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吲哚美辛包合物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及体内外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08:18
  目的制备载有吲哚美辛包合物的可溶性微针,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并进行药动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吲哚美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处方。通过两步法将包合物负载于可溶性微针,用Parafilm模拟皮肤测试微针穿刺能力,以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经皮释放实验。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吲哚美辛的方法,评价微针用于大鼠给药的药动学特征。结果最佳处方制备的包合物包埋率为56.84%,载药量为11.90%;微针对第3层Parafilm的刺穿率为92%;IDM-HP-β-CD微针的初始体外经皮渗透速率和单位面积渗透量显著高于IDM-HP-β-CD溶液以及IDM饱和溶液;药动学结果显示微针与市售贴片相比能快速达到较高血药浓度,减少时滞。结论包合物可溶性微针提高了药物溶解度和载药量,快速释放并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吲哚美辛的临床应用开发了新的途径。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年2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吲哚美辛包合物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及体内外特性研究


IDM、HP-β-CD、IDM和HP-β-CD物理混合物以及IDM-HP-β-CD的DSC曲线图

电镜图,针尖,无水乙醇,手术刀


取一片微针用无水乙醇溶解,另取一片用手术刀片小心刮下针尖,无水乙醇溶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19 nm波长下分别测吸光度,计算微针及其针尖含药量,计算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IDM-HP-β-CD微针针尖中的药物扩散到背衬中比IDM微针的多,导致了微针针尖含药量以及利用率较低。2.2.4 针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曲线,吸热峰,针尖,物理


IDM在160℃附近有明显的熔融吸热峰;物理混合物在相的温度也出现吸热峰,由于IDM含量少,所以峰不明显;微针针尖的DSC图跟PVP的几乎一样,IDM的吸热峰消失,说明IDM与PVP形成了固体分散体。结果见图4。2.2.5 微针穿刺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吲哚美辛理化性质的测定及研究pH对其经皮渗透活性的影响[J]. 王晓丽,周宋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20)
[2]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在祛风通络贴中的应用[J]. 索建政,郄春鹏,严文利,董莹,战嘉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2)



本文编号:2939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39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