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7:09
近年来,运用纳米制剂靶向技术治疗癌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尤其是共递送多种抗癌药物。相比单一药物,联合应用不同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范围更广,能有效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或是相同细胞通路的抗癌药物组合疗法,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并增强疗效,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多药耐药性。但是,组合给药因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导致药物摄取不一致而受到限制,而且疗效与组合药物的相对浓度关系密切,一定比例的药物组合产生协同作用,而其他比例则可能是加和作用或拮抗作用。目前,脂质体、聚合物胶束、高分子囊泡、树枝状大分子、水凝胶和无机纳米粒子在内的纳米载体已被证明能成功地在各种肿瘤模型中共递送抗癌药物。这些纳米载体可改善药物的血清稳定性,提高生物相容性,延长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本文主要论述抗癌药物共递送原理、常见共递送载体类型以及CombiPlex?平台完成临床试验的两种脂质体制剂和三类仍处于临床前研究的经典共递送系统,包括阿霉素和紫杉醇共递送系统、紫杉醇和顺铂共递送系统、阿霉素和姜黄素共递送系统,旨在为更多联合给药方案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文章来源】:材料导报. 2020,34(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抗癌药物共递送原理
2 共递送载体
2.1 脂质体
2.2 聚合物胶束
2.3 高分子囊泡
3 共递送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
3.1 Vyxeos(CPX-351)
3.2 CPX-1
4 共递送抗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4.1 阿霉素和紫杉醇共递送
4.2 紫杉醇和顺铂共递送
4.3 阿霉素和姜黄素共递送
5 结语和展望
本文编号:3359529
【文章来源】:材料导报. 2020,34(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抗癌药物共递送原理
2 共递送载体
2.1 脂质体
2.2 聚合物胶束
2.3 高分子囊泡
3 共递送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
3.1 Vyxeos(CPX-351)
3.2 CPX-1
4 共递送抗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4.1 阿霉素和紫杉醇共递送
4.2 紫杉醇和顺铂共递送
4.3 阿霉素和姜黄素共递送
5 结语和展望
本文编号:3359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59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