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皮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表征
发布时间:2021-11-10 08:33
目的:分别以牛血清白蛋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泊洛沙姆188(P188)为稳定剂,制备柚皮素纳米混悬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柚皮素纳米混悬剂,利用激光散射粒度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对纳米混悬剂粒径和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透析法比较两种柚皮素纳米混悬剂体外溶出行为。结果:以0.2%的PVP-P188(1∶1)和白蛋白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别为110.6 nm(PDI=0.109)和241.3 nm(PDI=0.197),两种纳米混悬剂均为类球形的纳米粒子,并且柚皮素均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体外溶出实验表明两种纳米混悬剂均能显著改善柚皮素的溶出速度。结论:分别采用白蛋白和PVP-P188均成功制备了柚皮素纳米混悬剂,为改善柚皮素溶解性差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4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均质压力对纳米混悬剂粒径的影响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以70 Mpa的压力分别高压均质循环3、5、7、9 min对粒径的影响,将制得的纳米混悬剂分别测其粒径。结果见图2,当均质时间为7 min时纳米混悬剂的粒径最小,故确定高压均质的循环时间为7 min。2.1.3 油水相的比例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考察油水相的体积比分别为0.5∶10、1∶10、3∶10、5∶10时对粒径的影响,将制得的纳米混悬剂分别测其粒径。结果见图3,当油水相比例为1∶10时纳米混悬剂的粒径最小,故确定油水相的体积比为1∶10。2.1.4 白蛋白与药物比例的考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研究[J]. 季宇彬,周欣欣,国瑞琪,聂凡茹,王向涛. 药学学报. 2018(01)
[2]姜黄素白蛋白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和体外释药研究[J]. 张华,张良珂,袁佩,汪程远. 中国中药杂志. 2011(02)
[3]有机溶剂提取桃叶中柚皮素的工艺研究[J]. 陈雪峰,班黎黎,吴丽萍. 食品科技. 2009(05)
[4]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和表征[J]. 张辉,霍美蓉,周建平,张志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06)
[5]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枳实中柚皮素的含量[J]. 刘海兴.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8(04)
[6]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提高头孢泊肟酯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J]. 张建军,钱帅,高缘,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7(03)
[7]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 赵雪梅,叶兴乾,席屿芳,朱大元,蒋山好. 中草药. 2003(01)
本文编号:3486938
【文章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4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均质压力对纳米混悬剂粒径的影响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以70 Mpa的压力分别高压均质循环3、5、7、9 min对粒径的影响,将制得的纳米混悬剂分别测其粒径。结果见图2,当均质时间为7 min时纳米混悬剂的粒径最小,故确定高压均质的循环时间为7 min。2.1.3 油水相的比例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考察油水相的体积比分别为0.5∶10、1∶10、3∶10、5∶10时对粒径的影响,将制得的纳米混悬剂分别测其粒径。结果见图3,当油水相比例为1∶10时纳米混悬剂的粒径最小,故确定油水相的体积比为1∶10。2.1.4 白蛋白与药物比例的考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研究[J]. 季宇彬,周欣欣,国瑞琪,聂凡茹,王向涛. 药学学报. 2018(01)
[2]姜黄素白蛋白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和体外释药研究[J]. 张华,张良珂,袁佩,汪程远. 中国中药杂志. 2011(02)
[3]有机溶剂提取桃叶中柚皮素的工艺研究[J]. 陈雪峰,班黎黎,吴丽萍. 食品科技. 2009(05)
[4]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和表征[J]. 张辉,霍美蓉,周建平,张志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06)
[5]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枳实中柚皮素的含量[J]. 刘海兴.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8(04)
[6]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提高头孢泊肟酯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J]. 张建军,钱帅,高缘,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7(03)
[7]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 赵雪梅,叶兴乾,席屿芳,朱大元,蒋山好. 中草药. 2003(01)
本文编号:3486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4869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