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及Bayesian反馈法的美罗培南注射剂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2:59
目的结合治疗药物监测(TDM)和Bayesian反馈法,探索临床使用美罗培南的重症感染患者首次TDM后的谷浓度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参数达标情况。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美罗培南血药谷浓度,用Bayesian反馈法计算患者的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别计算游离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f T>MIC)≥40%,≥75%及100%的比例,并分析不同MIC值下各PK/PD目标值及不同谷浓度的达标情况。结果 382例患者的首次谷浓度为(4.63±7.07)μg·mL-1,有49例(12.83%)患者首次谷浓度超过5倍MIC。f T>MIC≥40%,≥75%及100%的达标率分别为86.13%,67.01%与51.30%。在382例患者中,高、中、低3个谷浓度范围的达标率分别为38.38%,54.19%和73.30%。结论有必要在重症感染患者中开展基于TDM及Bayesian反馈法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32(2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材料、对象和方法
1研究设计
2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
排除标准
3药品与仪器
4治疗方法
5观察指标
6数据处理
6.1 Bayesian反馈法
6.2 MIC值的确定
6.3 PK/PD参数的计算
6.4谷浓度范围
7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
2首次谷浓度及PK/PD达标率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及其临床应用[J]. 杨阳,李昕,徐兵,周广青,王林,张毕奎. 中南药学. 2014(08)
[2]HPLC法测定美罗培南血清浓度及其在ICU老年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张弨,周勇,周庆涛,翟所迪,贺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04)
[3]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抗菌药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进展[J]. 朱燕,肖永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07)
本文编号:3389591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32(2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材料、对象和方法
1研究设计
2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
排除标准
3药品与仪器
4治疗方法
5观察指标
6数据处理
6.1 Bayesian反馈法
6.2 MIC值的确定
6.3 PK/PD参数的计算
6.4谷浓度范围
7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
2首次谷浓度及PK/PD达标率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及其临床应用[J]. 杨阳,李昕,徐兵,周广青,王林,张毕奎. 中南药学. 2014(08)
[2]HPLC法测定美罗培南血清浓度及其在ICU老年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张弨,周勇,周庆涛,翟所迪,贺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04)
[3]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抗菌药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进展[J]. 朱燕,肖永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07)
本文编号:3389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895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