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9-17 22:12
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us meningitis,CM),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一大治疗难题。而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CM的抗真菌药物非常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白色念珠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比例,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全新作用机制和全新结构类型的小分子药物。本论文基于新型咔啉类抗真菌骨架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1)基于咔啉类先导化合物HXM-b10的结构优化和生物活性评价;(2)含异羟肟酸侧链的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一、基于咔啉类先导化合物HXM-b10的结构优化和生物活性评价课题组前期通过筛选本实验室的化合物库、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 β-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HXM-b10。该化合物的抗新型隐球菌的活性与临床一线用药氟康唑(FLC)相当(MIC80=4μg/mL),然而其构效关系尚不明确,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先导化合物HXM-b10进行结构优化,合理设计并合成了三类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新型隐球菌...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基于咔啉类先导化合物HXM-B10的结构优化和生物活性评价
一、背景介绍
二、设计思想
三、化学合成
3.1 A系列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
3.2 B系列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
3.3 C系列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
四、实验部分
(一)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二) 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
五、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研究
5.1 A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5.2 B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5.3 C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含异羟肟酸侧链的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一、背景介绍
二、设计思想
三、化学合成
四、实验部分
(一)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二) 体外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实验
五、体外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研究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otal synthesis of glypetelotine[J]. Xiang Hong Huang~3,Xu Feng Lin~(b,*),Su Qin Chen~c,Yan Guang Wang~b a 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5,PR China b Department of Chemistr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PR China c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27,PR Chi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9(06)
本文编号:3399587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基于咔啉类先导化合物HXM-B10的结构优化和生物活性评价
一、背景介绍
二、设计思想
三、化学合成
3.1 A系列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
3.2 B系列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
3.3 C系列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
四、实验部分
(一)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二) 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
五、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研究
5.1 A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5.2 B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5.3 C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含异羟肟酸侧链的咔啉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一、背景介绍
二、设计思想
三、化学合成
四、实验部分
(一)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二) 体外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实验
五、体外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研究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otal synthesis of glypetelotine[J]. Xiang Hong Huang~3,Xu Feng Lin~(b,*),Su Qin Chen~c,Yan Guang Wang~b a 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5,PR China b Department of Chemistr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PR China c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27,PR Chi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9(06)
本文编号:3399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3995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