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区域性、立体选择性氟化手性烯酰胺合成α-氟代酰亚胺的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区域性、立体选择性氟化手性烯酰胺合成α-氟代酰亚胺的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含氟化合物一般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生物特性,已被发现存在于一些具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同时在有机反应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化合物的非对映选择性氟化反应成为构建手性氟碳中心的一个新的策略。该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备受有机化学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方法大多数通过金属的参与,而且还存在一些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不高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由手性烯酰胺控制的选择性氟化氧化反应制备α-氟代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包括如下特点:1)Evans’辅基控制手性;2)手性四级含氟碳中心的形成。我们以手性烯酰胺化合物183为底物,以NFSI(N-氟代双苯磺酰胺)为氟化试剂,在含2%水的乙腈溶液中40 oC反应,制备了16个具有手性氟碳中心的酰胺类化合物。所有的产物都进行了氢谱、碳谱、红外、质谱及旋光表征,产物184b和ent-184d还通过单晶衍射的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该选择性氟化反应的可能机理,对中间体173的结构进行鉴定,证明了反应机理的合理性。经过氧化反应,羟基被氧化为羰基,得到了非对映选择性较高的氟化产物。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三取代的手性烯酰胺进行探索,通过对产物的结构鉴定,我们得到了α-氟代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手性烯酰胺 氟化 立体选择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研究背景8-36
- 1.1 引言8
- 1.2 有机含氟化合物的用途8-10
- 1.2.1 有机含氟化合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8-9
- 1.2.2 有机含氟化合化合物在材料中的应用9
- 1.2.3 有机含氟化合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9-10
- 1.3 不对称氟化反应10-36
- 1.3.1 亲电氟化反应10-32
- 1.3.2 亲核氟化反应32-36
- 第二章 课题设计及研究内容36-41
- 2.1 引言36
- 2.2 手性烯酰胺的反应36-38
- 2.2.1 手性烯酰胺Diels Alder环加成反应36-37
- 2.2.2 手性烯酰胺[2+2]环加成反应37
- 2.2.3 手性烯酰胺环丙烷化反应37-38
- 2.2.4 手性烯酰胺环醚化反应38
- 2.3 课题设计38-39
- 2.4 初步的研究结果39
- 2.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39-41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41-46
- 3.1 手性烯酰胺控制的选择性氟化反应41-44
- 3.1.1 反应条件的优化及讨论41-42
- 3.1.2 手性辅基对选择性的影响42-43
- 3.1.3 底物的适用范围及讨论43-44
- 3.1.4 手性烯酰胺的区域选择性氟化44
- 3.2 可能的反应机理及讨论44-45
- 3.4 三取代烯酰胺的氟化45-46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46-47
- 第五章 实验部分47-66
- 5.1 实验分析方法与仪器47
- 5.2 底物的制备47-51
- 5.2.1 手性恶唑烷-2-酮的制备47-48
- 5.2.2 (E)-4-取代基-3-取代基乙烯基恶唑烷-2-酮 20548-49
- 5.2.3 (R,Z)-4-苯基-3-苯乙烯基恶唑烷-2-酮 183e的制备49-50
- 5.2.4 三取代手性烯酰胺188的制备50-51
- 5.3 产物的制备51-52
- 5.3.1 α-氟代酰胺的制备51
- 5.3.2 α-氟代酮的制备51-52
- 5.4 化合物的表征数据52-66
- 5.4.1 手性烯酰胺的表征数据52-58
- 5.4.2 α-氟代产物的表征数据58-66
- 参考文献66-74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74-75
- 附录一 部分化合物缩写75-76
- 附录二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1H & ~(13)C-NMR谱图76-102
- 附录三 目标化合物 184b和ent-184d的X-ray单晶衍射图102-103
- 致谢103-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苏,章立,沈向忠,王似菊,,刘志强;人体中氧氟沙星的立体选择性代谢[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2 颜小锋,周权,姚彤炜,曾苏,余应年;普萘洛尔在人肝细胞色素P450转基因细胞中的立体选择性测定[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3 曾苏,姚彤炜,李新,王似菊,朱卡琳;3,4-甲撑二氧去氧麻黄碱在生物体内的立体选择性代谢[J];现代应用药学;1997年02期
4 曾苏,李艳;氧氟沙星I相代谢的立体选择性[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年06期
5 严秉淳;克莱生重排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药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1987年04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鹏;王智;杨红;冯雁;曹淑桂;;脂肪酶催化拆分2-辛醇反应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的调控[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叶新山;;供体预活化策略在立体选择性糖基化反应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3 朱敦明;;酶-底物嵌合指导定点突变产生高立体选择性羰基还原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任为武;肖青;孙天文;李勇;许灵敏;单振华;唐叶峰;陈家华;杨震;;(±)Schindilactone A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桂玲;沈鸿雁;叶蕴华;;蛋白水解酶在有机溶剂中的立体选择性[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顺华;林然;张弘;王佳妮;夏海平;;“钌苯”对半胱氨酸的动态立体选择性光谱识别[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赵东霞;徐珍珍;;环戊二烯与小环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的立体选择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解洪祥;项金宝;郑连友;党群;柏旭;;利用“叔胺效应”立体选择性合成5-胺基取代的-6,7-二氢-5H-吡咯并[2,3-d]嘧啶衍生物[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金燕;何静;;酶的几何微环境与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刘明舜;傅南雁;;金刚烷取代的β-内酰胺的合成及立体选择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苏;手性药物药动学过程具有立体选择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鑫;脂肪酶催化芳基丙酸酯水解立体选择性调控方法[D];浙江大学;2011年
2 伍文韬;NO参与的立体选择性硝化反应和氧化芳构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桂荣;嗜热酯酶APE1547的立体选择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邵启云;立体选择性串联反应与二氧化硒催化的缩合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周珊珊;手性有机磷农药的稳定性及立体选择性生物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唐珂;不对称有机催化合成反应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琼斯;脂肪酶CAL-B定点突变及其酶促立体选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伟;Ru(Ⅱ)-催化吲哚C2-H键高立体选择性syn-烯基化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桂平;肉桂酸类调控光二聚立体选择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丹潞;吡喹酮和类似物P96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及代谢相关机制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李斌;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催化性能分析及其耦联催化去消旋手性醇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徐延双;高区域性、立体选择性氟化手性烯酰胺合成α-氟代酰亚胺的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徐珍珍;一些Diels-Alder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威;肉桂酸类物质光二聚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健;相转移催化法立体选择性合成糖苷类化合物[D];苏州大学;2001年
10 董科研;立体选择性构建氯化、溴化茚酮衍生物[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高区域性、立体选择性氟化手性烯酰胺合成α-氟代酰亚胺的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0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