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半固态微挤出三维打印技术运用于个性化定制口腔速溶膜

发布时间:2021-12-18 04:28
  变态反应属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通常伴有炎症反应或组织损伤。Ⅰ型变态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其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病因多、病程长和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现有剂型和治疗方式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顺应性。口腔速溶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剂型,由于其具有快速溶解和无水给药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在快速溶解给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维(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或3D扫描获得的3D模型逐层创建实体对象。3D打印是获得即时配方和实现个性化药物需求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将半固态微挤出3D打印技术应用于精准打印个性化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速溶膜,旨在开发一种半固态微挤出3D打印方法用于制备即时个性化口腔速溶膜,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处方前研究盐酸左西替利嗪的用法用量,设计个性化剂量的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速溶膜;处方研究筛选合适的成膜材料和适宜的打印浆液浓度,通过对填充剂、矫味剂、增塑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考察,获得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速溶膜的最优处方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15:盐酸左西替利嗪:预胶化淀粉:麦芽糖...

【文章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9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变态反应性疾病
        1.1.1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分类
        1.1.2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1.2 口腔速溶膜
        1.2.1 口腔速溶膜简介
        1.2.2 口腔速溶膜的发展现状
    1.3 3D打印技术
        1.3.1 3D打印技术简介
        1.3.2 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前景
    1.4 课题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速溶膜的处方前研究
    2.1 盐酸左西替利嗪的基本性质
        2.1.1 物理性质
        2.1.2 化学性质
        2.1.3 生物学性质
    2.2 盐酸左西替利嗪的剂型与用量
    2.3 个性化口腔速溶膜的剂型设计
第三章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速溶膜的处方研究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成膜材料考察
        3.2.2 辅料种类考察
        3.2.3 辅料用量优化
        3.2.4 评价指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成膜材料考察
        3.3.2 辅料种类考察
        3.3.3 辅料用量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腔速溶膜的工艺研究
    4.1 试剂与仪器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打印喷嘴的选择
        4.2.2 打印浆液的黏度
        4.2.3 印刷参数
        4.2.4 评价指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打印喷嘴的选择
        4.3.2 打印浆液的黏度
        4.3.3 印刷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性化剂量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5.1 试剂与仪器
        5.1.1 试剂
        5.1.2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个性化剂量口腔速溶膜的制备
        5.2.2 外观
        5.2.3 厚度
        5.2.4 机械性能
        5.2.5 水分测定
        5.2.6 含量测定
        5.2.7 溶出度
        5.2.8 接触角测定
        5.2.9 含量均匀度
        5.2.10 剂量准确度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个性化口腔速溶膜
        5.3.2 机械性能
        5.3.3 含量测定
        5.3.4 溶出度
        5.3.5 接触角测定
        5.3.6 含量均匀度
        5.3.7 剂量准确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3D打印口腔速溶膜的稳定性研究
    6.1 试剂与仪器
        6.1.1 试剂
        6.1.2 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影响因素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影响因素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gE和细胞结合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钟丽红,丘创华,李卓成,彭紫元,佘吉佳,虎子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7)
[2]抗IgE单克隆抗体在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J]. 陈玉迪,胡艳,隋海晶,耿鹏,涂平,赵作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03)
[3]小儿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要点 [J]. 朴香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6)
[4]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溶膜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J]. 陈芳,张桦,周臻,王健.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5(09)
[5]阿立哌唑口腔膜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J]. 张誉妮,黄华,张涛,王海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5(03)
[6]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进展 [J]. 辛运超,张玉妥,林彦涛,尚小领.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05)
[7]第2代H1抗组胺药物 [J]. 董震.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3(02)
[8]药物变态反应的机制 [J]. 耿东升.  西北药学杂志. 2012(04)
[9]儿童食物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J]. 孙梅,郭静.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02)
[10]关注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应用的策略 [J]. 郝飞,钟华,宋志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01)

硕士论文
[1]度他雄胺自微乳化口腔膜剂给药系统的研究[D]. 刘丽.重庆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1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541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