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SM-1抗肿瘤药效学及初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02:23
   肿瘤的发生是个多病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肿瘤又属于基因序列和表达异常的细胞疾病,其基因组不稳定、细胞类型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同时又有强大的抗凋亡能力,体现为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失衡。通过选择性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是较为理想的抗肿瘤疗法。大量研究发现,细胞凋亡的发生都会伴有Procaspase-3的激活,而肿瘤细胞中凋亡激活通路受阻,Procaspase-3含量较高。因此,在凋亡反应中的最终一步选择性的重新激活Procaspase-3是一种理想的抗肿瘤治疗策略。SM-1是深圳湘雅生物医药研究院筛选出来的活性化合物。前期研究发现,SM-1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是一种激活Procaspase-3的小分子靶向候选药物。本研究从体内、体外探究SM-1抗肿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研究。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SM-1对人胃癌BGC-823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M-1体外能够明显诱导HCT116和BGC-823细胞凋亡。在SM-1浓度达到8μM时,人胃癌BGC-823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率达到了17.93%和13.24%,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率达到了24.31%和21.83%。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8μM SM-1浓度下,发生凋亡细胞数增多,以及细胞核表现出致密浓染。流式细胞仪检测SM-1对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结果表明SM-1能够导致BGC-82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通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M-1能够活化Procapase-3为Capase-3,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SM-1对受试的各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不同浓度的SM-1对受试肿瘤细胞的平均半效浓度IC50范围为0.13μg/ml-13.82μg/ml,而表示作用强度的最大抑制效应Imax范围也达到70.55%-99.94%。其次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SM-1对人胃癌BGC-823、人结肠癌COLO205、人肝癌Hep G2皮下移植瘤以及原位肿瘤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原位肿瘤效果更好。总之,SM-1体内能够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人结肠癌COLO205以及人肝癌Hep G2皮下移植瘤和原位肿瘤的生长。SM-1体外能够明显的抑制12种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BGC-823细胞和HCT116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活化Procaspase-3有关。
【学位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R96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 SM-1 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SM-1 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3 JC-1 荧光探针检测SM-1 对BGC-823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2.4 Hoechst 33258 染色观察SM-1 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
        2.5 Western blot检测SM-1 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6 SM-1 体内抗肿瘤药效学实验
实验结果
    1.SM-1 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流式细胞仪检测SM-1 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3.JC-1 荧光探针检测SM-1 对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4.Hoechst 33258 染色观察SM-1 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
    5.Western blot检测SM-1 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SM-1 体内抗肿瘤药效学实验研究
实验讨论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大豆蛋白质的抗肿瘤作用[J];国外医学情报;1994年14期

2 吕峰,胡云章,姜述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4年01期

3 刘浩,蒋志文;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抗肿瘤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吴稚冰;孔祥鸣;马胜林;;磁场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年02期

5 王鸿博;张蕴;;瘦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22期

6 杜佳新;顾玉红;张博;朱小红;;刺五加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与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3期

7 刘世赓,邢蜀林,吴桂华,丁建新,李谷霞,徐万超,秦岭;复方三生针对肿瘤的抑制作用[J];重庆医药;1988年02期

8 陈赐龄;郭震华;赵阳;浦金贤;严春寅;钱永娴;陈子兴;张日;张澜生;缪兢诚;徐兴娣;;高能震波对肿瘤抑制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J];江苏医药;1989年09期

9 王继光;;蘑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J];药学进展;1989年01期

10 许伟;王桂秋;潘丽元;王艳红;;猴头蘑硒多糖对小鼠实验性肿瘤抑制作用[J];中成药;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SWI/SNF复合物关键亚基INI1缺陷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刘潜;多功能磁性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肿瘤药物输送和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张婷;黄酮及磷酰化黄酮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鞠瑞;羧胺三唑的抗癌新机制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赵宇;TAT-ODD介导的p53融合蛋白的靶向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马吉春;外源性肿瘤抗原MUC1串联重复序列多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石亮荣;射频消融与PD-1单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8 曹敏军;新型纳米技术介导的miRNA的靶向递送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9 刘世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敦洁宁;5-氟尿嘧啶联合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晋;口服复合蛇毒小鼠血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2 吕博;白藜芦醇系列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5年

3 袁宏中;SM-1抗肿瘤药效学及初步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谢昆;土鳖糖蛋白提取及体外肿瘤抑制作用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5 张霞丽;牛磺酸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吕政;重组新城疫病毒rClone30-CD的构建及其抑制肿瘤效果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瞿玉兰;TAK1在AKT转化细胞形成肿瘤过程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2年

8 岳永芳;DTWD1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李敏;吲哚3-草酰胺衍生物YB-L12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10 刘恩甫;氟尿嘧啶和长春瑞滨多靶点抗肿瘤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93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93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