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发布时间:2021-07-28 18:03
利用电沉积方法在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及电化学发光法(EC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方法可以将金纳米与聚(吡咯-鲁米诺)共同固定于电极表面;相对于聚(吡咯-鲁米诺)修饰电极,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呈现出更强的ECL信号,且在中性介质中仍然有良好的ECL信号。盐酸去氧肾上腺素(PHE)对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的ECL信号具有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在中性介质中测定PHE的ECL分析法。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的ECL降低值与PHE浓度的对数值在1. 0×10-7~1. 0×10-12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 5×10-13mol/L。
【文章来源】:分析试验室. 2020,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金纳米粒子(a)、聚(吡咯-鲁米诺)纳米复合物(b)和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物(c)在电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1 金纳米粒子(a)、聚(吡咯-鲁米诺)纳米复合物(b)和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物(c)在电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图3 不同电极在含有5 mmol/L K3Fe(CN)6和0.5 mol/L KCl溶液中电化学阻抗图
图2 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在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图(a);石墨电极(1)和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2)在1.0 mmol/L[Fe(CN)6]3-/4-+0.1 mol/L KCl混合溶液中的ip-v1/2线性图(b)2.2 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及发光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啶虫脒[J]. 么亚男,徐斐,曹慧,叶泰,于劲松,袁敏,晏绍庆. 分析试验室. 2019(07)
[2]金纳米催化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克拉维酸钾[J]. 郭晶,李晓璐,翟倩,袁长婧,俞宏松,易钢. 分析试验室. 2017(01)
[3]金纳米棒催化的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及免疫分析应用[J]. 刘春竹,李娜,崔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3(02)
[4]纳米碳管电极上氧的电催化还原[J]. 褚有群,马淳安,朱英红. 物理化学学报. 2004(03)
[5]溶解氧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增强效应研究[J]. 黄炳强,郭文英,徐扬,屠一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05)
本文编号:3308381
【文章来源】:分析试验室. 2020,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金纳米粒子(a)、聚(吡咯-鲁米诺)纳米复合物(b)和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物(c)在电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1 金纳米粒子(a)、聚(吡咯-鲁米诺)纳米复合物(b)和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物(c)在电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图3 不同电极在含有5 mmol/L K3Fe(CN)6和0.5 mol/L KCl溶液中电化学阻抗图
图2 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在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图(a);石墨电极(1)和聚(吡咯-鲁米诺-金)修饰电极(2)在1.0 mmol/L[Fe(CN)6]3-/4-+0.1 mol/L KCl混合溶液中的ip-v1/2线性图(b)2.2 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及发光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啶虫脒[J]. 么亚男,徐斐,曹慧,叶泰,于劲松,袁敏,晏绍庆. 分析试验室. 2019(07)
[2]金纳米催化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克拉维酸钾[J]. 郭晶,李晓璐,翟倩,袁长婧,俞宏松,易钢. 分析试验室. 2017(01)
[3]金纳米棒催化的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及免疫分析应用[J]. 刘春竹,李娜,崔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3(02)
[4]纳米碳管电极上氧的电催化还原[J]. 褚有群,马淳安,朱英红. 物理化学学报. 2004(03)
[5]溶解氧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增强效应研究[J]. 黄炳强,郭文英,徐扬,屠一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05)
本文编号:3308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083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