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定量测定和转晶动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定量测定和转晶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吉非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原研吉非替尼晶型1属于稳定型晶型,化合物溶解度较低。亚宝北京药物研究院新研发了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7。本文首先对该晶型7和晶型1进行表征,之后建立吉非替尼多晶型1和7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影响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7转晶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晶型7的转晶动力学。本文期望能够通过对亚稳态晶型7的研究,使其成为在一定条件下可稳定存储的溶解度更高的药物原料。方法:1.利用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吉非替尼晶型1和7进行表征,并在相同的条件下检测晶型1和7的溶解度。选择最佳检测方法用于吉非替尼晶型1和7的含量测定,并建立相关定量检测方法。2.考察温度、光照、湿度和时间对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7转晶的影响。选定影响因素后,考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素对晶型7转晶的影响,利用所得结果数据,拟合求得晶型7的转晶动力学方程,同时分析晶型7能否在普通条件下长期稳定存在。结果:1.利用扫描电子电镜观察吉非替尼晶型1和7的形态,发现两种晶型的形态明显不同。分析不同检测技术所得的吉非替尼晶型1和7图谱,发现X-射线粉末衍射法谱图差别明显,利于定量检测。晶型7和晶型1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0.326mg/ml和0.249mg/ml,晶型7在6%-100%质量分数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温度是影响吉非替尼晶型7转晶的因素,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时间点晶型7的转晶数据,拟合常见固体转晶动力学方程。求得吉非替尼晶型7的最佳转晶动力学方程为[1-(1-α)1/3]2=kt。结论:1.吉非替尼晶型7的平衡溶解度相比晶型1更高。X射线粉末衍射法适用于吉非替尼晶型含量的测定。2.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转晶动力学方程,可知吉非替尼晶型7在常温条件下比较稳定。具有更高溶解度的吉非替尼晶型7替代原研晶型1作为原料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关键词】:吉非替尼 X-射线粉末衍射 定量检测多晶型 固态转晶 动力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10-11
- 前言11-13
- 第一部分 吉非替尼晶型7和晶型1的固态表征和溶解度测定13-23
- 1 材料与方法13-16
- 1.1 实验材料13-14
- 1.2 实验方法14-16
- 2 结果16-20
- 2.1 光学显微镜图谱分析16
- 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分析16
- 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谱分析16-17
- 2.4 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分析17-18
- 2.5 热分析扫描分析18-19
- 2.6 吉非替尼晶型7和 1 的溶解度19-20
- 3 讨论20-22
- 3.1 吉非替尼晶型的表征20-21
- 3.2 吉非替尼晶型1和 7 的溶解度21-22
- 4 结论22-23
- 4.1 吉非替尼晶型的表征22
- 4.2 吉非替尼晶型1和 7 的溶解度22-23
- 第二部分 吉非替尼晶型7的转晶的影响因素23-29
- 1 材料与方法23-26
- 1.1 实验材料23
- 1.2 实验方法23-26
- 2 结果26-27
- 3 讨论27-28
- 4 结论28-29
- 第三部分 吉非替尼晶型的定量测定29-37
- 1 材料与方法29-32
- 1.1 实验材料29
- 1.2 实验方法29-32
- 2 结果32-35
- 2.1 线性方程32
- 2.2 分析方法的验证和误差分析32-35
- 3 讨论35-36
- 4 结论36-37
- 第四部分 吉非替尼晶型7的转晶动力学37-44
- 1 材料与方法37-39
- 1.1 实验材料37
- 1.2 实验方法37-39
- 2 结果39-42
- 2.1 晶型7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转晶程度39-40
- 2.2 晶型7转晶动力学筛选40-42
- 3 讨论42-43
- 3.1 晶型7长期转晶推测42
- 3.2 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7转晶的机理42-43
- 4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8
- 综述48-57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8-59
- 个人简历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书生;孙德彬;孙蕾;;吉非替尼治疗肺癌1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1期
2 钟延霞;陈艳雪;王宝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许坤;;吉非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12期
4 玄香兰;安昌善;周彩存;;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敏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及机制的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3年01期
5 李小龙;党亚正;陆婉玲;;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年09期
6 王燕;王颖;王彬;王子平;张湘茹;储大同;孙燕;;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初步结果[J];中国肺癌杂志;2006年05期
7 陈玲;陈强;叶韵斌;;吉非替尼敏感性预测指标的研究现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年11期
8 David W Sharp;接英;马建华;;由吉非替尼所引发的持续性讨论[J];科学观察;2006年06期
9 徐朝江;王卓;姚远兵;;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7年03期
10 王春敏;李炜;仇缀百;;靶向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陶;李玉;;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埃克替尼在济南地区2家三甲医院的应用调查[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徐瑞彤;束永前;;氟维司群逆转耐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机制探讨[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琳琳;吴志浩;尤嘉琮;李洋;刘彬;祖玲玲;李雪冰;常锐;周清华;;上皮间质转化在尼古丁诱导肺癌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陈良安;孔进;田庆;范保星;刘又宁;;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雪琴;陈达栋;李鑫;潘月龙;;吉非替尼所致严重肝损害后再使用一例[A];2013年第六届国家级分子靶点药物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肿瘤化疗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芳;付占昭;顾涛;高立明;;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继续原药治疗有效的4例报道[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傅健飞;王蓓;;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敏感性预测指标[A];肿瘤化学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8 庄洪卿;秦培艳;袁智勇;王平;;吉非替尼不同给药时间放射增敏作用体外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肖西祥;;以吉非替尼为例浅谈我国药企的专利布局策略[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10 张国毅;;吉非替尼相关皮疹1例[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非替尼:对东方人群情有独钟[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记者 靖九江;我国研究肯定吉非替尼治疗肺癌效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冯友根;靶向治疗肿瘤药吉非替尼[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凌栋;国际临床肿瘤专家高度评价埃克替尼[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盛文;吉非替尼增加肿瘤出血发生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成本效益[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诚;进入靶向抗癌新时代[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侯嘉;关于吉非替尼的SIGN研究[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 吴一龙 本报记者 吴刚;别让医学研究远离患者[N];健康报;2011年
10 张旭;阿斯利康肿瘤靶向药物在欧洲获批[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嵩;依维莫司联合吉非替尼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效果和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潘驰;吉非替尼耐药型非小细胞肺癌中顺铂联合吉非替尼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平伟;MicroRNA-181a通过靶向GAS7对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平;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预测因素分析及其致肺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陈佳;成纤维细胞对NSCLC细胞HCC827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王燕;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预测和预后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刘雨桃;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生存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杨小兵;扶正抗癌方对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廖瑜倩;凋亡通路及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与吉非替尼治疗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周丽娜;18F-FDG microPET-CT用于监测裸鼠移植瘤吉非替尼疗效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悦;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对人肺腺癌NCI-H1975细胞株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焕焕;塞来昔布联合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武玲;不同氧浓度下吉非替尼对人肺癌细胞的影晌[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郑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的合成与优化[D];复旦大学;2014年
5 沈明辉;6-位修饰的吉非替尼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刘亮;吉非替尼按时辰给药对荷瘤裸鼠的药效学影响及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纪洁;吉非替尼对奥沙利铂体外抗睾丸癌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8 李建军;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邱华成;伊立替康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治疗肝癌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颜伟伟;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的合成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吉非替尼亚稳态晶型定量测定和转晶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60623.html