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利奈唑胺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8-28 01:31
  由于万古霉素耐药和不良反应等原因,利奈唑胺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所致感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利奈唑胺应如何实现个体化用药尚无定论。研究显示利奈唑胺药动学特性受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和基因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肯定了治疗药物监测在个体化给药中的作用,但其应用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显示应根据疾病状态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因此,临床药师应借助治疗药物监测和药动学/药效学等工具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从而提高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2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PK特点及影响因素
    1.1 PK特点
    1.2 影响因素
2 治疗药物监测(TDM)
3 PK/PD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疗药物监测工作规范专家共识(2019版)[J]. 张相林,缪丽燕,陈文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08)
[2]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J]. 王国建,陈建.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10)



本文编号:3367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67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