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克服外耳/中耳/内耳双重生理屏障的微型机器人给药装置的构建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11-06 23:43
由各种生物膜组成的人体生理屏障共同构成人体严密的防御体系,发挥着防止外敌“入侵”的重要生理功能,但也是将药物递送至病灶部位所需要突破的一道樊篱。局部给药中存在着各种严重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膜屏障,如眼部给药时的泪膜屏障和角膜屏障,经皮给药时的角质层膜屏障等。对于临床内耳局部给药而言,鼓膜和圆窗膜是需要克服的两道主要膜生理屏障。目前克服耳部膜生理屏障的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和药剂学改进法四类。其中物理学方法因给药效率高,给药方式简单便捷等原因,近年来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常见的物理方法如超声打开生理屏障、通过微针实现透皮给药、电穿孔、磁导入等。然而,使用物理方法打开生理屏障易造成机体损伤,且屏障打开后不能控制关闭,潜在风险较大。同时,鉴于耳部双重生理屏障结构的特殊性,普通的物理学方法无法实现外耳/中耳/内耳双重屏障的连续跨越,且存在病人耐受性差等缺点。因此,寻求一种可以连续克服外耳/中耳/内耳双重屏障,实现将治疗物质以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直接递送至内耳病灶部位的药物递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微米级装置——微型机器人,该装置主体为具有...
【文章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体主要生理屏障Fig.1-1Physiologicalbarriersofthehumanbody
耳部解剖图[6]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图1-3血脑屏障(左)与血迷路屏障(右)结构[7]Fig.1-3Blood-brainbarrier(left)andbloodlabyrinthbarrier(right)structures[7]鼓膜鼓膜为一层具有弹性的灰白色的半透明薄膜,将中耳与外耳道隔开。人鼓膜由三层组织结构构成,如图1-4所示,最外层为鱗状上皮细胞表皮层,是四层不同类型细胞组成的角化上皮层,与外耳道的皮肤相延续;中间结构层为纤维组织,由呈放射状和环状分布的纤毛组织构成,是鼓膜抵抗外界压力的主要结构;最内层结构为粘膜上皮层,与鼓室粘膜相延续[10,11]。有研究表明鼓膜的鱗状上皮细胞层及最内层的粘膜层具有再生功能,而中层无再生能力[12]。鼓膜对大多数物质渗透性低,虽然Kurabi等最近报道了一种通过噬菌体筛选得到的可将化合物主动转运至中耳的肽[13],但是鼓膜依然被视为药物输送到内耳中不可穿透的生理屏障。鼓室内给药虽然能够将药物递送到中耳以进行内耳药物递送,但是会对鼓膜的完整性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导致潜在的中耳感染甚至是部分听力丧失。同时,药物经鼓室给药至内耳时,可能会经咽鼓管流失,因此咽鼓管也被认为是内耳药物递送的一道屏障[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干眼症临床研究[J]. 张静,卢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3)
[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 刘纯,王敏,陈良冬.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09)
[3]α-萜品醇脂肪酸酯对格列美脲经皮促渗透作用考察及皮肤刺激性评价[J]. 李燕,王春艳,任博,赵利刚,王慧丽. 中国药师. 2019(06)
[4]可控分子组装的自驱动胶体马达及其生物医学应用[J]. 林显坤,吴志光,司铁岩,贺强.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1)
[5]Advances in research on labyrinth membranous barriers[J]. Wenfang Sun,Wuqing Wang. Journal of Otology. 2015(03)
[6]多功能生物医学超声:分子影像、给药与神经调控[J]. 郑海荣,蔡飞燕,严飞,牛丽丽,李飞,孟龙,邱维宝. 科学通报. 2015(20)
[7]中耳局部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研究进展[J]. 李聪,敖华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12(12)
[8]噪声暴露对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卢连军,林颖,陈俊,查定军,邱建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9(03)
[9]内毒素致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及其超微结构观察[J]. 向召兰,张学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22)
博士论文
[1]天然细胞膜伪装微纳米载体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 高长永.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一种可克服耳生理屏障的微型“加农炮”递药装置的设计与评价[D]. 梁忠平.广东药科大学 2018
[2]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磁性丝素蛋白纳米粒及联合磁导入用于经皮给药研究[D]. 谌林清.华侨大学 2015
[3]经皮阻滞剂提高甲硝唑皮肤局部靶向性的研究[D]. 张嫣.天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0741
【文章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体主要生理屏障Fig.1-1Physiologicalbarriersofthehumanbody
耳部解剖图[6]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图1-3血脑屏障(左)与血迷路屏障(右)结构[7]Fig.1-3Blood-brainbarrier(left)andbloodlabyrinthbarrier(right)structures[7]鼓膜鼓膜为一层具有弹性的灰白色的半透明薄膜,将中耳与外耳道隔开。人鼓膜由三层组织结构构成,如图1-4所示,最外层为鱗状上皮细胞表皮层,是四层不同类型细胞组成的角化上皮层,与外耳道的皮肤相延续;中间结构层为纤维组织,由呈放射状和环状分布的纤毛组织构成,是鼓膜抵抗外界压力的主要结构;最内层结构为粘膜上皮层,与鼓室粘膜相延续[10,11]。有研究表明鼓膜的鱗状上皮细胞层及最内层的粘膜层具有再生功能,而中层无再生能力[12]。鼓膜对大多数物质渗透性低,虽然Kurabi等最近报道了一种通过噬菌体筛选得到的可将化合物主动转运至中耳的肽[13],但是鼓膜依然被视为药物输送到内耳中不可穿透的生理屏障。鼓室内给药虽然能够将药物递送到中耳以进行内耳药物递送,但是会对鼓膜的完整性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导致潜在的中耳感染甚至是部分听力丧失。同时,药物经鼓室给药至内耳时,可能会经咽鼓管流失,因此咽鼓管也被认为是内耳药物递送的一道屏障[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干眼症临床研究[J]. 张静,卢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3)
[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 刘纯,王敏,陈良冬.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09)
[3]α-萜品醇脂肪酸酯对格列美脲经皮促渗透作用考察及皮肤刺激性评价[J]. 李燕,王春艳,任博,赵利刚,王慧丽. 中国药师. 2019(06)
[4]可控分子组装的自驱动胶体马达及其生物医学应用[J]. 林显坤,吴志光,司铁岩,贺强.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1)
[5]Advances in research on labyrinth membranous barriers[J]. Wenfang Sun,Wuqing Wang. Journal of Otology. 2015(03)
[6]多功能生物医学超声:分子影像、给药与神经调控[J]. 郑海荣,蔡飞燕,严飞,牛丽丽,李飞,孟龙,邱维宝. 科学通报. 2015(20)
[7]中耳局部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研究进展[J]. 李聪,敖华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12(12)
[8]噪声暴露对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卢连军,林颖,陈俊,查定军,邱建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9(03)
[9]内毒素致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及其超微结构观察[J]. 向召兰,张学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22)
博士论文
[1]天然细胞膜伪装微纳米载体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 高长永.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一种可克服耳生理屏障的微型“加农炮”递药装置的设计与评价[D]. 梁忠平.广东药科大学 2018
[2]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磁性丝素蛋白纳米粒及联合磁导入用于经皮给药研究[D]. 谌林清.华侨大学 2015
[3]经皮阻滞剂提高甲硝唑皮肤局部靶向性的研究[D]. 张嫣.天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0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4807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