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花蓼内生真菌抗尿路感染的次生代谢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19:50
目的:从头花蓼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抗尿路感染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1)利用平板划线法以及顶端和边缘取样法对头花蓼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2)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内生菌对泌尿系统感染常见临床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及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检测内生真菌联合抗生素对临床耐药菌的作用;(3)采用r D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对活性内生菌进行分子鉴定;(4)采用活性导向分离技术对头花蓼3株内生真菌的发酵物进行抗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结构;(5)采用96孔板二倍稀释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临床耐药菌的抗菌作用以筛选出活性成分,并在单独使用无抗菌作用的浓度下评估活性成分对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对耐药菌株)的影响,了解其逆转耐药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作用;(6)采用GC-MS技术对活性菌株Aspergillus terreus代谢物的油脂类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头花蓼植株中得到56株内生真菌,其中对受试菌的MIC在50 mg·m L-1及以下的内生菌有16株。本论文从其中3株头花蓼内生真菌(即Gibberella intermedia、Aspergillus...
【文章来源】: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略缩词表
引言
第一章 头花蓼内生菌的分离和纯化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本处理
2.2 内生菌的分离
2.3 内生菌的纯化
2.4 内生菌的菌种保存
2.5 植物样本表面消毒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面消毒结果检验
3.2 分离纯化得到的内生菌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活性内生菌的筛选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获取
2.1.1 发酵培养基的配置
2.1.2 内生菌种子的发酵
2.1.3 内生菌代谢物的萃取
2.2 菌悬液的配置
2.3 抗菌活性的测定
2.3.1 牛津杯法
2.3.2 试管二倍稀释法与涂布平板法
2.4 联合抑菌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的抗菌效果
3.2 活性内生菌抗菌的 MIC 和 MBC
3.3 结果判断标准
3.4 联合用药试验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头花蓼内生真菌THL-038(Aspergillus terreus)的代谢产物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发酵
2.2 真菌ITS序列测定
2.3 油脂类代谢物的获得
2.4 油脂类代谢物的鉴定
2.4.1 甲酯化样品
2.4.2 GC-MS条件
2.4.3 数据处理及质谱检索
2.5 抑菌活性测定
2.6 活性跟踪分离
2.6.1 THL-038 活性跟踪分离
2.6.2 THL-038 活性跟踪分离流程图
2.7 抑菌活性测定
2.8 逆转耐药性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2 油脂类代谢物及相对含量
3.3 油脂类代谢物的抑菌活性
3.4 THL-038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3.5 单体体外抗菌实验
3.6 逆转耐药性实验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头花蓼内生真菌THL191(Gibberella intermedia)的代谢产物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发酵
2.2 真菌ITS序列测定
2.3 活性跟踪分离
2.3.1 THL191 活性跟踪分离
2.3.2 THL191 活性跟踪分离流程图
2.4 体外抗菌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2 THL191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3.3 FA对3株耐药菌的MIC和MBC
3.4 逆转耐药菌耐药性实验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头花蓼内生真菌THL-005(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代谢产物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发酵
2.2 真菌ITS序列测定
2.3 活性跟踪分离
2.3.1 THL-005 活性跟踪分离
2.3.2 THL-005 活性跟踪分离流程图
2.4 体外抗菌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2 THL-005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3.3 体外抗菌实验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J]. 赵欢. 北方园艺. 2017(13)
[2]Phenolic acids isolated from the fungus Schizophyllum commune exert analgesic activity by inhibiting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J]. YAO Hui-Min,WANG Gan,LIU Ya-Ping,RONG Ming-Qiang,SHEN Chuan-Bin,YAN Xiu-Wen,LUO Xiao-Dong,LAI Re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6(09)
[3]12种中药配方颗粒体外逆转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分析[J]. 潘杰,苗霞,刘启波,邓丽梅,钮心怡,李蔼文. 检验医学. 2016(06)
[4]濒危肉叶金腰内生真菌Cladosporiumsp.J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J]. 马延红,蒋思萍,徐爱国,普布多吉,陈彬,王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5]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 李宵宁,柴芸,刘明亮.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5(03)
[6]海洋链霉菌L211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J]. 郭书举,苏华,李宪璀,史大永,朱校斌. 海洋科学. 2014(09)
[7]polyketide and benzopyran compounds of an endophytic fungus isolated from Cinnamomum mollissimum:biological activity and structure[J]. Carolina Santiago,Lin Sun,Murray Herbert Gibson Munro,Jacinta Santhanam.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4(08)
[8]徐长卿中酚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李翼鹏,周玉枝,陈刚,裴月湖,秦雪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4(06)
[9]小叶榕叶抗炎成分分析及活性评价[J]. 黄洋,邵慧凯,李康,刘盛权,谢淑桐. 中成药. 2014(06)
[10]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嗜松青霉SD-272代谢产物研究[J]. 王鸣慧,李晓明,李春顺,王斌贵. 海洋科学. 2014(03)
硕士论文
[1]药用植物抗菌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性质研究[D]. 杜慧娟.重庆大学 2008
[2]新疆黑种草子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D]. 艾尼娃尔·艾克木.新疆医科大学 2005
[3]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研究进展[D]. 赵占正.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6204
【文章来源】: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略缩词表
引言
第一章 头花蓼内生菌的分离和纯化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本处理
2.2 内生菌的分离
2.3 内生菌的纯化
2.4 内生菌的菌种保存
2.5 植物样本表面消毒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面消毒结果检验
3.2 分离纯化得到的内生菌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活性内生菌的筛选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获取
2.1.1 发酵培养基的配置
2.1.2 内生菌种子的发酵
2.1.3 内生菌代谢物的萃取
2.2 菌悬液的配置
2.3 抗菌活性的测定
2.3.1 牛津杯法
2.3.2 试管二倍稀释法与涂布平板法
2.4 联合抑菌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的抗菌效果
3.2 活性内生菌抗菌的 MIC 和 MBC
3.3 结果判断标准
3.4 联合用药试验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头花蓼内生真菌THL-038(Aspergillus terreus)的代谢产物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发酵
2.2 真菌ITS序列测定
2.3 油脂类代谢物的获得
2.4 油脂类代谢物的鉴定
2.4.1 甲酯化样品
2.4.2 GC-MS条件
2.4.3 数据处理及质谱检索
2.5 抑菌活性测定
2.6 活性跟踪分离
2.6.1 THL-038 活性跟踪分离
2.6.2 THL-038 活性跟踪分离流程图
2.7 抑菌活性测定
2.8 逆转耐药性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2 油脂类代谢物及相对含量
3.3 油脂类代谢物的抑菌活性
3.4 THL-038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3.5 单体体外抗菌实验
3.6 逆转耐药性实验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头花蓼内生真菌THL191(Gibberella intermedia)的代谢产物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发酵
2.2 真菌ITS序列测定
2.3 活性跟踪分离
2.3.1 THL191 活性跟踪分离
2.3.2 THL191 活性跟踪分离流程图
2.4 体外抗菌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2 THL191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3.3 FA对3株耐药菌的MIC和MBC
3.4 逆转耐药菌耐药性实验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头花蓼内生真菌THL-005(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代谢产物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内生菌的发酵
2.2 真菌ITS序列测定
2.3 活性跟踪分离
2.3.1 THL-005 活性跟踪分离
2.3.2 THL-005 活性跟踪分离流程图
2.4 体外抗菌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2 THL-005 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3.3 体外抗菌实验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J]. 赵欢. 北方园艺. 2017(13)
[2]Phenolic acids isolated from the fungus Schizophyllum commune exert analgesic activity by inhibiting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J]. YAO Hui-Min,WANG Gan,LIU Ya-Ping,RONG Ming-Qiang,SHEN Chuan-Bin,YAN Xiu-Wen,LUO Xiao-Dong,LAI Re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6(09)
[3]12种中药配方颗粒体外逆转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分析[J]. 潘杰,苗霞,刘启波,邓丽梅,钮心怡,李蔼文. 检验医学. 2016(06)
[4]濒危肉叶金腰内生真菌Cladosporiumsp.J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J]. 马延红,蒋思萍,徐爱国,普布多吉,陈彬,王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5]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 李宵宁,柴芸,刘明亮.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5(03)
[6]海洋链霉菌L211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J]. 郭书举,苏华,李宪璀,史大永,朱校斌. 海洋科学. 2014(09)
[7]polyketide and benzopyran compounds of an endophytic fungus isolated from Cinnamomum mollissimum:biological activity and structure[J]. Carolina Santiago,Lin Sun,Murray Herbert Gibson Munro,Jacinta Santhanam.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4(08)
[8]徐长卿中酚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李翼鹏,周玉枝,陈刚,裴月湖,秦雪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4(06)
[9]小叶榕叶抗炎成分分析及活性评价[J]. 黄洋,邵慧凯,李康,刘盛权,谢淑桐. 中成药. 2014(06)
[10]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嗜松青霉SD-272代谢产物研究[J]. 王鸣慧,李晓明,李春顺,王斌贵. 海洋科学. 2014(03)
硕士论文
[1]药用植物抗菌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性质研究[D]. 杜慧娟.重庆大学 2008
[2]新疆黑种草子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D]. 艾尼娃尔·艾克木.新疆医科大学 2005
[3]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研究进展[D]. 赵占正.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6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462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