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对胃癌耐药细胞的抑制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0:17
第一部分:GSK-LSD1联合PTX对细胞MGC803/PTX的抑制作用目的:通过计算联合作用指数(combined index,CI)判断联用药物的抗肿瘤效果,比较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抑制细胞生存的能力。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单用于细胞的抑制率。选择抑制率5%~30%之间的浓度进行联用浓度初筛,确定联用时间;选择最佳PTX浓度后再确定GSK-LSD1浓度,计算CI值。结果:成功确定GSK-LSD1与PTX联用最佳时间为72h,最佳浓度分别为100uM及10nM,CI值为0.334,抑制率可达68.09%。第二部分:GSK-LSD1联合PTX联用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研究联用组对细胞MGC803/PTX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1、联用诱导细胞MGC803/PTX凋亡方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及细胞核的形态变化;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otal-PI3K、P-PI3K、Total-AKT、P-AKT(Ser473)、Bax、BCl-2、Total-caspase3、Cleaved-caspase3、Total-PARP、Cleaved-PARP等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联用组具有明显破碎细胞形态及细胞核的能力;联用组较单用组克隆形成率低,细胞凋亡率更高。以上结果表明联用组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为下调P-PI3K、P-AKT(Ser473)、BCl-2的表达;同时上调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2、联用抑制细胞MGC803/PTX转移方法: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ZO-1、Vimentin等蛋白的表达。结果: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联用组较单用组更能抑制MGC803/PTX细胞的转移能力,其具体机制为上调ZO-1的表达、下调Vimentin的表达。3、联用促进细胞MGC803/PTX发生自噬方法:DCFH-DA染色检测胞内活性氧含量;免疫荧光实验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产生。Western blot检测LC3B、P62等蛋白的表达;联用组加入自噬抑制剂3-MA检测LC3B、P62等蛋白含量的表达的逆转变化。结果:DCFH-DA染色检测到联用组显著增加胞内活性氧含量;免疫荧光实验及透射电镜观察到联用组产生更多自噬体。联用组促进细胞MGC803/PTX发生自噬,具体机制为上调LCII/LCI的比例、下调P62的表达;联用组加入3-MA后下调LCII/LCI的比例、上调P62的表达。结论:1.LSD1与微管蛋白是抗肿瘤药物的两个靶点,将两种靶点药物相结合作用于耐药细胞是一种新的药物联用方式。本课题确定了GSK-LSD1与PTX联用的最佳时间为72h,最佳浓度分别为100μM及10nM,抑制率可达68.09%,CI值为0.334,根据Soriano等判断方法0.2≤CI≤0.4为强协同作用;2.联用组作用于MGC803/PTX后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克隆形成率、凋亡率等均发生明显变化;联用组下调P-PI3K、P-AKT(Ser473)、BCl-2的表达;上调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说明联用组通过PI3K/AKT介导的凋亡通路诱导凋亡;3.联用组较单用组明显抑制了细胞MGC803/PTX转移,同时上调ZO-1的表达、下调Vimentin的表达,说明联用组可通过抑制转移而抑制细胞增殖;4.与单用组相比,联用组显著增加胞内活性氧及自噬体含量,且上调LCII/LCI的比例、下调P62的表达,说明联用组促进细胞发生自噬。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95
【部分图文】:
药物作用于MGC803/PTX细胞后细胞及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
图 2.2 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及克隆形成率A.细胞克隆形成能力;B.克隆形成率表 2.1 四组克隆形成率统计Group Colony forming efficiency (%)
药物作用于MGC803/PTX细胞的凋亡检测A.细胞凋亡分布图;B.细胞凋亡率统计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0822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95
【部分图文】:
药物作用于MGC803/PTX细胞后细胞及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
图 2.2 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及克隆形成率A.细胞克隆形成能力;B.克隆形成率表 2.1 四组克隆形成率统计Group Colony forming efficiency (%)
药物作用于MGC803/PTX细胞的凋亡检测A.细胞凋亡分布图;B.细胞凋亡率统计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王新;;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年10期
2 石迪;;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4年05期
3 谢雁鸣;王连心;王永炎;;临床联合用药机制研究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18期
4 邹文斌;李兆申;;中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04期
5 郑一超;马金莲;王志茹;李金凤;赵文;刘宏民;;抗肿瘤药物新靶点:表观遗传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年01期
6 蔡朋朋;王东红;李雪松;郭佳佳;李晶;侯魁元;周丽;;As_2O_3及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和耐药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29期
7 冯思坛;施鑫;;微管相关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8期
8 陈曦;王晗;欧阳学农;吴晶晶;解方为;;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在曲妥珠单抗耐药机制意义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年04期
9 陈莎;韩起;王旭辉;杨明珍;张竹君;陈安;胡川闽;李淑慧;;调节自噬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3期
10 邢风娟;王岩;孟令杰;;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287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708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