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发布时间:2020-10-29 19:31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表面修饰材料结合到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为模型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亲水亲脂性的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考察脂质材料、聚山梨醇酯-80和PEGstearate(PEG-SA)三个因素对TPL-SLN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考察TPL-SLN的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放情况。用MTT法测定其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IC50。结果:最优的处方:脂质材料为7.5%,聚山梨醇酯80(Tween 80)为2%和PEG-SA为2%,其粒径(193.43±6.07)nm,包封率(87.63±0.09)%,载药量(0.33±0.01)%。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近似于球形,DSC分析和X-射线衍射证实TPL以非晶型的形式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稳定性考察发现纳米粒粒径在一个月的贮存期基本没有变化(P0.05),体外释放表明TPL-SLN具有体外缓释特性。TPL-SL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正常肝细胞。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望开发为临床口服用药新剂型。
【文章目录】:
1 材料
    1.1 试药与试剂
    1.2 仪器
    1.3 细胞
2 方法与结果
    2.1 TPL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色谱条件
        2.1.2 线性关系
        2.1.3 回收率和精密度
        2.1.4 脂质体含量测定
    2.2 TPL脂质溶解度的测定
    2.3 载药量、包封率的测定
    2.4 制备方法的选择
    2.5 处方因素考察
    2.6 中心复合设计
        2.6.1 响应面分析
        2.6.2 优化和验证
    2.7 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2.8 纳米粒形态观察
    2.9 纳米粒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1 0 纳米粒的X-射线衍射分析
    2.1 1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1 2 稳定性
    2.1 3 体外释放
    2.1 4 体外抗肿瘤活性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元;夏志林;邓福孝;;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的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05期

2 王曙东;汤淏;李克;;不同树脂富集雷公藤内酯醇的比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6期

3 江华;翟所迪;王晓民;;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放规律研究[J];中国药房;2009年03期

4 林雯;;减毒制剂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J];海峡药学;2009年07期

5 徐小勇,陈欣,何潮洪,鲍立曾,金春晖;工业柱层析分离雷公藤内酯醇的软测量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2期

6 王曙东;汤淏;李克;;不同提取工艺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谢胜新;;雷公藤内酯醇的提取工艺[J];中国药师;2011年10期

8 夏志林,邓思珊,郭舜民;雷公藤内酯醇与表雷公藤内酯醇的HPLC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年11期

9 侯冬枝;谢长生;平其能;杨祥良;徐辉碧;梁晓晖;李赛;;雷公藤内酯醇新型SLN包封率的测定及载体材料筛选[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12期

10 魏宝红;叶静;王莉;曹艳玲;刘晓亚;李志慧;薛宝娟;韦灵玉;张玉杰;;抗肿瘤雷公藤内酯醇半合成衍生物理化性质及其有关物质的研究[J];中南药学;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861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61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