的γ-PGA纳米凝胶,用于肿瘤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首先将γ-PGA经过双乳化后形成W/O/W聚合物乳液;随后与胱胺二盐酸盐(Cys)交联形成的γ-PGA/Cys NGs,并以此作为纳米反应器通过静电作用负载苯胺单体,在过硫酸铵(APS)催化下进行原位聚合形成负载PANI的γ-PGA纳米凝胶(γ-PGA/Cys@PANI)NGs。NGs尺寸大小为71.9±15.8 nm,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强近红外(NIR)吸光度使该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性能和光热转换性能,可用于体外癌细胞和异种移植肿瘤模型的光热治疗。在第3章中,我们探究了负载PPy的γ-PGA纳米凝胶用于肿瘤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首先,我们采用第二章中相同方法合成了γ-PGA/Cys NGs;随后,以FeCl_3作为催化剂,通过原位氧化聚合的方法合成负载PPy纳米颗粒的γ-PGA纳米凝胶(γ-PGA/Cys@PPy)。合成的纳米凝胶尺寸大小为38.9±8.57 nm,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胶体稳定性。强近红外(NIR)吸光度使该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性能和光热转换性能,可用于体外癌细胞和异种移植肿瘤模型的光热治疗。此外,我们还探究了放射治疗(RT)与光热治疗(PTT)结合与否以及两种治疗先后顺序对异种移植肿瘤模型治疗效果的影响。总之,我们通过双乳化的方法合成了以Cys为交联剂的γ-PGA/Cys纳米凝胶。随后分别负载导电聚合物PANI或PPy纳米颗粒构建γ-PGA纳米凝胶,用于PA成像和PTT。本论文的材料设计和结果发现为发展新型高效安全的肿瘤诊疗纳米器件,如在以上纳米凝胶纳米平台进一步加载其他成像剂或治疗剂或进行其他多功能(如靶向)化修饰,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提供新思路。
【学位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943
【部分图文】:

示意图,光声,光声信号,成像


1.2 光声(PA)成像与光热治疗(PTT)1.2.1 光声成像概述作为 21 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光声成像,一种新的非侵入式的成像模式,克服了光在组织中的高散射限制,实现了对活体深层组织的高分辨、高对比度成像,从而备受科学界的关注[13-15]。当脉冲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时,组织体内的吸收体会吸收脉冲光能量,产生瞬时升温并且膨胀,从而产生超声波。外传的超声波在这时会被组织体表面的超声探测器接收,接着根据探测到的光声信号来重建组织内光能量吸收分布的图像(如图 1-1)。因此,光声成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光声、超声一体成像;(2)实时成像;(3)长时间跟踪并且进行纵向研究;(4)提供生理监控数据;(5)造影剂/分子成像;(6)具有临床转化性;(7)集结构、功能、分子学成像于一体的多模式成像;(8)成像分辨率高。[16-18]

纳米,凝胶,载体,物理交联


系统多官能团的亲水性或两亲性聚合物,通过的三维网状系统[45]。它具有以下优点:(3)生物相容性好;(4)生物可降解性;(多功能化;(8)良好的稳定性等。制备方[47]、物理交联[48]、光交联[49]、多相单体成的纳米凝胶所采用的交联剂的不同,可联法。物理交联法是指纳米凝胶由于分子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化学交联法是指纳米等技术,引发共聚或缩聚反应产生共价键

流程图,壳聚糖,流程图,纳米


负载导电聚合物的聚谷氨酸纳米凝胶的制备、表征及诊疗应用、羧 基、氨基、酰胺及硫酸基等[50]。基于纳米凝胶以下优点体收到了科研人员的关注:(1)含水量高,可根据外部条件的(2)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可将药物或纳米颗粒包封于其内部较小的粒径,因此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利于生物偶联,从而延长有被动靶向性[51]。例如因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学修饰,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常用的聚多糖素、壳聚糖、支链淀粉、海藻酸钠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将为载体用于药物、蛋白质、基因等物质的递送[52]。Kim 等人法,将金纳米棒作为光热转换剂,二氢卟吩 e6(Ce6)作为光成功能化纳米凝胶,构建了协同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米系统(如图 1-3),在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肿瘤荷瘤小鼠实验统具有良好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伟;邓桂湖;;聚谷氨酸——新型生物刺激剂在农业上的应用[J];磷肥与复肥;2017年03期

2 张亚平;杨庆锋;杜迎辉;;γ-聚谷氨酸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果菜;2015年12期

3 杨庆锋;杜迎辉;张亚平;;聚谷氨酸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吉林农业;2015年06期

4 吴晓珊;倪峰;;γ-聚谷氨酸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5年04期

5 张文;张树清;王学江;;γ-聚谷氨酸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6期

6 王萌;许孝瑞;;γ-聚谷氨酸在农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年10期

7 任淑华;;聚谷氨酸保水剂对玉米的影响[J];现代农业;2013年06期

8 高春媛;惠明;杜小波;王正元;;γ-聚谷氨酸水凝胶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孙晔;鞠蕾;陈君娜;马霞;;细菌纤维素/γ-聚谷氨酸复合膜的物理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6期

10 彭英云;张涛;缪铭;沐万孟;江波;;γ-聚谷氨酸的合成、性质和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凡;枯草芽孢杆菌生产γ-聚谷氨酸过程中副产物积累和粗原料利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彭英云;γ-聚谷氨酸生产、合成机制和抗冷冻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3 睢博文;pH敏感性Y型聚乙二醇—聚谷氨酸键合阿霉素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王启明;基于聚谷氨酸构象转变构建纳米靶向复合胶束及其抗黑色素瘤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耿旭;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的建立及装载顺铂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慧莉;微生物高效生产γ-聚谷氨酸和β-聚苹果酸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郭静;地衣芽孢杆菌及其γ-聚谷氨酸合成调控机理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曹恒;聚氨基酸的合成及其在生物矿化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冯震;Ⅰ顺铂-聚谷氨酸复合物药物修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Ⅱ基于RCAS-TVA系统的小鼠乳腺癌发病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一伟;负载导电聚合物的聚谷氨酸纳米凝胶的制备、表征及诊疗应用[D];东华大学;2018年

2 张浩;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诱变选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3 张二伟;壳聚糖/γ-聚谷氨酸有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4 何贵东;Γ-聚谷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5 邓观杰;含γ-聚谷氨酸新产品开发及在化妆品和种子萌发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刘红阳;农用聚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D];鲁东大学;2016年

7 王卫;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培养基的优化[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8 陈毓曦;γ-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及其缓释型纳米粒的制备[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4年

9 王浩;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10 孙雯雯;γ-聚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及分离提纯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7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37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