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甘草次酸囊泡包裹的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17 13:13

  本文关键词:甘草次酸囊泡包裹的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及意义:本试验采用类脂囊泡对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进行包裹,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囊泡纳米粒自组装体,可有效的结合类脂囊泡和纳米粒的优势,达到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结合的效果,起到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并促进吸收的目的。为中药肝靶向新剂型的发展提供试验依据。研究方法:离子交联法制备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选Nps制备工艺各项参数;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类脂囊泡,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制备工艺各项参数;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囊泡包裹的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单因素考察筛选处方工艺。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观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及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载药量与包封率、反透析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体外释放度,综合评价其理化性质。研究结果:通过处方优化,确定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甘草次酸质量浓度为0.2 mg/m L,N-乳糖酰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 mg/m L,N-乳糖酰壳聚糖溶液与三聚磷酸钠(TPP)溶液的体积比为20∶3;类脂囊泡的最佳处方工艺为Span-80∶Chol=11∶5,水合温度70℃,水合时间为51 min,超声时间为60 min;类脂囊泡包裹的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工艺为:囊泡与纳米粒的质量比为8∶1;水合温度为50℃;水合时间为40 min。类脂囊泡包裹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414.40±10.98)nm,Zeta电位为-(20.46±0.87)m V,载药量为(13.99±0.16)%,包封率为(87.19±0.31)%。1 h内释放7.2%,12 h内释放76.8%,24 h时释放度接近85%。研究结论:离子交联法制备了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的纳米粒粒径适宜,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的甘草次酸类脂囊泡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且制备的囊泡包裹的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粒径未明显增大,包封率高,所带电荷的电位稳定性高,且体外缓释作用明显。
【关键词】:甘草次酸 纳米粒 N-乳糖酰壳聚糖 囊泡 体外释放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缩略词9-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12-23
  • 1 试验材料12
  • 1.1 试验仪器12
  • 1.2 试验药品12
  • 2 方法与结果12-22
  • 2.1 甘草次酸 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12-13
  • 2.2 甘草次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13-16
  • 2.3 处方与工艺单因素考察16-19
  • 2.4 处方优化19-21
  • 2.5 最佳处方工艺21
  • 2.6 最佳工艺验证21-22
  • 3 小结22-23
  • 第二部分 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质量评价23-27
  • 1 试验材料23
  • 1.1 试验仪器23
  • 1.2 试验药品23
  • 2 方法与结果23-26
  • 2.1 外观形态23-24
  • 2.2 粒径、Zeta电位24
  • 2.3 载药量及包封率24-25
  • 2.4 稳定性25-26
  • 3 小结26-27
  • 第三部分 甘草次酸类脂囊泡的制备27-41
  • 1 试验材料27
  • 1.1 试验仪器27
  • 1.2 试验药品27
  • 2 方法与结果27-40
  • 2.1 甘草次酸类脂囊泡的制备27-28
  • 2.2 甘草次酸分析方法的建立28-31
  • 2.3 甘草次酸类脂囊泡包封率的测定31-32
  • 2.4 单因素试验32-36
  • 2.5 处方工艺优化36-40
  • 2.6 验证工艺40
  • 3 小结40-41
  • 第四部分 甘草次酸类脂囊泡的质量评价41-44
  • 1 试验材料41
  • 1.1 试验仪器41
  • 1.2 试验药品41
  • 2 方法与结果41-43
  • 2.1 外观形态41-42
  • 2.2 粒径、电位测定42
  • 2.3 包封率42
  • 2.4 稳定性42-43
  • 3 小结43-44
  • 第五部分 囊泡包裹的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44-48
  • 1 试验材料44
  • 1.1 试验仪器44
  • 1.2 试验药品44
  • 2 方法与结果44-48
  • 2.1 类脂囊泡包裹的纳米粒的制备44-45
  • 2.2 包封率与载药量45
  • 2.3 单因素考察45-47
  • 2.4 工艺验证47-48
  • 第六部分 囊泡包裹的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的质量评价48-52
  • 1 试验材料48
  • 1.1 试验仪器48
  • 1.2 试验药品48
  • 2 方法与结果48-50
  • 2.1 外观形态48-49
  • 2.2 粒径及Zeta电位49-50
  • 2.3 体外释放度50
  • 3 小结50-52
  • 结论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58
  • 附录1 甘草次酸N-乳糖酰壳聚糖纳米粒实物图与透射电镜图57
  • 附录2 甘草次酸类脂囊泡实物图57
  • 附录3 透析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GA-Ni包封率57
  • 附录4 体外释放度57-58
  • 文献综述58-68
  • 参考文献63-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冰雅;承伟;;响应面法优化及制备芦荟壳聚糖纳米粒[J];中成药;2013年09期

2 刘占军;张卫国;于九皋;韩刚;代红光;;负载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释药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3期

3 姚金凤;郭晨阳;杨红;谭桂莲;薛明;;壳聚糖纳米粒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年01期

4 龚连生;郭春芳;胥洪鹃;陈玉祥;潘一峰;张宇;;载阿霉素新型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年16期

5 李夜平;徐云;程晓农;吴士龙;刘宏飞;;反相细乳液交联法制备裂隙结构壳聚糖纳米粒[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张玮;张学农;;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2008年02期

7 梁恒伦;童健;李晶;张福伟;阮宝琴;;多西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31期

8 王宇;陈大为;乔明曦;王薇;胡海洋;赵秀丽;;离子凝胶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9 姚倩;侯世祥;张tD;赵钢;苟小军;游金宗;;生物素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J];药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朱蓉;尹红然;游本刚;唐丽华;张学农;;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J];中成药;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萍;刘会雪;袁兰;孟萌;王坚成;张p,

本文编号:313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3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